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085字,读完约18分钟
2015年深秋,在人民大会堂,出席第二届国际阅读中国大会的外国代表齐聚一堂,聚精会神聆听,期待从中国最高领导人权威的声音中探索中国奇迹的奥秘,找到解读中国的钥匙。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去哪里?今天在中国,我总是提醒自己要有这样的历史感。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有一组浮雕,展示了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国革命胜利的全景。一方面,我们怀念烈士,另一方面,我们追随烈士的脚步。我们提出了中国梦,其最大的共同点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基于5000多年文明传承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博大精深的真理,饱含深意,直指本源。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不竭源泉,也是一个民族最感人的精神背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文化地位的作用和发展规律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增强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文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的一些重要论述的摘录,深刻阐述了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自信,什么样的文化自信,以及如何在文艺、哲学社会科学、传统文化传承等工作中增强文化自信。深入领会总书记的这些经典论述,对于我们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自信,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文化自信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和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文化自信是关系到民族运动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独立的重大问题。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繁荣,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什么文化自信如此重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历史观点,回顾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史、170多年的中国近代史和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文化自信的战略思考和历史意义。
中华民族以其文化自信而闻名。五千多年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为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壮大提供了精神食粮,也为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那样,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上有地位和影响,并不在于军国主义或对外扩张,而在于中华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和感召力。
然而,当现代西方在蒸汽机时代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时候,曾经长期处于主导地位的中国,仍然停留在封建社会的磨合期,在生产力和社会形态方面悄然落后于时代的大趋势。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借助强大的船只和枪炮入侵中国,中国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个国家的衰落导致了自卑感在一些中国人中的蔓延,从认为中国不如人,到制度,到文化,最后到一切。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中华文明过去耀眼的光芒变得暗淡,甚至成为西方列强眼中愚昧落后的象征。
中华民族将走向何方?中国文化走向何方?1921年,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国人民努力奋斗,但屡遭失败。自从中国人学习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人在精神上从被动变为主动。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评价深刻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觉醒和复兴。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民族精神,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响亮的一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现代化大众化的过程中,注入符合中国实际、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先进思想内涵,使之与时俱进、焕发新的活力。中国共产党人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这些宝贵经验,深刻反映了我们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科学把握和对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历史责任。
作为一个在中国成长起来的人的领袖,习近平总书记是一个自信而坚定的倡导者、优秀的领导者和当今中国文化的勇敢者。就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之后,当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见中外记者时,习近平总书记充满信心地向世界宣布,我们的国家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是伟大的人民。我们应该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让中华民族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为人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013年12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他强调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民族、国家和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信心。2014年3月,他在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他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是文化自信。2016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时,他强调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并正式将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自信。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江西杜愚中央红军长征离开纪念馆,他热情洋溢地说,我们一定要牢记红色政权的由来和新中国的建立,珍惜我们党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道路信心、理论信心、制度信心和文化信心。
为了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和信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它经历了几十年来发达国家经历了数百年的历程,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一个惊天动地的奇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大踏步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华民族已经迎来了从站立、致富到强大的飞跃。中国人民在100多年的斗争中形成的强大的潜力场正在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阻挡的强大力量。伟大的成就、伟大的创造、伟大的人民、伟大的民族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进一步增强四大自信的最大信心,也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前进的根本力量。放眼世界,习近平总书记非常自豪地指出:在当今世界,任何政党、国家或民族都有信心,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华民族最有理由充满信心。
文化自信的本质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你对什么样的文化有信心?这是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必须弄清楚,以加强我们的文化自信。
我们的文化自信就是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信心。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文章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不仅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丰富内涵,而且明确界定了当今中国文化自信的本质特征。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机整体的自信,包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只讲传统文化中的自信,不讲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错误的,是站不住脚的;另一方面,只讲对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而失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是错误的,最终是站不住脚的。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把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割裂开来,做出孤立的、片面的理解或解释。
今天的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和今天的中国人民,就必须深刻理解中国的文化血脉,准确把握滋养中国人民的文化土壤。只有了解我们文化的根和脉、源和流,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当代中国从何而来、何去何从,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和客观必然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博大精深,包含思想、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营养,深刻地影响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是我们在世界文化的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基础。建国以来,我们党一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和推动者。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革命战争年代创造的革命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凝结和升华,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了时代的前进方向,是当代中国人鲜明的精神象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是一脉相承的,贯穿于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共同构筑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长城,支撑着中华文化自信的宏伟建筑。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过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70多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不断探索、90多年我党领导的伟大社会革命、170多年近代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繁荣的历史进程、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继承和发展而取得的。这是要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清楚地表明,今天的中国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符合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晶。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没有中国历史文化的前提,没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灵魂,就难以阐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客观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贡献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广泛、更深刻的自信,增强文化自信的实质是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流和对抗越来越频繁,没有文化自信和精神独立,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就会枯竭,失去精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就站不住脚。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一再警告的,一个放弃或背叛自己历史和文化的国家不仅不可能发展,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
