本篇文章1612字,读完约4分钟
——专访夷陵药业董事长吴以岭
■我们的记者焦月
见习记者张晓宇
与民国同龄的吴以岭,从一个无名的中医变成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创办了河北省第一家进入国内a股市场的中药企业。他花了40年时间潜心研究络病理论,用“络药”打开了通往国际社会的大门。
近日,《证券日报》记者走进位于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上市公司,采访了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董事长。
继承和创新络病理论,开发一系列中成药
当你来到夷陵药业,你会在工业园区看到一对高大雄伟的“姐妹楼”。北侧建筑为夷陵卫生城,南侧建筑为整合多个R&D平台的科研建筑。
进入科研大楼,记者看到了夷陵药业的各种专利新药,如莲花清瘟、通心络胶囊等。译林药业的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说:“公司展出的这些专利产品都是吴以岭在研究络病理论的基础上开发的新产品。”
在谈到夷陵制药与“络病理论”的联系时,吴以岭对《证券日报》记者说:“我1979年读研究生时就开始研究络病理论。我的研究课题是活血化瘀。通过研究,我发现很多药物都有非常独特的临床效果,但它们都不是活血化瘀的药物。后来,我发现它们是治疗络病的药。”
当时,中医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时仍沿用“活血化瘀”的思想,但效果并不理想。如何找到一种新的、有效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是吴以岭苦苦思索的问题。
吴以岭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提出了“益气活血、通络止痛”的治疗方法。吴以岭回忆说:“古人对络病的研究只有零星的论述,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络病理论体系。从那以后,我把络病理论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在我读研究生期间,我制作了6000多张卡片来研究络病,这些卡片都是手写的。”
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的临床实验,吴以岭发现他提出的通过通络改善和修复血管组织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吴以岭表示,中药的研发通常需要长达10年或20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市场销售。“1982年,我研究了三个有络病的药方。经过15到20年的研发和临床试验,我成功地将这三个处方转化为中成药。这三种中成药是该公司的主要治疗方法。通心络胶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沈宋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强心胶囊治疗心力衰竭。”吴以岭告诉记者。
倡导“五位一体”创新中医药发展模式
40年来,吴以岭致力于络病理论的继承和创新,首次构建了络病理论体系,不断将理论创新方剂应用于临床实践,将经过检验的有效方剂转化为新药,进而实现新药产业化。他总结说:“这是一种创新的中医药发展模式,它利用现代技术促进临床疗效和具有理论原创性的新药研发,从而形成“理论-临床-科研-产业-教学”的五位一体。
谈到中医“五位一体”的创新发展模式,可以追溯到吴以岭最初的创业经历。他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络病理论的建立是为了解决临床治疗问题,但学术创新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必须解决临床医疗的实际问题。”
研究生毕业后,吴以岭开始在河北省中医院将络病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开发“通络中药”。然而,经过成功的研发,如何实现产业化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当时,研究人员和市场之间缺乏联系机制,开发的药物无法实现产业化。许多企业需要产品,但是他们找不到。直到1992年,河北省建立了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了推广通络中药,我创办了石家庄开发区医学研究所,这是夷陵药业的前身。”吴以岭说。
有人评论说,吴以岭“学会了当院士,又像企业一样上市了。”对此,吴以岭坦言:“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需要上市。”
“在这一年中,我们的10种产品中有7种进入了今年新的医疗保险目录,5种进入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目录是国家的基本需求,是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吴以岭说。
10月9日,公开信息显示,由夷陵药业和北京夷陵药业提交的新药“莲花清可片”注册申请已被正式受理。在吴以岭看来,“获得药品编号只是研发新阶段的开始,而只是获得上市资格,之后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络病理论”得到了医学界的认可,“通络中药”打开了国际化的大门
“传承、开放、创新、融合”和“科技的健康明天”,夷陵R&D大厦展现出浓厚的R&D内外氛围。当你走进去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院士墙,墙上排列着几十位院士的照片。
译林药业的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邀请了两个研究院在生物医学领域的30位院士和多位医学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建立了复方中药、组分中药和单体中药的高水平R&D平台。形成了创新中药、新化学药物和国际制剂的研发格局。”
数据显示,夷陵药业在R&D的投资逐年增加。2015年、2016年、2017年和2018年,R&D投资分别为2.18亿元、2.40亿元、2.57亿元和3.57亿元,分别占6.83%、6.23%、6.29%和7.41%。
"技术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吴以岭告诉记者:“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用通络中药干预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肿瘤等疾病的持续研究。在学术上,国内对这些项目的研究得到了高度认可。从临床创新到新药创新、一系列实验研究、循证研究、获得医疗保险和基本药物,以及去年的所有准入指南,都可以看到这种认可。”
据吴以岭介绍,中成药已逐渐得到国际认可。《美国循环研究杂志》包括了关于加强心脏的研究,这在美国医学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这表明“络病理论”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并得到了西医的认可。他们用中医的思维和中医的干预来解决临床上不能解决的重大问题,包括西医。”他说。
“以心力衰竭的治疗为例。十多年来,西医对此病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但是,公司研制的强心胶囊与西医规范化治疗相比,疗效提高了16个百分点。为此,强心胶囊被纳入《中国心力衰竭诊疗指南》吴以岭举了一个例子。
吴以岭认为,“目前,中药产业正面临着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我国颁布了《中医药法》,确立了中医药的法律地位。目前,中医药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外国正在逐渐承认中医。许多国家都在立法,希望中国能在中医药方面与其开展一些合作,如澳大利亚立法和对中医药的认可;美国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
2019年5月25日,在日内瓦召开的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国际疾病分类》第11次修订版,首次将中医药正式纳入国际主流疾病分类。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中医药的国际认可,加速了中西医的融合,是中医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在目前的发展环境下,为了未来,吴以岭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们的下一个目标是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将中医的脉络与西医的心血管系统结合起来。它不像以前那样只通过治疗斑块来治疗心绞痛,而是注重整个血管的健康,依靠智能手段来建立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
倡导“零级预防”,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
吴以岭在发展通络中药的同时,也提倡“零级预防”。他说:“国家应该把重点放在零级预防上。例如,在西方国家,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的发病率正在大幅下降,而我国仍在上升。如果不做好预防工作,就会给国家造成沉重的负担。”
“健康的中国是必须的。目前,中国的预期寿命超过76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预期寿命,到2030年可能达到近80岁。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除了改善医疗条件之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预防,因此有必要普及健康知识,让所有人都关注健康。”。吴以岭说。
为了普及健康知识,吴以岭开始布局大型健康产业,形成“健康需要管理,身体需要操作”的创新理念,整合现代健康技术,实现医药卫生一体化的大型健康产业结构。
吴以岭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我建立了健康城市,发展了健康产业,并开展了免费的健康教育活动,主要是为了唤起人们的健康意识。”
据一些业内人士分析,国家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医疗社区等改革和建设。随着优质资源的下沉,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将中医药纳入国际主流医学分类体系,这意味着该行业将迎来新的机遇,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来源:央视线
标题:用中医药解决西医难题 以岭药业用“通络中药”打开国际大门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185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