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472字,读完约19分钟

摘要: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进行了统筹规划,高瞻远瞩,创新外交理念和实践。在世界舞台中央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面对重大国际事务,积极发挥建设性领导作用。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携手打造合作共赢的新伙伴,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个大国的声音,在世界舞台上回荡着空的声音,它是强大的,有着深远的影响。2015年9月28日,中国习近平主席在纽约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20分钟的演讲,15个热烈的掌声。历史记得,这是在会议上赢得最多次数和最热烈掌声的一幕。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自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国内外形势进行了统筹规划,高瞻远瞩,创新外交理念和实践。在世界舞台中央展示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面对重大国际事务,积极发挥建设性领导作用。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在一系列重要的双边和多边外交场合,习近平多次强调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并提出共同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中国-拉丁美洲命运共同体、中国-非洲命运共同体等。表明他致力于同其他国家一道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繁荣和进步。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在联合国论坛上,习近平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利共赢的伙伴关系,创建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寻求开放创新、包容互利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谐多样、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建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五位一体生态系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总体布局和总体路径。因为中国对世界未来的战略判断和战略选择以及自己的道路,它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发展方向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习近平的主张为未来国际关系提供了一条良好的发展道路。习近平为创造和维护一个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绘制了蓝图。中国在促进世界发展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未来,中国将能够为世界发展贡献更多的思想,为国际关系注入精彩的中国元素,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的主张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强烈反响,成为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面旗帜。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建立平等待遇、互惠互利和相互理解的伙伴关系

我们必须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我们应该追求双赢、双赢和双赢的新概念,抛弃“我赢你输,赢家通吃”的旧思想。协商是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应该成为现代国际治理的一种重要方法。有必要提倡对话来解决争端和谈判分歧。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是在洞察国际形势和世界格局演变大趋势的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思考。

当前,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兴市场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这是近代以来国际力量对比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数百年来,大国通过战争、殖民化、势力范围划分等手段争夺利益和霸权。,并逐渐演变为国家通过制度规则协调其关系和利益的方式。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27次全球治理结构与体系集体研究。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讨论和处理,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是大多数国家的共识。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利益和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你我共同的利益共同体。许多问题不再局限于一个国家,许多挑战也不再能够由一个国家来解决。全球性挑战需要所有国家相互合作。中国主张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争端,使谈判成为现代国际治理的重要手段。中国致力于在国际和地区层面建立伙伴关系,走上了一条国与国对话而不对抗、伙伴关系而不结盟的新道路。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大国相处时,不应有冲突或对抗,应相互尊重,合作共赢。大国与小国相处,要平等相待,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义利并举,义利并重。

2015年9月,习近平对美国进行了成功的历史性国事访问。庄园会议和英台夜谈结束后,习近平和奥巴马总统举行了白宫秋季叙事,再次确认了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的重要共识,把握两国日益增长的共同利益,控制分歧和敏感问题,促进两国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5年,中俄两国元首相互出席二战胜利纪念活动,共同维护国际正义和良知。两国元首在2015年举行了五次会晤,中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处于历史最佳状态,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可靠保证。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中欧合作呈现出东、西、北、南均衡发展的良好势头,四大伙伴关系建设全面展开。2015年10月,习近平对英国进行了超级国事访问,双方同意建立面向21世纪的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了中英关系的黄金时代。习近平的访问为深化新兴大国和传统大国之间的互信与合作树立了标杆,为中欧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5年初,习近平和四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中国-拉美论坛部长级会议。习近平在开幕词中指出,中拉关系全面快速发展得益于双方建设中拉命运共同体的强烈愿望。习近平表示,本次会议向世界发出了中国和拉美应深化合作、携手发展的积极信号,对促进南南合作和世界繁荣进步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会议标志着中拉关系进入了双边合作和全面合作并行发展、相互促进的新阶段,实现了中国倡导的面向发展中国家的区域多边合作框架的全球覆盖。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5年7月,习近平出席了在俄罗斯乌法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七次会议。习近平在会上发言时,呼吁金砖国家共同构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多元文明、加强全球治理的四大伙伴关系,并就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在金砖国家合作面临困难和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的讲话显示了中国与金砖国家加强合作、携手共进的坚定决心,为金砖国家合作再次启动敲响了强有力的号角。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5年底,习近平对津巴布韦和南非进行了国事访问,并在约翰内斯堡主办了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将中非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习近平在峰会上强调,中国将秉持对非真诚政策的真实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与非洲朋友携手迈向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新时代。许多非洲领导人说,中国是当今世界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力量。中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不是为了显示实力,而是为了帮助弱者;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中国没有殖民非洲,而是促进了非洲的重生。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6年1月,习近平对沙特、埃及和伊朗进行了国事访问,并访问了阿拉伯联盟总部。习近平在阿盟向整个中东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应成为中东和平的建设者、发展的推动者、工业化的推动者、稳定的支持者和人民心灵的伙伴,并提出了促进稳定、创新合作、能力对接和增进友谊的四项行动计划。习近平还强调,中国在中东找不到代理人,但建议和平并推动谈判;不要涉足势力范围,而是促进每个人加入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要试图满足真实的空,而是编织一个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网络。中东的领导人和人民反应热烈。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创建公平、公正、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

