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4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记者孙亮泉
在元宵节的晚上,长治市沁源县的村民们表演了一场由他们自己创作、导演和表演的独特的乡村晚会。
在沁源县南峪村,登记人口440人,几十名村民在晚会上表演,还有观众坐席组、道具组等后勤人员,参与者人数几乎占全村人口的一半。
这是南峪村的第五个村庄之夜,这些村庄之夜的节目和村庄之夜一起记录了山村生活的巨大变化。
沁源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上党地区,是目前山西少数几个没有高速公路的地区之一。当地人一年种一次玉米。
村里的一位69岁的老人刘光明在村里当了20年的村支书,他回忆道:一个家庭的收入都取决于田里的产量,而田里的工作则取决于肩上的一根杆子。最令人担忧的是秋收。整个家庭要一起投入战斗还需要一两个月。
山西作为实施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省份之一,于2002年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2003年,拥有1000多亩耕地的南峪村曾经归还了400多亩农田。
刘光明的13亩土地已经变成了5亩土地,但他并不觉得可惜。那些山一年产量不多。现在剩下的五英亩是平坦的,所以使用机械化收割,秋收是十天。他说。
南峪村现在有1万亩山区。刘光明告诉记者,这座山被树木和药材覆盖着。夏天,一个人一天可以卖100多元的连翘。一个夏天,一个工人可以割连翘,赚10000块。
随着耕作方式的改变,休闲方式也随之改变。2011年,南峪村的所有道路都用水泥硬化,并在村头建了一个健身广场。
除了作为节日期间的舞台,村头的广场一直是村民们晚饭后最重要的基地。
村民们说,过去在淡季,村子里传统的娱乐项目是打麻将和打牌。但是现在,它已经从一张血淋淋的麻将桌变成了一场汗津津的方块舞。
刘光明记得,从四五年前开始,这个村庄逐渐开始流行方块舞。晚上晚饭后,妇女们必须去村长的小广场一会儿。起初不习惯的刘光明现在成了观众。他说:农村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所以大惊小怪是好事。
事实上,2012年山西以行政村为单位,通过建设以篮球场、健身广场和健身路径为主的农民体育场馆,实现了行政村体育场馆设施的全覆盖。2014年,全乡全民健身广场全面覆盖。
该遗址附带的文化和体育活动极大地扭转了该村的风气,丰富了村民的生活。除了春节和元宵节活动之外,每年夏天,乡镇利用以前的庙会举办广场舞比赛和村级篮球比赛。
沁源县体育服务中心主任董建刚表示,沁源县14个乡镇基本上都有类似的活动。该县的广场舞比赛已经连续举行了三次。去年,有来自不同乡镇的1600多名演员和数万名观众。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新年下乡)旧区“乡村之夜”背后的山村生活变迁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8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