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18字,读完约10分钟

指示性摘要

回顾历史,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在被用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时经常失败。相比之下,中国探索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奇迹。面对未来,无论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观察和分析,研究新现象背后的本质和逻辑,通过自主的理论创新,指导实践,迎接挑战。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美国挑起中美经贸摩擦,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面对美国的种种不实指控,有必要回顾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总结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在应用于发展中国家时失败的教训,并吸取中国等少数发展中国家赶超的成功经验。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艰难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开始追求现代化。为了回应这种需求,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了一门发展经济学的分支学科。第一代发展经济学理论,也称为结构主义,主张发展中国家应该发展与发达国家一样先进的现代大型工业,以使人民富裕和强大。人们的财富意味着收入水平应该和发达国家一样高,所以他们必须有和发达国家一样高的劳动生产率、同样先进的技术和工业;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先进的工业和先进的军事装备。因此,结构主义建议发展中国家应该致力于发展现代先进工业。然而,事实上,发展中国家根本无法通过市场来发展这些现代工业,而必须依靠政府来直接调动和分配资源,并通过进口替代手段来促进这些资源。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虽然这种发展模式能够使发展中国家在贫困和贫困的基础上迅速建立现代工业体系,甚至在某些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但实施这种发展模式的国家并没有取得良好的经济发展成果,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长期没有得到提高。例如,受当时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影响的一些拉美、南亚和非洲国家,在工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人民生活没有得到很大改善,仍然面临着经济发展停滞和各种危机。包括中国在内的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国家也面临着经济发展缓慢和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问题。然而,一些东亚经济体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起步,以出口导向的方式发展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然而,这一发展战略与当时的主流结构主义理论相背离。1978年底,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始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苏联、东欧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以及拉丁美洲、南亚和非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相继从计划经济或政府主导的进口替代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因此,转型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新趋势。事实证明,不同的指导思想和转变方式导致不同的结果。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转型经验

如何实现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这是当时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20世纪80年代,结构主义失败后,源于西方国家的新自由主义成为国际主流思潮。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新自由主义的指导下进行变革。根据这一思潮,发展中国家要想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就必须同时为市场经济建立必要的制度安排,包括价格市场化、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宏观稳定。休克疗法必须同时促进三种转变。如果只有一个或另一个得到提升,结果可能会更糟。根据新自由主义形成的改革计划被称为华盛顿共识。众所周知,这种休克疗法给许多国家甚至像苏联这样的大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中国从1978年开始的经济转型没有遵循华盛顿共识,而是在我们党的领导下,通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式进行渐进式改革。这种转型模式一方面为优先发展的资本密集型国有企业提供保护性补贴,另一方面又放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准入,培育和开放市场。我们还设立了经济特区、出口加工区等。,可以有效降低新生民营企业的交易成本,使其蓬勃发展。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在新自由主义看来,像中国这样既有市场监管又有政府干预资源配置的渐进双轨体系是最糟糕的,甚至比最初的计划经济还要糟糕。由于计划和市场并存,政府干预的计划价格相对较低,而市场价格相对较高,这将导致套利空,导致腐败和收入差距扩大。因此,西方主流经济学强烈反对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中国崩溃的理论也时有发生。然而,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中国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逐渐具有比较优势,取消补贴是理所当然的事,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最终融合在一起。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事实证明,中国采取的渐进式改革是成功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仅发展迅速,而且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同期没有经济和金融危机的国家。然而,根据《华盛顿共识》推动经济转型的大多数经济体都经历了经济崩溃、停滞和危机,腐败和贫富差距等问题非常严重。在过渡期间保持稳定并实现发展的其他几个国家也在追求这种逐步过渡。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为什么西方主流经济理论在发展中国家屡屡失败

