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125字,读完约13分钟

摘要: 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转型困难的背景下,要取得这样的增长成就并不容易。

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6.9%,比2014年低0.4个百分点。然而,经济运行总体稳定,就业、居民收入和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国内经济转型困难的背景下,要取得这样的增长成就并不容易。这一轮经济增长已经持续了五年。与以往由周期性因素主导的经济波动不同,本轮经济低迷是结构性因素的结果,这也标志着增长阶段从高速向中高速的转变。随着高速增长阶段主要变量之间均衡关系的打破,经济运行的不协调、不均衡和不可持续特征凸显出来。但是,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积极变化,发展动力转变加快,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迈进的有利条件很多。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前景过于悲观或者唱反调是站不住脚的。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首先,经济增长的下降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

过去五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化与日本和韩国等东亚经济体的表现一致,这些经济体已经完成了阶段性转型。2015年,按当前价格计算,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略高于7900美元,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相当于11000美元,大致相当于快速增长阶段结束时日本和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回顾整个“十二五”时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长7.8%,大致相当于高速增长阶段结束前五年日本和韩国的增长率。日本经济的快速增长在1974年结束。从1969年到1973年的前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6.5%。韩国的快速经济增长在1998年基本结束。从1993年到1997年,其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7.4%。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增长放缓是一个相对温和的过程,没有明显的停滞。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虽然增长率有所下降,但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一系列重大的积极变化。目前,中国经济更加依赖国内需求、服务和消费。2015年,消费增速自1999年以来首次超过投资增速,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60%左右。城市化率和服务业比重均超过50%,未来将进一步上升,这对改善就业和收入分配将产生积极影响;中国还建立了大规模、高水平和系统化的基础设施。例如,高速铁路的运营里程接近2万公里,相当于世界运营里程的60%。与2000年相比,城乡居民人均居住建筑面积增加了10多平方米,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具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产业支撑能力,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高端消费品和投资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在出口产品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国际市场份额保持稳定增长;从区域来看,在31个省中,10个省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这些省的常住人口总数超过5亿。上述变化表明,中国在转型增长阶段并没有放慢经济转型升级的步伐,而是正在向更高的水平迈进。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有人担心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将超过7%,这可能会加剧经济下滑的预期,甚至停滞不前。事实上,7%不是中国经济的分水岭,更高或更低的增长率不是主要问题,但关键取决于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2015年,城镇新增就业1312万人,失业率稳定在5%左右,居民收入实际增长7.4%,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0.5个百分点,物价水平基本稳定,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应该注意的是,中国正处于增长的过渡期,目前的增长率并没有明显偏离大多数机构对中国经济潜在增长水平的计算。此外,随着经济总量的增加,各百分点对应的增量明显高于以前。2015年1个百分点的增幅相当于5年前的1.5个百分点和10年前的2.6个百分点。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第二,要评估中国经济,我们必须看到已经发生的重大结构性变化

在增长阶段的过渡时期,经济结构变化和动态调整的速度相对较快,打破了过去高速增长时期各种变量之间的稳定关系,削弱了一些经常用来判断和跟踪经济增长率的指标和方法的有效性。仅根据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货物运输量、工业产品产量或一些基于实物量编制的综合指数来推断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可能会忽略已经发生的重大结构变化和新兴部门快速增长的积极影响,从而得出中国经济增长率偏高的结论。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过去,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与工业密切相关,工业增加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相关性相对较高。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可以很好地用工业产值或重要工业产品的实物量来衡量。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在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明显下降,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加。特别是,随着钢铁、水泥和发电等重要工业产品多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总能耗与国内生产总值变化之间的关系不再稳定。例如,在发达国家的历史上,有一个倒U型的能源消耗规律。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将明显增加,然后下降。在倒U型曲线的左侧用能源消耗来检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更有效,但在倒U型曲线的顶部或右侧用过去的历史关系来检验则无效。因此,根据工业增长率或能源消耗变化简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方法需要随着增长阶段的变化而调整。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与此同时,服务业内部增长也经历了明显的分化。一些与大宗商品运输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增长缓慢,如铁路货运,但客运,尤其是航空客运保持快速增长,2015年旅客周转量增长近15%。信息服务、金融、商业咨询、健康和娱乐等现代或新兴服务业也在快速增长,这些行业对固定资产、能源和原材料投入的要求较低,属于轻资产行业。如果我们简单地应用分析工业生产的方法,并根据实际数量来估计附加值,我们无疑会低估服务业增长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目前,一些研究质疑中国的数据,忽略了中国经济发生的巨大结构变化。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第三,中国仍然是全球经济增长和稳定的动力源

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6.9%,仍处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前列。此外,由于其庞大的规模基础,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仍居首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按可比价格计算,2015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9.8%。在过去的五年里,它一直保持在20%到30%之间,这是全球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世界上有些人指出,中国经济放缓拖累了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事实上,2015年中国原油进口增加2712万吨,粮食进口增加1319万吨,大豆进口增加1034万吨。2015年前11个月,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共进口了9.15万亿美元的商品,中国的进口占近17%,与前五年基本持平。中国进口在全球进口贸易中的比重没有下降,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显然使其他经济体受益。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与世界经济联系的加深,中国国内的结构改革和政策调整客观上产生了一定的溢出效应。如上所述,在实体经济层面,增长和贸易总体上对其他经济体都有积极影响。在金融层面,由于中国的经常性资本账户不够开放,与广泛的贸易联系相比,中国与世界的金融联系并不那么紧密。许多国际金融机构认为,外资金融机构持有国内人民币资产的规模有限,中国金融市场波动的直接影响较小。在更大程度上,全球资本市场对中国调整的反应是通过预期渠道实现的,在全球经济低迷的背景下,不可避免地表现出过度的悲观情绪。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第四,中国经济转型的痛苦是增长的烦恼

