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277字,读完约13分钟
编者按
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崇高的事业需要榜样的指引。前几天,中共中央决定追授东北师范大学原副校长郑德荣等七位同志为中国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和使命,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继承和发扬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体现了他们作为新时期行动力量的理想信念。《光明日报》今天发表了七位同志的事迹简介,以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作用,激励全体共产党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终身追求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
郑德荣同志事迹简介
郑德荣,男,汉族,吉林省延吉市人,1952年11月参加工作,195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名誉教授、博士生导师。2018年5月3日,他去世,享年92岁。
图为郑德荣和他的同事们在谈生意,左起第二位是郑德荣同志
郑德荣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把传播红色理论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他出版了50多部学术著作和教科书,发表了260多篇学术论文。他率先在中国建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所,编辑的《毛泽东思想史稿》开创了毛泽东思想史的科学体系。他发表的许多论文纠正了传统的学术观点,而另一些论文则开辟了新的领域或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从未放弃任何传播他的理论的机会,即使他一直患有结肠癌。不要忘记你的心。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这是他唯一的遗嘱。他把红色基因的传承贯穿于道德修养的全过程,把党的创新理论贯穿于学术研究的全过程。他给博士生上的第一课不是教授专业知识,而是定义政治标准,要求学生首先在政治上和道德上成为共产主义战士。他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独立科研能力,实施了阅读、思考、讨论、回答问题和交流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前沿,开阔视野,激活学术思想,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培养了49名医生,其中许多人成为行业领军人才。他总是把研究和创新融入自己的生活,引领时代潮流,推进自己的思想,并通过撰写文章和发出积极的声音来参加党的重大纪念活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他仍然对九十年代有着坚定的信念,并将研究方向拓展到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领域,承担了一项国家工程,发表了四部学术专著和21篇学术论文。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的前夕,他多次拔掉氧气管,临终时向学生口述和修改论文,并被选入理论研讨会,从而坚持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纪律像铁一样坚固,忠诚是铸造的
李泉新同志简介
李泉新,男,汉族,江西凤城人,1958年2月出生,1976年2月参加工作,198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江西省委第三检查组组长。2016年5月31日,他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8岁。
图为李泉新同志
2015年3月,率检查组视察南昌市西湖区时,接到群众反映原市委书记周的来信来访。起初,各种各样的抵抗接踵而至,家庭成员受到匿名短信的威胁。面对压力,他是公正而严厉的:一旦我发现问题,我将负责任!在他的启发和组织下,他彻底了解了确认周违纪违法的线索,并及时将其移交省纪委。他结合深化政治巡逻,积极探索巡逻工作规律,创新了挖掘旧矿、按纪律、按规定捅天花板等多种线索的方法。在每一轮巡逻工作结束时,他将组织一次务虚会,总结规则并集思广益。他在每一轮巡逻中反复警告队员,巡逻队要监督别人,绝不让别人在背后戳他们的脊梁骨!2015年,在县(市、区)检查期间,报告了一名区党委书记。据调查,区委书记在干部群众中有很好的声誉,没有个人涉嫌腐败。对此,李泉新不仅肯定了自己的成就,而且尖锐地指出了其他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传授方法,传递经验。几年来,他为许多党员和领导干部澄清了问题,保护了他们创业的热情。2016年3月,李泉新被要求第二天出院。尽管有医生的反对和家人的劝说,他还是拔了针,坐了四个多小时的长途汽车连夜赶到了被检查的单位。一连三天,他都在安排工作,阅读材料,找个人聊天,一直忙到凌晨。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当他在输液的时候,他告诉他的同事们:你们应该理解这些线索,并且清楚地确认它们。你应该放松,注意休息,我会和你一起战斗!
