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76字,读完约4分钟
■张伟
沪深股市成立近29年来,投资与投机的矛盾一直难以解决。通过监管部门和相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投资者回报机制明显改善。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投资者回归视为“优先事件”。目前,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已经规范化、制度化。
首先,上市公司对投资者的回报水平不断提高,现金分红公司的数量和规模逐年增加。
股息可以说是资本市场上最热门的话题。自今年以来,在资本市场最基础的平台——沪深交易所的电子互动平台上,投资者已经就上市公司的股息问题提出了5500多个问题。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19年年会上表示,上市公司是投资者分享经济增长红利的“新渠道”。a股市场的股息收益率大致相当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此外,201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为3.38万亿元,现金分配额达到1.17万亿元。
“历史上最高红利”的背后是红利的正常化和制度化。近年来,监管当局可谓“软硬兼施”:在硬政策方面,他们推动建立规章制度,引导上市公司主动分红。2012年5月,为鼓励和引导上市公司完善股利政策,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落实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相关事宜的通知》;2013年11月,《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3号——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发布,要求上市公司规范和完善内部决策程序和利润分配机制,提高现金分红透明度。2015年8月,多部委联合下发《关于鼓励上市公司兼并重组、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的通知》,鼓励上市公司提高现金分红在利润分配中的比例;增加分红的频率;完善税收政策,鼓励上市公司长期持股,降低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成本。
在软引导方面,监管部门注重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对分红计划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操作程序不符合的情况进行查询,并对铁公鸡进行严格监管。同时,应优化激励机制,将分红与上市公司更积极的再融资行为挂钩。
这些措施形成了合力,促成了近8年a股市场分红公司数量稳定在70%左右,平均现金分红率超过30%的回报格局。股息总额逐年稳步增长,继续支付股息的团队不断壮大。
其次,投资者的回报不仅限于现金分红。监管引导上市公司采取多种措施,优化回报结构。
笔者认为,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并不尽如人意,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应该寻求最合适的回报投资者的方式:对于已经进入稳定和成熟业绩期的公司来说,稳定的股利无疑是回报投资者的一个重要甚至是必要的手段,而处于快速成长期或净资产收益率较高的公司也应该有权在一定时期内降低现金股利的比例,以保持较高的成长性,并采用其他回报方式“理性股利”。
2018年发布的《关于支持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意见》明确指出,如果以现金为对价,通过要约或集中竞价方式回购股份,将被视为上市公司的现金股利。《上海证券交易所科技板块上市规则》也规定,上市公司应积极回报股东,并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阶段制定和实施现金分红、股份回购等股东回报政策。
a股上市公司回购热情逐渐升温:2016年和2017年,年回购金额不足100亿元;2018年,回购金额达到100亿元左右;今年实施的回购总额接近1000亿元。
第三,投资者正常回报的关键是上市公司质量的不断提高。
与总股利相比,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多重数字0前面最重要的一个”,实现制度预期的前提是巩固上市公司的业绩和基本面,这也是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回报的规范和创新。
资本市场“深改十二条”第二条强调在大力推进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包括“制定和实施促进上市公司质量提高的行动计划,努力实现增量优化和存量调整”等。
笔者相信,随着上市公司质量的不断提高,投资者回报能力、回报意愿和回报方式的不断提高,易会满董事长希望“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和董事能够尊重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积极了解他们的需求,不断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成为一个底线、负责、负责、受尊重的企业”已经不远了。
来源:央视线
标题:上市公司常态化回报投资者 让1.55亿股民更有获得感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1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