中国和大多数其他转型国家之间经济发展成就的巨大反差,让经济学家不得不认真思考:理论的作用是帮助我们理解和改造世界,但为什么西方主流经济理论似乎逻辑清晰,但它们经常在使用中失败?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主要原因是这些理论来自发达国家,以发达国家为参照系,忽略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例如,发展中国家的工业通常是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生产率水平低;发达国家的工业主要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先进的高生产率工业。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内生的,是由两国不同的比较优势造成的。发达国家资本相对丰富,劳动力相对短缺,而发展中国家资本相对短缺,劳动力或自然资源丰富。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在一个开放和竞争的市场中,如果一个国家专注于发展没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是企业缺乏竞争力,这与政府保护和补贴是分不开的。然而,二战后形成的西方主流发展理论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结构主义理论提出发展重工业的建议。新自由主义忽视了原始扭曲的根源在于维持不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的需要,而完全消除政府干预、实施市场化、私有化和宏观稳定改革所倡导的休克疗法注定要失败。因为一旦三大产业同时实施,不符合比较优势的原有产业和国有企业将无法在市场中生存,大量企业将破产,大量工人将失业,造成社会和政治不稳定,经济崩溃将不可避免。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在20世纪90年代,作者与国内外许多经济学家争论过。当时,有些人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国家会给予补贴的原因是企业是国有的。因此,国有企业应该进行私有化改革,取消补贴,提高效率。事实上,许多大型国有企业都有维护国防安全、保障国民经济和民生的责任,私有化只会带来更高的补贴。因为私有化之后,企业出于同样的原因会保护和补贴国家。当时,这种观点只是一种理论推论,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许多事实都证明了这一点。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相比之下,在中国进行的渐进式改革中,缺乏比较优势和竞争力的企业在转型期间继续获得保护性补贴,从而保持了整体经济和社会稳定。同时,政府放开了符合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准入,积极引导推动经济快速发展。随着资本的快速积累,不符合比较优势的行业逐渐获得比较优势,对国有企业的补贴逐渐减少,这为进一步消除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创造了必要条件。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许多西方经济理论说得很好,但指导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经常失败,类似的情况并不少见。例如,金融对现代经济运行非常重要,但西方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讨论的金融体系安排一般只适用于发达国家。例如,大银行、风险资本和公司债券都适合资本密集型,发达国家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本投资风险。然而,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绝大多数生产活动集中在中小企业和农民手中,所需的资本规模很小,风险主要集中在经营者的能力和信贷上。如果我们遵循西方主流经济学教科书,引进大银行、风险资本、公司债券等。,它将导致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之间的不匹配,导致金融无法为实体经济服务。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关键在于实事求是,进行理论创新

回顾中国经济发展的70年历史以及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在各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的应用,不难发现,西方主流经济学普遍将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视为外部给予的最优结构,忽视了不同发展水平国家之间经济结构差异的内生性。如果把它应用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实践中,就会遇到两个两难的境地:淮南是一个橘子,淮北是一个苦橘子,实施的结果是适得其反的。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如果经济理论要在发展中国家发挥理解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就必须促进理论创新,以充分反映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差异。新理论只能来自新实践,而中国70年的发展实践是推动理论创新的金矿。改革开放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差不大。然而,在过去40年的改革开放中,中国探索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经济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奇迹。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奇迹是一种现有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如果我们用西方经济理论来看待中国,到处都有问题。只要中国经济增长稍微放缓,中国崩溃理论就会出现在国际学术界和舆论界。但事实上,中国经济不仅没有崩溃,而且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从未出现过系统性的经济和金融危机。显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的奇迹值得探索新的真理。正如习近平同志在2016年“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的那样,这是一个需要理论、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也是一个需要思想、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把中国的改革和发展经验作为理论创新的源泉,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在哪里,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这些内生差异对经济运行、经济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影响。这种思维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我们应该知道,理论创新只有抓住现象的内生性,才能帮助人们实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两个目标的统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未来,中国的发展将面临中美经贸摩擦、技术革命、金融风险、国际格局不确定性等新挑战。然而,无论我们面临什么样的挑战,我们都不能盲目崇拜西方理论。相反,我们应该始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通过观察和分析来研究新现象背后的本质和逻辑,通过自主的理论创新来指导实践,迎接挑战。

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边肖是北京大学新街沟研究所所长兼教授)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坚持实事求是的理论,创新,科学应对新挑战(人民的重点)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2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