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7字,读完约6分钟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领导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坚持在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我们党思想理论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1.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不是停滞不前的,而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在于发展。
首先,马克思主义只有结合本国国情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它不能直接为各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的答案。相反,只有结合各国的具体实际情况,根据时间和地点进行理论创新,形成符合各国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的具体判断,才能指导具体实践。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历史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其次,马克思主义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真理。根据时代的要求,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回答和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现代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强大生命力取决于把握、理解和解决时代问题的程度和水平。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期,人们的观念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从时代的变化和世界的发展来看,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时代的要求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性,才能科学地回答时代的问题。只有在应对和解决这些难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第三,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人民共享命运,才能不断发展。只有群众掌握了这一理论,它才能成为一种物质力量,在改变世界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就理论主体而言,马克思主义坚持人民立场,代表人民,为人民谋利益;就理论意蕴而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人民关心的各种问题,解决人民的疑虑,消除人民的忧虑,保护人民的利益;就理论形式而言,必须用人们能够理解、记忆和流畅表达的语言来表达,从而将马克思主义的深刻哲学转化为具体、生动、简单、通俗的话语。事实上,这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生命力、创造力和感染力的过程。
第二,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未来
马克思主义为人们理解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是一个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实践证明,如果马克思主义思想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位置,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甚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都会被占据。当前,由于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形势严峻而复杂,主流意识形态建设面临各种挑战。如果理论创新落后于现实,就会导致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理论利用它。
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钙,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应该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自己的管家技能。在当前背景下,既要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又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在与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的对抗中彰显其科学理性,在与各种社会思潮的斗争中彰显其独特魅力,在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中彰显其现实价值。只有党员、干部和群众对时代问题的有效回答深信不疑,我们才能做好补钙工作,建设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巩固党的执政思想基础,使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关系到社会主义中国的命运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它擦亮了中国人民的眼睛,为中华民族找到了出路,从而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马克思主义的魅力之一是,随着实践的发展,在回答新的实践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能够不断吸收时代的营养和元素,实现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从而具有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植根于中国、符合中国实际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实践没有尽头,理论创新也没有尽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作用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从衰落走向繁荣,从衰弱走向强大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同时,中国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回答这些问题,指导新的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文本中找不到现成的答案,必须通过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来解决。这些问题及其答案不仅具有国家和特殊的意义,而且具有普遍和普遍的意义。如何回答和解决这些重大问题,是当代中国改革、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提出的客观要求。如果你回答不好,解决不好,你就会陷入西方话语的陷阱;一个好的答案和解决方案可以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因此,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有中国特色、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不断增强国际话语权,以中国话语体系诠释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成就引领新实践,推动新发展,创造新辉煌。(本文来源:经济日报边肖:韩庆祥陈元璋是习近平中央党校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的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6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