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85字,读完约4分钟
7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强调要提高基础产业能力和产业链水平。这是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经济应对外部复杂环境的基础。
工业基本能力是中央政治局这次会议的新提法,是对工业基本能力的扩展和补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徐兆远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过去,工业基础能力主要是指核心基础部件(组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技术和工业技术基础,也称工业四大基地。多年来,四大产业基地一直是制约中国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例如,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制造国和造船国,但高端芯片、高速铁路设备的核心部件、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以及近一半的船舶动力系统和设备等四大基础产品都依赖进口。
例如,根据中国信通技术研究院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国内品牌手机出货量为1.72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92.7%。但是国内手机的核心基础软件和操作系统几乎完全依赖于国外。
传统工业四大基地应增加基础软件。徐兆远认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传统服务业的基本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基础软件方面。集成电路设计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人工智能算法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许多工业基本能力。因此,这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工业基本能力,是在传统工业基本能力的基础上,加上生产性服务业的基本能力。
如何提高工业基础能力?当然,要加强基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领域,弥补主要不足,完善产业链配套,提升产业链,优化创新链,支撑服务链,培育人才链,促进产业真正向高质量发展。
中国率先开发了世界最高水平的R6系泊链钢,在高温超净电袋复合除尘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上取得重大突破。今年上半年,由中国自主开发建设的亚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绞吸式挖泥船正式投产。中国不断加强科技支撑和新兴产业引领作用,全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和创新产品迭代应用,优化产业基础能力,大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数据显示,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分别比制造业总量增长2.6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
要继续围绕几个重点核心领域,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组织力量集中力量解决重点问题。徐兆远认为,优化基础产业能力是一项长期行动,要充分发挥政府和产业组织的特殊研究作用,从宏观层面协调整合资源,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产学研之间的联动,共同开展技术研究,着力突破若干关键瓶颈。
要引导中国企业从以前的低水平重复、简单的数量扩张模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依靠创新驱动和质量提升,带动对这些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和基础软件的更大需求。有必要为基础材料、基础组件和基础软件的增长提供应用机会,引导和支持大型下游企业,并通过分散采购为新产品提供一定的开发空。
有必要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以提高行业的基本能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基础能力的许多突破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前所未有的条件。政府应建立更好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信息,充分利用这些新技术实现基础能力的突破。徐兆远说。
然而,应该注意到,工业基本能力是全球分工的产物,我们不可能建立一个完全依靠我们自己能力的独立工业体系。只要许多基本能力有安全的替代来源,或者如果资源可以投入短期投资,企业就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解决关键问题。毕竟,今天的创新是开放的创新,今天的产业应该在全球产业链整合的背景下注重布局和优化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提高水平:增强行业基础能力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10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