致力于为人民过上好日子
蒋世坤同志事迹简介
蒋世坤,男,苗族,1990年8月参加工作,1992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贵州省青龙县委员会书记。2016年4月12日,他在出差途中死于心脏病,年仅46岁。
图为蒋世坤同志在基层扶贫调研,左起第三位是蒋世坤
在贵州山区长大的干部蒋世坤同志深知贫困山区人民的疾苦,带领人民脱贫致富是他的夙愿。在青龙县工作六年多以来,他始终以对党的真诚和对人民公仆的感情投入到脱贫的主战场,努力工作,尽职尽责,赢得了贫困地区人民的信任和爱戴。他经常在白天去农村和家庭,走访农村的贫困地区,去企业进行研究和讨论,走遍整个城镇和村庄,深夜回到城市开会,在近乎痴迷的状态下探索青龙准确的脱贫之路。他说:为了摆脱贫困,开始是一场决定性的战斗,开始是一场冲刺。我们等不起。在他的领导下,青龙大力发展山地旅游,点亮了史迪威路“二十四路”名片,撰写了关于活羊、茶叶、水果、蔬菜、烟草、薏苡仁六大特色产业的文章,实现了经济、生态、扶贫的同步。面对破败的县城环境,他带领干部群众克服困难,使群众在县城的扩建和重建中得到实惠。2010年至2015年,青龙县国内生产总值由20.89亿元增加到55.13亿元,财政总收入由3.4亿元增加到7.63亿元,贫困人口由16.5万人减少到7.91万人。多年来,他一直努力工作。四五年后,他的帆布公文包不愿意换,他的运动鞋褪色变白后也不愿意扔。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他的社会关系很简单,他对家人和孩子要求很严格,从不干涉经济活动,如建筑工程投标。他在贫瘠的土地上破土动工,努力工作,坚持不懈,为青龙的脱贫事业奉献一切。
建设梦想的海洋和天空的坚强先锋
张同志事迹简介
张菊,男,汉族,湖南岳阳人,1986年8月出生,2004年9月入伍,2009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6年4月27日,张同志驾驶歼-15进行陆基模拟着陆训练时,遭遇突如其来的失败,全力抢救战机。不幸的是,他英勇地去世了,年仅29岁。
图为张同志在战斗机上
张早年就树立了翱翔蓝天的人生理想,立志于强军报国。在军队呆了12年后,他练习了飞行技巧,一架接一架地飞越8型战斗机,每次修改飞行技巧,他都是领导者。在一架新战斗机的改装中,只花了一个月就啃完了2000多页的教材和资料,改装任务提前四个月完成,与同志们一起创造了许多记录。在舰载机的飞行训练中,考试成绩都很优秀,比计划时间缩短了2年,几乎所有的上船前训练内容都完成了。在实战对抗中,我写了2万多字的训练经验,总结和编写了歼-15飞机某科目的训练教学法,为舰载机作战能力的形成贡献了宝贵的经验。他不怕痛苦和死亡,以他积极面对困难的能力,他成功地完成了诸如双机列战斗、超低空空飞行等困难的课题。2011年6月,在气象条件不符合最低起降标准的危机情况下,他们自愿开辟生命通道,并带领6架战斗机在暴雨中破云破雾安全着陆。成功应对飞机空时液压油泄漏和左发动机突然停止等突发危险,并在应对反复出现的危险时表现出顽强的意志和作风。在海上权益保护方面,中国已经执行了20多次战斗起飞任务,数十次携带炸弹的紧急起飞赶走了外国军用飞机。张朝晓总是爱他的亲戚,体贴他的妻子和女儿。在战友们的眼里,他充满了真诚。他渴望帮助住院的战友们连续一个月补课,并多次回答战友们提出的技术问题。他存钱,但经常捐钱帮助战友,用他的人格力量展示生命的美丽。
在祖国的雪原上播撒爱的种子
钟阳同志事迹简介
钟阳,男,汉族,湖南邵阳人,1964年5月出生,1984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组织部第六、七、八批援建干部。2017年9月25日,他在去内蒙古教少数民族干部的路上死于车祸,年仅53岁。
图为钟阳同志
钟阳同志坚定不移,不畏艰难险阻,毕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他每年跋涉数万公里,清点西藏高原的植物资源,采集上千种植物的种子4000多万粒,三年内逐一登记西藏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万多株,为国家和人类保存了世代相传的遗传瑰宝。经过10年的攻关,他成功地将红树林引入上海,创造了世界上最高的引种纬度,为沿海生态创造了新的屏障。16年来,他把自己一生中最宝贵的时光献给了祖国的雪域高原,帮助西藏大学成功申请了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第一个生态学博士项目、第一个生物教育部创新团队,培养了第一个西藏植物学博士,带领西藏大学生态学科入选国家一级学科双级建设名单,填补了西藏高等教育一系列空的空白,将西藏大学生物多样性研究成果推向世界。他表现出极大的爱心,因材施教,视每个学生为珍贵的种子,关心和帮助学生成才,深受学生的尊敬和喜爱。他梦想为每个少数民族培养一名植物学博士,并热衷于科普教育。他在西部各省培养少数民族学生,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和科研的骨干力量。他淡泊名利,勤奋务实,从不追求等级待遇。在担任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和研究生院院长后,他探索并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得到了同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他用梦想、奋斗和奉献的一生,展示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
