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708字,读完约22分钟
自2018年初以来,郑州亿达科技新城、长沙亿达智能制造工业城、长沙亿达智能科技中心、成都亿达天府智能交通科技城、重庆亿达创意广场等一系列重大工业园投资项目相继中标并开工建设。继投资大连软件园、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和武汉软件新城之后,亿达中国吹响了新一轮国家布局的号角。
作为国内企业主导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领导者,益达中国自1998年以来,20年来一直在深入培育产城一体化发展道路。这时,依达的强力进攻自然是非同寻常的。随着“全国主流媒体益达中国公园游”活动的开展,记者走近益达中国近距离观察,其独特的市场节奏背后的神秘面纱清晰地浮出水面。
大连软件园——亿达中国生产城整合的创举
1998年,国内对软件产业园的认识和理解还处于模糊和混乱状态。在怀疑的目光下,大连软件园蹒跚起步,亿达中国致力于生产与城市的融合。
短短几年间,随着大连软件业的快速发展,大连软件园一举成名,就连大洋彼岸的托马斯·弗里德曼也专程来到这里,并将大连之行的感想写进了他的名著《世界是平的》。如今,大连软件园已经发展成为最国际化的专业软件园、亚太软件服务和创新中心、中国最大的ito/bpo产业基地。在工业地产行业趋势风起云涌的背景下,大连软件园模式无疑是国内工业地产的开拓之作和旗帜。
经过20年的不断发展,大连软件园目前拥有10万多名软件人才,其中包括60多家财富500强企业,如简伯特、ibm、埃森哲和惠普。大连是单位gdp贡献最高、能耗最低的绿色增长区。在大连软件园的带动下,大连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和全新的城市名片。许多企业入园后都取得了快速发展:2003年入园的ibm公司,在15年内人员规模扩大了160多倍;拥有8000多名员工,是ibm中国最大的分支机构;例如,受到媒体集团深度考察的思科,通过大连软件园的bot模式,迅速完成了落地、成长、成长的发展过程,并成为其全球业务的重要分销渠道;以埃森哲为例,其员工和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从最初落户大连软件园时的几千平方米的办公空间,到后期委托亿达定制其专属的办公大楼,现在已搬进面积达9万平方米的大连软件园专属信息谷园区。然而,大量进入园区的企业良好的发展态势和行业声誉吸引着相关的上下游企业加速集聚,构建完整的产业生态链。
作为一个生产-城市一体化的示范园区,深入研究大连软件园的模式,可以将益达中国生产-城市一体化的价值维度向前推进一步。
第一个直接而明显的功能是改善区域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的文化水平和道德修养,并潜移默化地将一种更加文明、高尚、有序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植入其中。同时,高智能人才的积极思维充满了创造力和正义感,使其成为一个优雅时尚、文明热情的动态共同体,引领着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方向。
人才汇集带来的影响也延伸到区域发展的各个方面。首先,高收入、高品质人群的聚集导致了对高尚社区、高品质生活环境和高端消费设施的需求,促进了高品质城市生活元素在这里的快速集聚。据统计,大连软件园周边有数十个高端社区,区域价值在十多年间翻了一番。而大连软件园区的各种品牌教育机构、医疗设施、丰富的高端生活和娱乐设施,如咖啡厅、西餐厅、电影院、购物中心比比皆是——人们在这里工作、接受教育、生活和享受生活。据计算,在这里工作的每个软件工程师可以带动8个人在相关行业工作,如餐饮、酒店、航空空、租赁、物流等。,并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发展促进中心,实现了城市化配套设施的不断完善,因而生产与城市的一体化已经成熟。
2009年,联合国国际花园俱乐部金奖颁给了大连软件园,也让人们对大连软件园这个“花园俱乐部”有了更丰富的认识。园林俱乐部不仅是一个美丽的生活环境,也是一个生活和可持续的公园状态,生产和城市,生产和城市的一体化。一个活的社区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产业,这是其他社区元素积极存在的基础。大连软件园在这一点上做了最好的示范:利用产业发展带动人才聚集,进而带动消费增长,实现区域繁荣,促进环境改善;美化的环境,作为资本,继续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聚集。这是一个可以反复执行的良性发展循环,也是大连软件园所呈现的最原始、最真实的状态,是一个集生产和城市于一体的成熟生态园区。
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中国益达从花园到城市的飞跃
2009年,为实施中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规划,推动大连经济社会实现绿色发展和包容性增长,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诞生。拥有大连软件园成功开发和运营经验的亿达中国,有责任扮演新城开发商和运营商的角色和责任。
