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280字,读完约8分钟

2018年9月16日,智科教育与新浪教育在北京召开了2018年首届国际教育家长会,独家发布并解读了《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今年的家长会以“我的孩子,我的教育”为主题,试图从家长的角度来思考教育问题,不仅关注在压力下成长的孩子,也赋予处于焦虑年龄的家长权力。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智科教育合伙人、家长成长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高燕和新浪教育总编辑雷蕾共同发布了这份报告

智科教育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魏,智科教育联合创始人、uskid事业部总裁齐绍成,,智科教育合作伙伴,家长成长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著名心理学家、情商教育专家,卡卡儿童情商创始人,2017年“家长影响力妈妈”,著名传记作家范海涛,新浪教育总编辑,智科留学产品管理中心主任朱等300多位家长亲临现场,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作为教育系统的一部分,教育机构需要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为儿童提供更符合教育本质的教育,并与学校和家庭一起成为一个强大的教育社区。除了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之外,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拓展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未来面对新知识时能够继续拓展和补充自己;除了某一门学科的知识之外,我们还必须更加注意影响孩子生活的成长。”高燕说。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68%的中国父母担心孩子的教育。2018年综合焦虑指数达到67分

在活动现场,智育与新浪教育联合发布了第一份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历时15天,收集了3205份70-90岁的家长有效问卷,重点关注影响中国家长教育焦虑的四个维度,即社会环境、教育资源、家庭关系和家长成长。结论显示,2018年中国家长的教育焦虑指数为67分,总体上处于相对焦虑状态。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在这四个维度中,由社会环境因素引起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最高,其次是学业成绩、校园安全、手机成瘾、学区住房等问题。报告发现,超过一半的家长担心学区的影响。90后,父母开始为孩子的教育“提前计划”;代际教育焦虑突出,80后“二胎”焦虑处于较高水平;与此同时,75%的家长对自己的发展高度焦虑。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此外,报告还指出,近一半的家长可以接受的教育费用是家庭收入的40%。就性别比较而言,中国母亲在子女教育上投入的精力比父亲多,母亲更愿意为子女的教育支付更高的费用。;近70%的家长认可课外培训,45%的家长对“线上+线下”一体化教学模式持乐观态度;90%的家长认为软实力比分数更重要,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3-6岁被认为是最适合开始学习英语的年龄,而18-22岁是最支持出国的年龄。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在这个养育子女的时代,父母们确实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从不同维度展示中国父母的焦虑状况,引起全社会对这一问题的关注。更重要的是,有必要分析焦虑背后的原因,并探讨整个教育系统中不同教育科目改革和演变的趋势和具体解决办法。”高燕说。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教育专家和家长代表共同解读教育焦虑,让教育回归本质

在今年的家长会上,来自教育界的多位专家、学者和家长代表从他们的专业背景和生活经历出发,探讨了教育焦虑,并深入探讨了在这个焦虑的时代,家长应该如何给孩子最好的未来。

智科教育的合伙人、家长成长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员高燕正在解读这份报告

作为报告的发起者和解释者,高燕说:“解决家庭教育焦虑的核心是让孩子恢复独立的人格。因此,家长暂时把目光从孩子身上转移到自己身上,改变我们对孩子的看法和态度,继续从观念和能力上发展自己,以便更好地“言传身教”,积极影响孩子,这是非常重要的。高燕说:“面对孩子,父母需要了解他们的独特之处,接受他们的缺点,尊重他们独立的想法,支持他们的合理决定,欣赏他们努力的成果,并关心他们敏感的心。”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首届国际教育家长会议智力教育圆桌论坛嘉宾讨论

生完孩子后,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担心如何平衡孩子的教育和个人成长。对此,范海涛认为:“父母应该成为有学习和进取精神的父母,不断地自学,从而创造更好的生活。这种模式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好的一步。”雷蕾从媒体人的角度说,媒体应该起到赋权和过滤的作用,一是选择高质量的内容来赋权父母和孩子,二是避免过度传播焦虑。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智科教育联合创始人、uskid事业部总裁闫绍成分享了他的教育经历