生活是艰难的,人们解决问题,死亡给别人带来光明
许帅同志事迹简介
许帅,男,汉族,河北省磁县人,2002年9月参加工作,200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河南省安阳市救援管理站站长。2016年9月1日,他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36岁。
图为许帅同志
许帅同志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心中总是有困难的人。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他不顾自身安全,自愿前往灾区参与救援工作,并时刻奔赴紧急救援、发放物资、安置受灾群众的第一线。他放弃了稳定的办公室工作,主动向组织申请到救援管理站工作。他说:在地震灾区,我个人感受到了帮助别人的重要性。我想把救济工作作为我的终身职业。在几个寒冷的日子里,他带领一个团队一天24小时在街上巡逻,说服露宿街头的流浪汉和乞丐来车站接受援助,并在三年内拯救了15000人。他视接受者为亲人,在救助站设立活动室和康复室,经常把自己当成接受者,感到温暖、不方便和不安全,不断改善站内设施。他敢于承担责任,锐意进取,提出了医疗救助相结合的理念,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在站内设立医疗安置区,坚决关爱站外照顾的40多名智障患者,为他们营造温馨舒适的家。他积极与公安部门联系,通过比对DNA血样为受血者找到亲人,这样许多家庭就可以团聚,无家可归的人就不会再四处流浪。他乐观、豁达、尽职尽责。即使他患有癌症,他仍然顽强地与疾病抗争。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想召开一个小组会议来研究第二期救援站的建设。他说:死亡并不可怕。人们不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扩大生命的宽度。他把共产主义者的全部伟大爱奉献给了大众,在他死后捐赠了他的遗体和角膜,并完成了他救援生涯的最后一站。
以人为本的国有企业改革
张进同志事迹简介
张进,男,汉族,重庆巴南人,198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任重庆船舶工业公司副总经理、(重庆)海上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重庆前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2016年6月26日,他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51岁。
图为张进和他的同事讨论他们的工作,张进在中间
自2004年张进担任重庆前委仪器厂厂长以来,他把公司的事务当成了自己的家务,一生致力于国有企业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在过去的12年里,在他的领导下,先锋派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了12倍,总利润增长了20多倍,走上了一条具有先锋派特色的多元化发展道路。他秉承勇于拼搏、善于拼搏的先锋军事精神,是著名的铁腕人物。2005年,在接到一个关键军事产品的紧急订单,要求在三年内完成500套产品后,他向军方发出了一份军事订单,并最终提前六个月完成了任务。2009年,为完成国防动员委员会下达的演习任务,他连续64天在车间生活和吃饭,坚守前线,在他面前指挥,履行了一名舰员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为中国海军装备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多年来,张进将原来单一产品的先锋派工厂,发展成为集军工产品、燃气计量、水计量、风电控制系统、海洋石油设备、高压电力计量、信息技术支撑于一体的七大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了公司实力。张进对自己的工作和员工很热情,但对自己却近乎苛刻。上任后,他主动向党委提交了他个人对廉政的承诺,并提议带头接受大家的监督。他带头开着自己的私家车上下班,并要求生产和采购部门拒绝接待任何以我的亲戚和同学的名义接近该企业的人员。他在公司推行阳光分配,领导干部的收入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在自己的单位不参与任何其他形式的分配。他把共产主义的勇敢和奉献精神永远留在了职工和国有企业群众的心中。
(图片由中央组织部提供)
来源:央视线
标题:坚持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和使命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4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