用文学艺术激发民族精神
在北京海淀区国小、文艺工作座谈会等许多场合,习近平总书记都讲过,他小时候读过岳飞的图画书,把“为国献身”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习近平总书记生动地展示了文学和艺术作品塑造灵魂和影响人生抱负的巨大力量。
文学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精神的火炬。高举精神旗帜,树立精神支柱,建设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文艺工作放在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位置,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 出席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出席第十三届全国政协第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和社会科学界联席会议等重要会议,并作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要增强文化自信,用文学艺术激发民族精神,谱写中华民族新史诗。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动手和精心指导下,中国文艺工作不断繁荣发展,为党和人民胜利前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用文学艺术来激发民族精神,关键是依靠好作品。什么是好作品?坚定的文化自信、强烈的家乡情怀、高度的民族正义感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必须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后人称赞鲁迅先生的言行和精神。为什么?因为他胸中有大义,作品中有甘坤。正义和甘昆不是由空产生的,而是必须来自于高度的文化自信和理想,来自于对中国民族历史的正确理解和运用,来自于对民族英雄的真诚尊重和赞美,来自于对这片在斯里兰卡出生和长大的土地的强烈感情。有了这样的自信,文艺工作者就能创作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精神的作品,不会误入歧途去尊重和服从外国,不会从事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历史、中国和主流的做法,不会做任何亵渎祖先、经典和英雄的事情。
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如果文学艺术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它就能发出响亮的声音,对民族精神的塑造产生深远的影响。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使党的文艺工作者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时代使命,在人民群众中寻找艺术生命力和创作灵感,形成了人民文艺的蓬勃发展趋势..改革开放初期,文艺勇敢地引领时代潮流,唱响了时代的第一声,展示了改革的精神。一个“平凡的世界”,一幅人民的肖像,一部改革的传记,引起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0个年轮,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个春秋。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我国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经历了历史性的变革,充满了积极的创造和日新月异的进步。中国人的自信从未如此饱满,中国人的精神从未如此昂扬,这给了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歌唱和创作新时代的充分信心和灵感。新时期的文艺工作者有责任展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美好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用优秀的作品描绘时代的形象,传播民族之神,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建设屹立不倒。
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打着中国共产党的旗号去延安成为许多知识分子的自觉选择。一部书赢得了数百万战士,年轻的艾思奇写了《大众哲学》,通俗生动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激励了许多年轻人走上了通向延安的革命道路。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大跃进和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增强文化自信,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是重要内容和基本支撑。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我们肩负重任,坐拥重资源,充满自信。
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深刻阐述和全面部署。这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更好地体现继承性、民族性、独创性、时代性和系统性的专业性。会上,总书记自豪而又充满敬意地数着中华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杰出思想家,强调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成长和发展的深厚基础。
越是全国性的,越是全球性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风格和风格从何而来?最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我们所处的文化土壤。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大量的古代名著蕴含着丰富的治国智慧,是我们独特而宝贵的思想资源。面对当前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体现中国立场、智慧和价值的思想和主张,可以为时代发展提供新的指导,为人类文明做出新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中国人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一重要理念是对中国“世界为公、国与国和谐、国与国和谐”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为改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的智慧和中国的解决方案。
时间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今天,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宏大、最独特的实践创新,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丰富源泉。中国的事情应该由中国人民根据中国的情况来处理。中国人在解释中国奇迹和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坚持整合马克思主义资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着眼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从我们生动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用中国话语更好地诠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编辑部义不容辞的责任。
继承中国语境
浙江美术馆以其鲜明的中国风格,将西湖的自然风光与博物馆的人文魅力、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浓郁的时代气息相结合。这一独特的文化地标,从选址到建筑风格,是习近平同志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首创的,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生动写照。
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和灵魂。保持文化的根,保持民族的灵魂,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在这篇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历史和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必须把它完整地留给后代。珍惜历史文物和重视古建筑贯穿了他的整个政治生涯。无论是河北省正定古城的保护,福建省福州市三坊七巷的修复,三明市万寿岩遗址的抢救,还是强调城乡规划建设延续文脉、留住乡愁,都洋溢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使命。
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老有所养、复古。我们怎样才能不仅代代相传,而且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保持活力?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原则,这成为我们党对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方针。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包含着继承发展、放弃创新的思想方法,体现了我们党的高度文化自信。
为了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倡导者,又是实践者。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灵活运用古籍、法令中的名句名句,为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树立了典范。说到造福人民,说到人民,丝绸之发将会繁荣昌盛;李玟的事情将会结束;谈论政治,谈论政治,并且诚实。身体是对的,不要命令;他的身体不直,虽然他不服从;说到立德,说一个人可以一心失去国家,一心繁荣国家,只有在公共和私人之间;说到任贤,据说宰相从国务院做起,猛士从卒做起;说到诚实,说宋新讨厌不高的几千英尺,说邪恶的竹子应该砍几千根柱子,等等。这些“古为今用”的诠释,不仅展示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赋予了它鲜活的当代价值和内涵,让人心旷神怡、解渴顿悟、醍醐灌顶。特别是,当在国际场合阐明中国的立场和中国的主张时,如大道之行,世界是为公众服务的,虽然国家大,但它会好战,一切都会得到培育而不受伤害,道路会平行但不矛盾,德国不会孤独,必须有邻居,所有的河流都流入大海,宽容是伟大的。它以高度的文化自信,不仅重温中国历史,讲述中国故事,还总结中国经验,凝聚中国精神
我相信,如果我活200年,我将成为3000英里的水锤。今天,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站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沃土,走自己的路,舞台无比广阔,内幕信息无比深刻,决心无比坚定。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2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