我们应该摒弃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树立共同、全面、合作和可持续安全的新概念。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方面的核心作用,通过和平解决争端和强制行动,把战争变成她口中的银匙。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哈萨克斯坦有句谚语:吹灭别人的灯会灼伤你的胡子。

在当今时代,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寻求自己的绝对安全,或者以牺牲其他国家的安全为代价来寻求自己的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从其他国家的动荡中获得稳定。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追求弱肉强食和弱肉强食,相信军国主义和强权统治,坚持赢家通吃和零和游戏,这种与国家相处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世界上的问题,而且是冲突和战争的根源。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4年5月,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首脑会议上发表讲话,倡导建立共同、全面、合作和可持续安全的新概念。成为尊重和保障每个国家安全的共同手段。维护传统和非传统领域整体安全的综合手段。合作意味着通过对话与合作促进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安全。可持续性意味着对发展和安全给予同等重视,以实现持久安全。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困扰世界的许多危机、争端和难题需要各方的智慧和合作。中国深入参与伊朗核问题谈判,积极斡旋南苏丹国内和解,提出政治解决叙利亚问题的四步框架,向世界许多热点派遣2700多名维和人员,推动了阿富汗政府与塔利班的第一轮和谈,为重启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创造了条件。中国解决热点问题的提议在国际社会赢得了许多肯定和赞扬。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维持和平为和平而生,为和平而存在。联合国维和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途径。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参与维和行动已有25年,现已成为维和行动的主要出兵国和派遣国。中国宣布加入新的联合国维和能力待命机制,并决定率先建立一支常设建制维和警察部队,建立一支8000人的维和待命部队。未来五年,中国将向非盟提供总额1亿美元的无偿军事援助,支持非洲常备军和快速反应部队的建设。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安全问题极其复杂,包括热点敏感问题引发的军事冲突、民族宗教矛盾、恐怖主义带来的挑战、跨国犯罪、环境安全、网络安全、能源资源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在一起。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要求木材的长者必须巩固其基础。那些希望流向远方的人会加深他们的喷泉。促进安全治理需要多管齐下和全面的政策。在一系列国际场合,习近平主张促进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国际合作,携手并进,制定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总体计划,并在战争灾难发生之前加以预防。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我们应该同等重视发展和安全,以实现持久安全。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寻求开放、创新、包容和互利的发展前景

共同发展是真正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良好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应该坚持开放的精神,促进互助互利。

2016年1月16日,举世瞩目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在北京开业。习近平在开幕式上表示,他坚信AIIB将成为21世纪专业、高效、清洁的新多边开发银行,成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平台,为改善全球经济治理增添新力量。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据估计,2010-2020年期间,亚洲发展中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的总需求高达8万亿美元,而现有多边开发银行对亚洲基础设施的年投资规模仅为100.2亿美元左右。建立一个支持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的AIIB将为亚洲经济增长注入长期动力。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中国将永远是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欢迎各国乘坐中国的发展。习近平提出了一带一路的主要倡议,国际社会对此反应热烈。本着相互合作、共建共享的原则,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相互衔接,为欧亚乃至世界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希望。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面向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全面实施中拉五年合作计划,积极构建中拉1+3+6务实合作新框架,以能力合作为突破口,推动中拉合作升级。

面对上海合作组织,优先考虑已经达成共识的互联项目。未来几年,将建成4000公里铁路和10000多公里公路,基本形成区域内互联互通格局。

面向非洲国家,我们将在未来三年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中国已决定提供600亿美元的财政支持。

