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05字,读完约4分钟
专家认为,大湾区粤港澳城市群的建立有利于发挥城市群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各种经济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我们的见习记者倪楠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区域间的协调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层面的重视。今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引起各方广泛关注。
根据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不仅要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带一路”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建设宜居、宜商、宜游的高品质生活圈,成为高品质发展的典范。
“大湾区粤港澳城市群的建立,有利于发挥城市群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各种经济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首先,在生产维度上,粤港澳大湾地区的城市应该进一步分工,空的维度应该进一步优化。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已形成“双核驱动、多点分散”的发展格局,有利于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要素突破行政区域的约束,实现自由流动,实现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城市群整体利益最大化;第二,在生活维度上,通过区域公共服务设施的升级、跨境生活区的建设、高铁、高铁、粤港澳大桥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以及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空、广东、香港、澳门和大海湾城市群实现了粤港澳和大海湾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第三,在生态维度上,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面也有所联系,共同建设一个适宜居住、工作和旅游的高质量人居环境,避免重复建设和低质量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促进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在城市群实体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地方企业不能不带动经济,拉动地方资本市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向东在接受《证券报》采访时表示,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资本市场更加丰富和完善,对建设深港广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除了支持创新和创业,它还可以通过深港通等金融市场的开放平台,继续完善新的开放经济体系。它为深化金融供给方的结构改革提供了一个试验场,对金融改革和创新起到了助推作用。
潘向东还认为,地方资本市场对城市群建设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方面,资本市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支持城市群建设的融资,例如,资本市场通过债券、股票市场、信贷和ppp支持地方政府和地方融资平台的融资。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支持当地企业的发展。金融+技术将是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地方金融企业和科技企业可以得到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支持。
“此外,粤港澳和大湾区城市群的建设也可以为资本市场提供各种有效的供给。首先,它可以直接为资本市场提供投资目标。例如,参与城市群建设的房地产企业、港口、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企业,以及地方重点金融和技术企业。第二,城市群建设可以提高经济效率,提升经济规模和质量,为资本市场提供更多的资金来源。第三,城市群的建设需要资本市场建设的配合,资本市场体系的供给将得到改善,如创业板制度的改革。”
华辉创富投资总经理袁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从本土企业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正在从高速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创新和国际金融是核心、不足和机遇。创新需要市场,国际金融需要互联互通。单个城市很难独立承担创新和国际金融的职能。城市群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经济活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具备在创新和国际金融领域取得突破的最佳条件和能力。”袁华明进一步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国际金融中心和深交所的优势,有香港和珠江三角洲九个城市巨大的消费市场支撑,也因为大湾区拥有中国最具活力和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集群。归根结底,大湾区的发展需要通过企业的发展来实现。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创新也有风险。作为创新的先锋,本土企业需要满足海外市场的需求,进入全球产业链的高端。另一方面,它们也需要更好地利用资本市场,并从资本市场获得帮助,以保持稳定和影响深远。
“作为一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机遇和挑战并存。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将为当地企业带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机遇,也将面临更大的国际竞争压力。有些行业需要转移到其他城市,不能适应这种变化的企业将被淘汰。”袁华明说道。
来源:央视线
标题:粤港澳大湾区 完善资本市场制度供给 促进当地企业“迭代升级”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18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