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714字,读完约4分钟
“知识支付”是一种学习方式,即用户为知识服务付费,通过分散学习减少获取知识的时间成本,从而快速获取知识或技能。
从2016年知识支付的第一年到2018年喜玛拉雅“123嘉年华”,内容消费总额超过4.35亿元,知识支付取得长足发展。花钱“购买知识”已经成为当今流行的消费模式。然而,许多用户逐渐发现,冲动购买的知识支付产品可能不起作用。
知识支付热潮降温
90后白领李和是知识支付产品的忠实用户。2017年4月,未毕业的李和花199元买了一门求职课程,这是她第一次为知识付费。在过去的两年里,从英语学习到面试经历,再到电影欣赏、非小说写作等不同领域,李和在各种知识支付平台上花费了大量的资金。
在过去的一年里,进入职场的李和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发现有些付费课程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工作需要。“鸡汤的味道太浓了,我渐渐放弃了,有些根本就没有打开过。”李和告诉记者,“太多无法学习或使用的知识会让人更加焦虑。”
许多人都有类似的感受。目前,很少有人在微信朋友圈打卡了解进展,一些用户对混合付费课程感到失望。
今年5月,知识支付平台“获得”的第一个订阅栏目产品“李翔知识内部参考”团队宣布解散,引起了业界的关注。作为平台之星产品,该产品在一天内取得了超过10,000次销售的优异成绩。它的悄然退出被许多人视为知识支付退潮的一个注脚。
知识支付行业已经停止疯狂扩张,进入“冷却期”,这是不争的事实。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布的《2018年知识支付研究报告》显示,用户回购率下降和使用时间缩短导致行业收入下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最近发布的《2018-2019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报》显示,2018年,用户对知识型支付产品的选择更加理性,锚定资源、版权资源和用户资源加速集中在头平台。
用户期望“物有所值”
今年5月,微信安全中心发布了《关于处理朋友圈诱导分享打闹事件的通知》,但依托社交平台的零成本“裂变营销”受阻,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为知识付费的盲目跟进行为。
"有实际需求的人仍然会购买知识付费的产品."李和说。如今,微信公众账号的非小说类写作课程已经成为她经常学习的内容。从这个角度来看,行业支付知识适度“退烧”并不是一件坏事,一批需求明确、消费能力稳定、理性判断能力强的用户将会被大浪潮甩在后面。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以内容为主要支撑的知识付费已经成为用户因内容质量参差不齐而流失的症结所在。通过体验几种常用的付费课程应用,记者发现一些工具平台为个人讲师和线下机构提供了上传课程的渠道。网上课程非常简单,也没有复习程序。一些付费课程通过“9.9元试听”等广告吸引用户。然而,在试听之后,常规课程的成本是昂贵的,其实际效用也是值得怀疑的。
一些业内人士指出,互联网知识提供者没有划分不同类别的标准,而“人人都是教师”降低了知识提供者的门槛,导致有偿知识质量低下。如果用钱买的“知识”不值得,用户粘性自然会受到影响。
正如豆瓣内容副总经理陈晖所说,内容的选择和建设,用户的参与和反馈都非常重要。没有任何东西,知识付费的产品将会流于形式。
有偿知识的“含金量”是关键
知识支付行业正处于瓶颈期,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正在走下坡路。艾瑞咨询发布的《2018中国在线知识支付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知识支付用户数量达到2.92亿,预计2019年知识支付用户数量将达到3.87亿。艾瑞咨询预测,2020年中国知识支付行业的规模将达到235亿元,而2017年,行业规模将只有49.1亿元左右。
目前,用户需求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仍然为知识支付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返回内容已经成为知识支付平台的必然选择。中国数字出版产业2018-2019年年报预测,知识付费情感鸡汤的受欢迎程度将逐渐减弱,专业实用的内容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早在今年的全国人大上,就有代表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互联网知识支付平台的外部监管,该平台应建立知识提供者身份验证、行业分类等准入机制,确保支付知识的“含金量”,并建立价格干预机制和评估反馈机制。总之,解决高质量的内容输出问题是知识支付产业发展的基础,建立完善的知识服务体系是平台与用户建立可持续联系的基础。
来源:央视线
标题:人民日报海外版:“知识付费”渐趋理性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18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