经济转型不可避免地会经历阵痛,成功的转型不会自动发生,过程也不会一帆风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目前正处于新旧增长驱动力不断转换的关键时期。房地产、钢铁、水泥等关键产品需求出现历史性转折后,高速增长阶段供需总体平衡的局面被打破,供方没有做出足够及时的应对和调整,适合新增长阶段的供需平衡尚未建立。一些地区,特别是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短期内难以退出,难以将大量约束性或低效利用的要素资源转移到效率较高的地区;新兴行业正在蓬勃发展,但其规模不足以对冲传统行业的萎缩,经济增长率尚未稳定。如果反映各种要素真实价值的价格信号长期被扭曲,要素的市场配置功能得不到有效发挥,经济供求结构就难以在更高水平上实现新的平衡。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从经历了增长阶段过渡期的经济体的情况来看,中国并不是唯一面临上述挑战的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日本还面临着基本满足传统需求、产能过剩现象逐渐凸显、产业政策有效性下降、经济增长动力减弱等挑战。到1973年,它还面临通货膨胀、日元升值和第一次石油危机的影响。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韩国还面临着企业债务高、贸易逆差大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明显放缓的挑战。事实上,在一个蓬勃发展的经济体中,结构失衡和不协调往往是常态。经济增长阶段的转变、宏观政策的变化、市场空的扩大、技术进步、制度变迁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现有经济结构的失衡。这种不平衡在经历了快速增长的东亚经济体中尤为明显。快速增长时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应该在几年内逐步解决。如果外部冲击叠加,它肯定会面临重大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从国际经验来看,我们越早认识到经济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越早采取强有力的结构性改革措施,就能更好地利用我们的比较优势和有利的外部环境,经济转型就越稳定。近年来,中国深化了对经济转型的认识,做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保持总需求适度增长的同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这是中国保持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推进结构调整和权力转换的重要前提。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5.中国有条件实现中高速增长

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经济体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1000国际美元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性将大大降低。即使增长放缓,基本上也是由于经济发展到更高阶段后的规律。2015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万美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它具有很强的经济弹性和很大的回旋余地,并有许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有利条件。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首先,当传统需求空时仍有潜力,新的需求不断出现。中国对民生、环保、水利、城市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传统需求仍然很大空,新的需求增长点正在加速。随着交通和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的不断完善,各种社会公共服务覆盖面的扩大将促进信息、人才、商品和资本的集聚和优化,不同地区之间的产业分工正在发生新一轮的深刻变化;消费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旅游、健康、养老、休闲、文化等新的消费热点不断涌现,传统消费呈现个性化、高端化和服务化的趋势。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第二,人力资本不断提高,中高级要素不断聚集。尽管劳动适龄人口数量开始下降,人口红利效应明显减弱,但中国人口素质继续提高,每年约有700万毕业生,25-34岁城市人口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为34%,接近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些高素质的人口将为创新动力注入新的活力,并为提高生产率提供新的支持。通过创新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以及改善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的要素配置,全要素生产率仍能保持稳定增长,并为有效资本积累打开a 空的范围。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第三,改革激发了创新热情,增强了市场经济活力。这一轮创新创业活动与互联网的结合更加紧密,需求导向、市场导向、公众参与和开放协作的特征更加突出。创新活动与互联网+战略的实施相结合,促进了技术、人才、资本等高层次生产要素的优化和聚集,催生了一大批优秀的互联网企业。在世界十大互联网公司中,中国企业拥有四个席位。传统企业接触网络,进一步深化了线上线下的融合。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传统模式不断被颠覆,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和共享经济等新模式或商业模式不断出现。降低创业成本,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创业和投资的热情。2015年,全国新增注册市场主体1479.8万个,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三产业新增注册市场主体增长约25%。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四是宏观管理框架完善,风险防范能力增强。中国逐步建立了以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为重点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了宏观金融审慎管理体系,提高了风险防范能力。首先,金融和国际收支状况良好,家庭资产负债表相对稳定,通货膨胀水平相对较低。第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灵活。2015年,中国实施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新报价机制,一度引发市场动荡,但汇率波动性的改善有助于隔离外部风险和冲击,增强货币政策自主性。第三,由于审慎监管,国内金融机构运行相对稳定,宏观层面不存在系统性失衡。截至2015年9月,中国全部外债规模接近1.53万亿美元,其中外币债务8042亿美元,不到外汇储备资产的25%;短期债务不到外汇储备资产的32%。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明显的货币和期限错配。第四,中国成功应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积累了管理跨境资本流动和其他货币汇率大幅波动的有益经验。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总之,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和近11万亿美元经济规模的经济体,中国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我们不仅要有效处理好转变增长阶段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还要抓住由此带来的结构调整和权力转换的机遇。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经济的调整和转型必然会与世界经济形成互动和关联效应。其他经济体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共同努力重塑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如何看待6.9%的经济增长率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95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