面向阿拉伯国家,构建以能源合作为主轴、基础设施建设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两翼、以核能、空间卫星和新能源三大高科技领域为突破口的1+2+3合作模式,推动务实合作升级。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在当今世界,仍有8亿人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每年,近600万儿童在5岁前死亡,近6000万儿童无法接受教育。为了共同创造一个没有匮乏、没有发展、没有尊严的美好未来,中国建设性地参与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制定,努力将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转化为实际行动。中国设立了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第一阶段提供2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将继续增加对最不发达国家的投资,力争到2030年达到120亿美元。中国还宣布了6个100个实用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解决减贫、卫生和农业方面的实际困难,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扬。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是中国推动开放、创新、包容和互利发展的重要区域合作平台。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雁栖湖主持召开了第22届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亚太地区未来合作勾画了蓝图。各方一致同意本着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建立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着力打造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开放亚太经济结构;推动实现亚太地区共同发展、繁荣和进步的梦想。2015年,习近平出席了以建设包容性经济和建设更美好世界为主题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提出了一系列中方观点、主张和计划,为亚太地区开放创新和包容性发展指明了方向,有力地展示了中国的主导作用。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二十国集团峰会机制诞生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最关键的时刻,逐渐成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平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习近平提出了中国的主张: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沟通和协调,形成政策和行动的合力;推进改革创新,增强世界经济中长期增长潜力;建立开放的世界经济,激发国际贸易和投资的活力;实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公平和包容性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今年9月,20国集团领导人第11次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行。中国将领导这一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取得哪些新成就?全世界都在期待答案。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促进和谐但不同和包容的文明交流

文明需要和谐但不同的精神。只有当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在多样性中和谐共存时,世界才能变得丰富多彩,繁荣昌盛。

事物不匹配,事物爱。走向命运共同体,我们必须坚持不同文明的包容、交流和相互学习。文明的好坏没有区别,只有特征的不同。

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理论在西方一直有市场,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和差异经常被一些人解释为冲突的根源。事实上,正是人类文明的多样性赋予了世界多彩的色彩。多样性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带来进步。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习近平指出:不同的文明凝聚了不同民族的智慧和贡献,没有高低之分,更谈不上好坏。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而不是排斥;交流,不要取代。

要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在竞争和比较中取长补短,通过交流和相互学习实现共同发展。习近平提出了一系列文明交流和相互学习的思想,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3年10月,习近平提出推动印尼青年、智库、议会、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之间的友好交流,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提供更多智力支持,增进人民理解和友谊。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4年7月,习近平在巴西巴西利亚召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议时表示,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提供6000个政府奖学金名额、6000个培训名额和400个在职硕士名额,并邀请1000名来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国家的政党领导人访华交流。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5年4月,习近平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提议,中国将在未来五年内向亚非发展中国家提供10万个培训名额;亚非青年节在中国持续举行,共有2000名亚非青年应邀访华并参加晚会;将建立中国亚非合作中心,进一步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6年是中国-拉丁美洲文化交流年、中国-埃及文化年和中国-俄罗斯媒体交流年,人类历史是不同文明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和融合的壮丽画卷。正是通过这种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宽容和多样的交流与对话,人类文明才能相互交流,发挥各自的长处,实现包容性和创造性发展。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构建尊重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系统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国际社会应携起手来,寻求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牢固树立尊重、适应和保护自然的意识,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5年12月12日是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性一天。巴黎气候变化会议达成了巴黎成果,包括《巴黎协定》和相关决定。

在开幕式上,习近平明确指出,对于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如果我们抱着功利主义的思维,希望利用更多的优势,承担更少的责任,最终会伤害到别人。巴黎会议应该摒弃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促进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更多地分享和承担更多的责任,实现互利共赢。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为了推动巴黎谈判取得成功,习近平与相关国家领导人发表了联合声明,并在开幕式上系统阐述了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理念,为谈判提供了重要的政治指导。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为巴黎会议达成协议做出了重要贡献,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责任。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此前,中美两国元首分别于2014年11月在北京和2015年9月在华盛顿发表了两份关于气候变化的联合声明。这有力地推动了《巴黎协定》,标志着多边气候外交的新时代。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高度评价了中国和美国就气候变化问题达成的声明,称中国和美国已经展现了他们与生俱来的领导力。《纽约时报》和英国广播公司等国际主流媒体也对中美达成的协议给予了积极评价。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2015年11月,中法两国元首发表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为《巴黎协定》的最终缔结奠定了坚实基础。巴黎会议的东道国法国领导人一再表示,中国在巴黎会议的成功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保护生态环境,视生态环境为生命,促进绿色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形成。习近平对生态保护的生动阐述表明了中国政府坚持绿色发展的理念和决心。如何避免过去一个世纪西方工业化进程中的弯路,解决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中国政府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和计划,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习近平在巴黎强调,中国责无旁贷,将继续为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内容,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在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力争尽快实现。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将比2005年分别减少60%和65%,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约45亿立方米。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方面,多年来,中国政府认真履行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的政策承诺,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内陆发展中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为了增加支持,中国宣布在中国设立200亿元人民币的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同时,中国积极敦促发达国家承担历史责任,履行减排承诺,帮助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建设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关注全人类的文明进步,而不是某一群体的文明进步。它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超越不同国家、民族和宗教之间的壁垒、争端和冲突,强调互利、共患难、共命运。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和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国际秩序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是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继承和发扬,为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前景。

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同心同德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治国新实践)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9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