“在儿童教育中,我非常注重互动性和趣味性。女儿小的时候,我锻炼了他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不断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她的思维和创造力。”在讨论“赢在起跑线上”的话题时,翟绍成以女儿为例进行了解释。另一方面,家长代表认为,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教育中学会放手。最重要的不是让他们的孩子成为成功人士,而是让他们的孩子身心得到发展,做他们最喜欢的事情。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朱,知识分子留学产品管理中心主任、高级留学专家

高级留学专家、智力课程留学产品中心主任朱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培养优秀留学生的策略。他认为优秀国际学生的培养包括三个部分:事先学习遵守合同,量化目标,逐步理解复杂的条件反应。同时,学生的精细化学习策略应该基于对学习内容的整体印象以及不同新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组织结构。鉴于家长对申请出国留学的关注,他赞同出国留学必须注重赋权和成长,并在申请过程中打造自己的软硬实力:“硬实力”赋予学生进入理想大学的“能力”,“软实力”赋予学生通过出国留学实现梦想的“能量”。“软硬兼施”创造更好的国际人才。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为家长情商教育“充电”,解决教育焦虑

随着新一代家长教育水平的提高,他们更加关注孩子的教育。随着一线和二线城市生活压力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感到焦虑,对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感到困惑,家长智育成长研究所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

家长智育成长研究所以“关注孩子,也关注你”为核心理念,在服务孩子教育的同时,关注家长的心理健康和能力发展,促进家庭教育的成功和家庭的和谐。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了解焦虑并保持成长,著名心理学家、情商教育专家、卡卡儿童情商力量的创始人张怡筠特地应邀亲临现场。他从情商教育入手,解释了为什么父母的焦虑会破坏孩子的成长水平,并给出了科学有效的缓解焦虑的方法。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著名心理学家、情绪智力教育专家、卡卡儿童情绪智力的创始人张怡筠分享了他的教育观点

“大多数父母焦虑的主要原因是他们的心不够坚强,他们在许多比较环境中失去了教育方向,从而失去了对情绪的控制,变得焦虑。焦虑的父母伴随着强烈的愿望去控制、安排和控制他们孩子的一切。孩子们不能自己探索和学习新技能,也不能自己做出选择,所以他们很容易成为生活中的低能儿。此外,焦虑使父母很少鼓励孩子,孩子很容易陷入自卑,很难融入集体。”张怡筠说。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在这样一个焦虑的时代,如何做一个没有焦虑的父母?张怡筠认为,成功的父母应该在情商教育中扮演“牧羊犬”的角色,接受孩子的不良情绪,制定规则,教会孩子寻找情感的解决办法,从而把孩子培养成独立快乐的情商大师。她认为,父母需要成为他们的情商教练,并给父母三种方法来抵制焦虑:第一,父母应该给他们的情商充电,控制他们的育儿压力;第二,提升目标,培养未来的孩子;第三,赋予孩子未来的能力。同时,她建议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热爱学习,面对学习上的挫折,做出积极的解释和回应。最后,让你的心充满,真正接受和欣赏与你和他人不同的孩子,从而影响孩子,培养他们面对未来世界的能力。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张怡筠对智育发起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给予了高度评价。她认为,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中国父母正陷入集体教育焦虑。尽管“焦虑降温”的呼声不断,但很少有人真正关注父母。从家长的角度来看,这种智育致力于构建一个家庭、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共同体,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家长的成长,促进教育产业的演进。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教育是一个缓慢的工程,也需要很长的路去打破教育焦虑。智科教育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魏表示:“智科教育将始终用理性的科学和感性的良知进行教育,不仅注重培养孩子的软硬实力,而且时刻赋予焦虑的家长以力量。”据悉,今后,智育将每年定期举办国际教育家长交流会,并密切关注家长教育的相关问题。家长成长研究所今后还将深入思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帮助家长缓解教育焦虑,促进自身成长。

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关注“智力类”的公开号,回复关键词“报告”,下载完整的《中国家长教育焦虑指数调查报告》。

来源:央视线

标题:智课教育首届国际教育家长汇在京召开,呼吁关注家长教育焦虑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3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