在新城建设之初,益达中国就提出新城应注重在工业领域发展低碳经济,在经济领域探索综合发展模式,在社会领域寻求绿色、和谐、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这与Xi总书记“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必须树立和实践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相吻合。2010年以来,益达中国在15.26平方公里的新城核心区创造了“产城一体化”的新模式,并写下了一批“第一”:与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深入的生态技术合作,引进了一批首次进入中国的智能和生态技术;它创造了一项记录,即一个项目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顶级设计公司。som、mve等顶级设计机构与亿达中国一起,以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绘制了新城的蓝图。
益达中国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让不同的人和谐相处,是“生产与城市融合”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意达已经将原住民的土地转变为高端生产和服务产业的园区资产,让农民成为资产所有者,享受新城带来的红利。新城核心区所在的大东沟村曾是甘井子区的一个自然村,经济水平居甘区最后,房屋老旧,交通封闭。在新城核心区建设之前,益达中国首先完成了大东沟村的改造。2010年,该村606户居民搬进了益达中国新建的1400多套花园式住宅,人均居住面积增加了60%以上;亿达中国建造了一套集中商业和长期租赁公寓,作为村集体所有的财产,负责统一投资运营,收入长期由村民股份制分享;在新城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首先要雇佣当地村民,以促进就业和增加收入。这种安置原住民的“大东沟村模式”已经成为实践“三个新工程”的成功范例。
如何打破传统工业园区建设中“工业第一”的旧模式,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当时人们不敢想的绿色指标应运而生:区域绿地面积达到50%以上,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万元gdp消费降幅居全国领先水平。因此,益达中国秉承保护原生态、再造新生态的理念,以木城一湖滨公园为代表,逐一展示了五大公园系统,成为新城绿色生态发展的重要顶层设计。2012年,以生态建筑和生态城市为重点的六大生态指南正式发布。“建设一个城市”过程中的每一个行为是否符合生态指标,都是由一个完善的评价体系来考虑的,这个评价体系就是亿达中国最初的“木城一指数”。
2010年,随着新城建设的启动,益达中国的产业人士再次聚集起来,与政府一起宣传新城,吸引全球投资。2012年,新城一期工业大厦投入使用,以固特异、花旗银行、日立、松下为代表的500强企业和以华宇、科达巨龙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华宇软件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从在新城租赁数百套公寓式办公楼,到委托亿达为其定制1.8万套公寓式专属办公楼。
2016年1月,财富500强公司wipro落户新城,其业务的快速发展很快带来了领先效应。2018年5月,nasscom与大连的合作项目Nasscom(大连)it产业走廊隆重开幕。该项目由亿达中国建设和运营,规划总面积为40万平方米。重点发展人工智能、关键设备、高端芯片等产业,开展高端外包和创新服务。在接下来的三年里,将有不少于30家印度企业落户。nasscom高级总监葛根先生表示:“我们对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广阔的发展前景、良好的企业服务和优质的园区平台非常满意,我们希望打造中印深度合作的平台。”
如今,以wipro为代表的世界500强企业、以华宇为代表的it知名企业、以正浩源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企业、以固特异为代表的总部企业、以nasscom(大连)it产业走廊、金融产业园、人力资源产业园为代表的九大平台园区,正汇聚成一个新的产业格局,广阔的产业跨度让新城的未来充满期待。
武汉软件新城——亿达中国制作城是第一个成功的“过河卒子”
大连软件园和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的成功建设和运营,使益达中国积累了深度培育工业地产的经验,聚集了一大批高粘性客户,梳理出了实践证明可行的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也给了益达中国走出大连、布局全国的基础和信心。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中部地区中心城市,长江经济带的核心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科教基地和工业基地,也是中国著名的软件城市。亿达走出大连,规划了武汉软件新城,这是中国第一个战略性的布子,位于武汉颜夕湖附近的华山生态新城。
