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70字,读完约7分钟

我们的记者李勇

自2014年以来,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已经有三起大规模的扇贝死亡事件发生在长子岛底部,这不仅给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导致长子岛在资本市场的形象直线下降。根据长子岛披露的最新年报,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7.29亿元,同比下降2.47%,上市公司股东应占净利润损失3.92亿元,同比下降1321.41%。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对长子岛2019年度财务报告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公司内部控制验证报告出具了否定意见。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我们能重获市场信任吗?

“不管是什么原因,獐子岛的扇贝在短期内接连遭受灾害,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管理层是有责任的。对于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对公司负责,对岛上的人民负责,对投资者负责。”一位熟悉资本市场的专业人士认为,“无论是主观意图还是客观外因,都做得不好。”作为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做好风险管理和控制。资本市场有资本市场的规则,资本市场有资本市场的评价体系。如果一次又一次出现问题,那将归咎于市场。得不到认可,还要责怪别人的负面评价。”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长子岛一直在调整和应对海洋牧场的持续灾害。本公司披露的2019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本公司加工产品、贸易产品和种苗产品的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在底播扇贝对整体收入和盈利能力的支撑逐渐下降的情况下,养殖行业的海螺、海参、鲍鱼、海胆等多元化的本土养殖品种逐渐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数据显示,2019年,公司种苗产品收入为9282万元,比2018年增长318%;活海胆收入3060万元,比2018年增长142%;牡蛎实现收入2951万元,比2018年增长147%。食品加工行业休闲即食产品收入1.02亿元,同比增长31%,加工海参产品收入也略有增长。根据年报披露的数据,2019年长子岛的经营现金流持续改善,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为3.84亿元,较2018年增长31.74%。2019年,企业贷款总额也从年初的26.79亿元下降到年末的24.98亿元,信贷周转率没有出现拖欠利息或逾期失信现象。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在年报中,张子道表示,要逐步增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力争在2020年取得与龙头企业地位、优质资源和产品质量相匹配的经营业绩。努力为股东、客户和员工创造增值的空空间和回报基础,树立公司良好形象,赢得市场信任。

“不断发生的灾难给我们留下了血淋淋的伤疤,告诉我们尊重自然、尊重法律和保护生态始终是人类的必修课。然而,继续加强对海洋生态的系统认识和技术创新是规避风险、走弯路的根本途径。这也将是我们现在和今后必须不断把握的重要任务之一。”吴厚刚在致股东的信中表示,他应该打好基础,重新开始。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要重获市场信任,最重要的是做生意和管理."对于长子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前述资本市场专业人士认为,“在产业层面上,也要尽快找出原因,趋利避害。”要提高认识,加大技术投入,找到相应的对策,而不是因为浪费粮食而固步自封。”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海水养殖的方式在哪里?

近年来,在北黄海下播种扇贝出现了灾害。2018年,由于夏季高温,辽宁沿海发生了大规模圈养海参死亡事件。对于灾害的频繁发生,一些水产养殖专家认为,这也是对当前发展模式的一个警示。

据水产养殖专家介绍,早期从日本引进扇贝后,底层播种不成功,只能在浮筏上养殖。1988年,在辽宁省海洋与渔业科学研究院的指导下,底播繁殖试验获得成功,拉开了我国扇贝底播繁殖的序幕,成为我国海洋养殖的重要经济品种。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扇贝的引进和试种的成功到现在还不顺利。在长期的探索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没有得到充分的澄清和解决。”这位水产养殖专家说:“2007年至2009年间,漂浮扇贝大规模死亡和减产。然而,在各方的努力下,研究得到了加强,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现在这个行业发展得非常好。”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中国海洋大学穆永通教授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贝类产业是中国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贝类养殖产量约占中国海洋养殖总产量的70%。贝类产业的健康发展在确保粮食安全、提供生计来源、增加就业和收入、维持沿海捕鱼区的稳定、丰富动物蛋白供应、净化海水质量和碳固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在调查中,穆永通教授发现,近年来在长海养殖的贝类表现出“一高一低”的特点,死亡率高,脂肪含量低。穆永通教授认为,贝类养殖有许多明显不同于其他种类养殖的特点,其中特别包括两点。首先,这些活动大多发生在开阔水域,水的条件及其变化直接决定了水产养殖活动的绩效甚至成败。第二,贝类养殖在海域占有很大面积。在监管不当或缺失的情况下,海域的公共性、资源的有限性(饵料生物、废物消化能力)和使用者的逐利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超容量养殖的发生,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后果。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针对贝类养殖业存在的问题,穆永通教授表示,要实现贝类养殖业的长期可持续健康发展,建议政府、行业、学术界和科研部门共同努力。贝类养殖应当建立环境监测、数据发布和产业预警;有必要在养殖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制定贝类养殖计划,并进行严格监督,确保计划的有效实施;要进一步明确、规范和严格执行海域使用权和养殖权制度,适当延长两项权利的期限,引导经营者在“养海”的基础上合理用海。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贝类养殖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穆永通教授认为,首先要特别重视养殖贝类与当地海域生态环境适应的关系,培育适应当地生态环境的高产抗逆品种。建立原种场和地方种质资源库,为贝类遗传改良提供优质遗传资源。第二,应建立贝类疾病预警预报系统。研究水产养殖系统中环境、病原体和宿主的相互作用,评价养殖动物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分析主要病原体的分布和演替规律,研究水产养殖环境中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子的变化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建立基于海洋渔业大数据信息分析平台的贝类疾病防控技术体系和预警预报模型。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至于如何改造和提升海洋渔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些行业专家也表示,应该从行业角度分析、制定和完善一些措施。水产养殖必须实现现代化、产业化和集约化发展,不依赖于天气。产业转型升级更重要的是观念升级。加快渔业发展,从注重生产规模转向注重发展质量,促进海洋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应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卫星遥感等先进技术应用于海洋渔业综合管理和防灾减灾,以创建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海洋牧场。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从海上捕鱼到大规模海水养殖,再到海洋生态牧场,大连,尤其是长海县,长期以来在中国海洋渔业领域发挥着探险家的作用。”大连市政府相关部门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在许多经济发达地区,政府出钱投礁养藻,保护生态,但在大连,很多企业投礁入海,用真金白银改善环境。在这里,除了理解生态资源的原因之外,很大一部分驱动力是环境改善可以带来更高的产出。”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上述政府官员向《证券日报》表示,海水养殖是典型的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行业。由于渔业信贷的高风险,以及相关金融机构对风险控制和利润的考虑,小农户的融资方式主要是民间借贷,不利于行业的发展。这需要创新的金融支持模式,如建立产业基金和推广巨灾保险。

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主编张明富白宝玉)

来源:央视线

标题:六年三受灾 獐子岛能否重拾市场信心?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1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