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16字,读完约4分钟
本报北京9月18日电(记者翟继儒)近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与北京都匀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智能独立医疗系统联合研究中心。该中心将开展智能自主医疗系统、常用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究,包括医疗大数据的智能应用、智能临床管理、智能现实世界疗效评估、智能辅助诊疗、智能药物临床试验管理、智能医疗保险建模和决策支持等。,力争占据智能自治医疗系统的学术前沿,推动我国卫生信息化的发展,推动卫生医疗大数据的智能化应用。
清华大学副校长李征表示,该研究中心成立的同时,也将启动医学大数据相关课题,这直接使我们今天的平台成为医学研究、临床实践、技术应用和产品研发的重要知识平台,并将为中国从医学大国向医学强国的转变做出贡献,这对于清华大学、医疗保健和中国的医学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该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医学都匀第一技术官许表示,未来的研究中心将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在基础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的实际应用,用世界领先的技术和医学知识打造中国自主的智能医疗,从而进一步造福民生,让“人工智能”服务于每一位医护人员和患者,探索人工智能+医疗的无限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益都云将充分发挥其在数据应用和处理方面的优势,为研究中心的工作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
记者了解到,新成立的研究中心计划在三个领域开展重要研究:重大疾病研究、新药研发和医疗保险医疗设备。研究课题为“生物数据库与科研平台”、“基于真实世界数据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新药研发平台”、“医疗保险医疗设备准入与定价的复杂性分析与预测平台”。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主任、研究中心主任范文汇表示,在重大疾病研究中,为医学研究人员搭建生命科学数据平台,帮助研究人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科研成果产出。做出努力;在新药研发方面,研究中心将为制药公司提供一个基于现实世界数据和智能技术的平台,帮助制药公司缩短新药研发的时间周期,节约新药研发成本;在医疗设备的获取和定价方面,根据疾病人口分布、患者疾病负担、医疗资源和行为分布以及医疗保险基金在国家和地区的状况,精细模拟和预测各种医疗设备进入医疗保险和不同定价给整个医疗体系和患者带来的变化,为更经济有效的医疗社会福利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这不仅为企业将产品纳入医疗保险范围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有助于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成本。
为保证项目的开展,研究中心还邀请了清华大学智能无人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核心专家、原863、973首席科学家吴成院士担任中心首席科学家,首席顾问为前863专家组组长、国际建模与仿真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李伯虎院士。特别项目邀请了两位院士顾问,即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教授、2009年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琼海、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学院院士易都云首席数据科学顾问王永雄。
关于此次合作和未来发展,都匀医疗首席执行官孙喆表示,目前,都匀医疗已与中国700多家医疗机构和100多家顶级医院达成战略合作,并为医院处理和整合了30多种专科疾病、3亿多名患者和13亿次病历。最近,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与都匀医学柳叶刀肿瘤学联合发表了鼻咽癌的研究成果,这在国际上是中国的一项医学声誉。孙喆希望,在该研究中心的建设和启动过程中,清华大学和益都云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医学科技、教育、医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与医学创新的融合发展和应用成果的推广。(结束)
来源:央视线
标题:?医渡云联手清华建智慧医疗研究中心 打造医疗大数据中国标准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34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