九月初的武汉华山风景秀丽,景色宜人。作为武汉建设全国著名软件城市的重要载体,规划中的武汉软件新城大部分已经建成,呈现出美丽的新城风貌。记者发现,它与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非常相似。据中国益达武汉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实际上是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规划蓝图的升级版。
漫步在武汉软件新城的街道上,道路两旁的树木摇曳,绿叶摇曳,十分安静。在这种明显的平静下,隐藏着什么样的能量和活力?带着这个问号,记者一行走进了路边错落有致的工业建筑。
在武汉软件新城c11号楼,记者一行参观了刚入园四个月的未来集团公司,这是一家对武汉软件新城感兴趣已久的高科技公司,从其他园区跳出来。据了解,未来集团专注于第三代测序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第三代测序基因组中心。未来集团管理团队表示,入住新办公空房后,优越的硬环境和优质的软服务使企业更加关注自身发展,为合作伙伴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
在武汉软件新城c20楼,刚刚入园的武汉安田科技有限公司被认定为“准独角兽”企业,是中国手机杀毒技术的行业领导者。安田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在前期技术开发成果和市场培育的基础上,公司将迎来快速增长。武汉软件新城的软硬条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据了解,武汉软件新城聚集了世界500强企业,包括ibm、法国阳狮、飞利浦、国家电网等。软件信息技术行业百强企业如iSoftStone、中软国际、Pactera、明远、安田信息未来集团,上市公司如泰康人寿、华奥证券、湖北工业建设。公园里的雇员人数已经超过了一万人。武汉软件新城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同时武汉软件新城优越的软硬件环境吸引了汉代大量的初才创业。在过去的六年里,武汉已经有3个“城市伙伴”,中国有11个“千人计划”,湖北有15个“3551光谷人才计划”和16个“百人计划”。公园里人才的平均年龄是26岁。位于华山脚下、颜夕湖畔的武汉软件新城,已经成为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沃土。
如果你从行业的角度来看,你可能对武汉软件新城的运营节奏有一个更直观的印象:从2012年开始,总面积74万平方米的一、二、三期工程相继开工建设并投入使用。目前,一期和二期已全部出租,三期入住率超过50%。此外,规划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的四期和五期工程即将开工。
从以上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益达中国在布子武汉已经6年了,以其稳健的前进步伐、卓越的经营质量和卓越的经营业绩,足以成为益达中国进一步加快国家布局的信心芯片和寄予更高期望的成功范例,并将成为中国“产城一体化”发展模式的武汉样本。
轻资产战略——亿达中国煽动重资产投资的杠杆支点
从大连软件园到大连生态科技创新城,益达中国实现了从花园到城市的飞跃;从大连到武汉,益达中国在重资产领域取得了真正的突破,从大连的深度培育到全国扩张。然而,在众多房地产企业进入工业地产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益达中国如何不断开拓国内市场,保持行业先锋地位,实现经营业绩持续稳定增长?亿达中国的发展需求不能仅仅靠大资产投资和扩张的单向驱动来满足。
益达中国于2014年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后,深入审视自身优势,结合国内工业园区市场现状,明确提出“深化大连、武汉,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等经济活跃地区”的战略布局。2015年,提出了“重轻轻”的发展战略,在投资扩张的过程中,将重资产化为钢,即成立轻资产战略团队,借助成功的管理模式输出和优秀的产业资源导入轻资产战略模式,成为益达中国国家扩张的主导力量,为后期工业园区是否实施重资产投资提供战略决策依据。此外,在具体操作中,这套“拳法”被证明是切实有效的——益达中国在武汉的成功布局得益于2006年受武汉东湖高新区管委会委托参与武汉光谷软件园的建设和运营。抵达武汉的亿达中国团队迅速完善了软件园的配套设施,引进了有针对性的服务、专业的运营模式和丰富的客户资源。Ibm、惠普、华为等信息技术企业已被引入园区。入园企业从30多家增加到400多家,从业人员从不到2000人增加到3万多人。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迅速聚集。各级政府都认可益达中国在工业园区运营方面的优秀技能,使益达中国能够深入培育武汉,打造今天的武汉软件新城。
根据亿达中国提供的数据,截至目前,亿达中国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郑州、合肥、苏州、成都、重庆、长沙、Xi和哈尔滨等近20个城市运营了30多个工业园区项目。该市场地图覆盖了北京、天津和河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西部地区和其他地区广泛的经济活跃地区,总面积超过800万平方米
北京中关村一号是益达中国轻资产业务在京津冀核心区域的重要布点和代表性项目。它位于中关村科技城北区的核心区域。它是北京的一个重点项目,是中关村R&D服务业的标志性集聚区,是北青路高科技产业的标志性建筑综合体,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中关村一号是北京第一个整合绿色建筑、绿色建筑和健康建筑三大认证的项目。它集企业办公、高端业务和动态业务于一体,以人工智能为行业主导方向,专注于人工智能和高科技等前沿产业,重点引进人工智能的龙头企业、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和种子企业,力争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全球创新中心。
成都西部地理信息技术产业园是益达中国轻资产业务在中西部地区的代表性项目。该项目位于成都市金牛区,是西部地区最大、技术水平领先的地理信息产业园区,占地面积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万平方米。是“中国八大北斗产业特色园区”、“国家地理信息产业示范园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区”、“四川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北京亿达李泽中心、上海亿达北虹桥创业城、深圳海科星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合肥庐阳大数据产业园区、合肥瑶海城市科技产业园区、苏州高铁新城、苏州亿达上海金湾总部经济园区、长沙梅溪湖创新中心、湘潭九华创新创业园、成都郭斌总部基地、中国(绵阳)科技城软件产业园、四川泸州Airlines/き哈尔滨亿达创业投资智慧谷...受时间和路线的限制,国家主流媒体益达中国公园银行所访问的项目只是益达中国委托的轻资产项目的一小部分。然而,益达中国轻资产项目在当地乃至全国的行业示范、行业集中度和运营管理水平都令人惊叹。
依达中国的管理团队表示,根据公司整体战略的规划要求,资产光战略团队的总体任务包括熟悉目标市场和城市,培养和培训团队,拓展产业带宽,实现产业导入,丰富全国客户资源网络,与当地政府达成深度互信。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它更像是杠杆的支点。轻资产项目的运营质量,尤其是管理团队所反映的能力水平,将会激发和整合各种资源,推动大型工业园区投资项目。事实上,轻资产战略项目中巨大的development/きだよききだよcontained可能被低估了。高资产项目因其投资高、规模大,显然能吸引更多的关注。在轻资产领域,亿达中国在20年的生产与城市一体化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知识,其成功的模式和经营工业园区的独特优势至少代表了同行至今的核心竞争力。
目前,亿达中国运营的30多个工业园区项目中,有三分之二是当地政府部门委托亿达中国项目组运营的园区。通常的模式是亿达中国首先在一个城市获得一个轻资产项目的运营权,而在这种情况下,运营效果总是很差。当一个团队的管理能力,尤其是行业引进能力得到释放,并得到当地政府部门的真正认可时,就可以同时运营多个轻资产项目,在有效降低边际成本的同时,效益水平也大大提高。因此,益达中国的管理层认为,益达中国的轻资产战略极有发展空空间。它不仅是公司重资产项目的杠杆支点,而且有能力成为国内庞大的轻资产市场的杠杆支点。
根据亿达中国的发展规划,公司今年经营的轻资产项目总规模力争超过1000万平方米,这一规模力争在未来三至五年内达到并超过3000万平方米。
未被注意到的市场地图中隐含的巨大空产能潜力可能是一直被隐藏的亿达中国手中的能源紧张,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市场芯片。
顶级设计——严谨务实地设定未来道路
7月,亿达中国的高级管理团队在北京召开了年中工作会议。会议主题是进一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平衡轻重资产业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国家战略布局实施。毫无疑问,在实施生产与城市一体化的20年中,益达中国已经扣好了重新开始的发令枪。
从2012年投资建设武汉软件新城到2018年同时启动多个再投资项目,不难想象益达中国已经为这个大项目准备了很长时间。
亿达中国着眼全国市场布局,在更高层次上推进未来生产方式和城市一体化趋势,进行了严谨的研究和论证,并按照“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梳理和构建了符合自身特点和优势的智能产业发展体系:以服务国家现代化为目标,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围绕“软件和服务外包、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大健康、科技金融、数字文化创新、节能环保”八大产业方向,支持和参与“军民融合、创业创新、农村振兴、一带一路”四大战略发展,构建益达智能产业发展体系。
这个系统为益达中国的未来发展设定了一条更清晰、更精确的道路。郑州、长沙、成都和重庆新启动的投资项目都是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的精准产业定位。顶层设计的最终确立,意味着益达中国的前期市场准备已经结束,正进入全面、具体的实施阶段。然而,亿达中国一贯严谨务实,这让人们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评价很高。
对于已经被证明成熟高效的软件园模式,亿达中国正在不断雕琢和进一步升级完善。作为一名熟悉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特点及需求的行业专家,亿达中国在为入园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综合解决方案以及协助其拓展专业领域方面表现突出。作为进一步的目标,亿达中国将直接参与未来企业的成长,在资金和资源方面提供更直接的支持,成为他们的商业伙伴。
无论是在大连软件园、大连生态科技城还是武汉软件新城,益达中国探索的产城一体化发展道路都是清晰、严谨和富有成效的。包括益达中国目前在中国近20个城市运营的30多个园区,虽然这些园区有不同的定位和特点,但都体现了益达中国一贯的理念,即坚持建设“产城结合、协调发展”的智慧园区,并以此为载体促进可持续工业发展。在这个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即需要突破传统的房地产思维,耐得住寂寞和诱惑,尤其是在实践中培养较强的产业整合能力,高效地调动各方资源和要素,更好地发挥其多重作用。
对于生产与城市融合的现状和未来趋势,益达中国也保持着清醒的自我意识。亿达中国核心管理团队在接受采访时指出,产业是生产与城市整合的基础,其中蕴含的机遇和挑战需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应对,但模式输出将面临本土化和适应性等一系列问题。换句话说,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地照搬和输出现有的成功模式,而必须更多地考虑和尊重不同城市的行业和客户的优先发展,从而细化标准化的投资运作体系,使之与行业发展相匹配,有助于生产和城市的整合,这需要一个进一步梳理、提炼和巩固的过程。
同样,面对未来的诸多挑战,中国益达的生产与城市一体化将在现有发展优势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升级。益达中国选择的方向是打造智慧园区,形成更强的核心竞争力。这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面对未来挑战的唯一选择。流程驱动技术和技术驱动服务。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其巨大的市场价值,预示着园区未来的运营模式将不再仅仅依赖于人性化服务。在互联网时代,建立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为园区内的企业和人们提供更详细、更好的服务是大势所趋。基于这一判断,亿达中国成立了专业团队,开发了与园区运营相匹配的专业系统,结合亿达原有的园区运营模式和经验,开辟了线下和网上全方位的服务渠道,努力营造园区封闭的工作生活场景和生态。在益达中国运营的轻、重资产园区全面铺开。时机成熟时,智能园区服务也将出口到外部世界,整合更多的线上线下资源,为更多的工业园区、产业客户和产业人士服务。
回顾过去,20年来,亿达中国一直以大连软件园为原点,深入培育产城融合的成功实践,始终以“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协调发展、共同创造价值”为直接目标。长期以来,忠于本心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形成了其在行业中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以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为背景,亿达中国紧跟时代脉搏,紧跟科技前沿,在实现自身重大转型升级的同时,帮助中国经济发展。在传统房地产企业和社会资本涌入工业房地产的今天,亿达中国致力于成为行业的典范和标杆。
在工业园区的重要节点,在过去20年的发展道路上,益达中国的重新启动无疑是多姿多彩和引人注目的,未来的荣耀和梦想都在其中。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在软件服务外包等一系列全新的战略领域,亿达中国能否如其所愿地舞动?益达中国一直擅长的公园管理模式的成果是否一如既往地好?记者认为,亿达中国有能力以扎实的成绩理顺市场的问号!
来源:央视线
标题:亿达中国致力产城融合二十年——深耕的力量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34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