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7字,读完约4分钟

摘要: 目前,毫无疑问,涉案的警察都有过错。公众舆论自然同情弱势群体。当警察在执法中受伤时,他们同情警察并呼吁采取果断的执法措施。当他们看到执法目标在警察的强制力面前束手无策时,他们会怀疑执法过度。

细化公安执法言行,避免“购物和被调查”

法律网特约评论员石

近日,深圳宝安公安局警察陈某拍摄的两名女子涉嫌非法检查身份证并将其带往派出所的视频广为流传,警察的粗鲁言论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目前,毫无疑问,涉案的警察都有过错。

细化公安执法言行,避免“购物和被调查”

前不久,5月20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4次会议审议了《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公安部还审议通过了《公安机关执法规则》(第三版)等有关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完善执法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文件。在这种背景下,深圳个别警察的粗鲁言行越来越严厉,这也凸显了尽快全面规范公安执法行为的重要性。

细化公安执法言行,避免“购物和被调查”

缺乏规范和标准很容易导致越权,从而侵犯公共权利。在没有具体行动标准的情况下,也不排除个别警察在具体执法过程中为所欲为,滥用权力或强制手段,利用自身利益对不合作的执法目标进行报复。在深圳的这起事件中,涉案警察出言不逊,威胁两名女孩,她们没有带身份证,却要求警察出示证件,这显然不符合执法规范的要求,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执法不规范或违法的原因是执法标准不明确。

细化公安执法言行,避免“购物和被调查”

缺乏执法规范的另一个不好的结果是警察自身的权利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在缺乏可操作性标准的情况下,执法是否错误往往与执法结果相反,导致社会影响或执法对象的到访,很容易判断出警察是错的,这就使得警察很难把握在执法中应该采用何种强制措施。公众舆论自然同情弱势群体。当警察在执法中受伤时,他们同情警察并呼吁采取果断的执法措施。当他们看到执法目标在警察的强制力面前束手无策时,他们会怀疑执法过度。结果,面对复杂的情况,警察不知道该怎么办,甚至出现了警察为了避免审问而跪在执法对象身上的荒谬场景。

细化公安执法言行,避免“购物和被调查”

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矛盾不断汇聚和积累。人们权利意识的觉醒及其对公平和正义的渴望日益转化为对执法机构的高度期望。然而,警察执法无疑需要各方的高度合作,这是提高执法效率的必然要求。令人遗憾的是,近年来,警察在执法中遇到阻碍和抵制的情况并不少见。尽管背后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但塔西佗的陷阱是不可忽视的。用门外汉的话来说,塔西佗陷阱是指当一个政府部门失去公信力时,不管它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做的是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视为说假话做坏事,执法对象和公众就会对警察执法产生一定的抵触甚至排斥。

细化公安执法言行,避免“购物和被调查”

因此,应尽快颁布实施《公安机关执法规则》(第三版),使执法人员和公众有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标准。作者希望执法的细则将尽可能详细,并且操作性越强越好。例如,要求一般执法行动应主动制作文件并携带执法记录仪的音频和视频记录。否则,将认定其执法不规范,出现纠纷时,将做出不利于执法人员的判决;同时,它明确列出了不适合出示证件和携带执法记录的情况。换句话说,执法过程中的一言一行都要精炼,至少要禁止使用语言或行为,以避免执法过程中随意的言语和失范行为的冲突。在更深层次上,应该有问责标准来界定非正常执法、粗暴执法和非法执法。

细化公安执法言行,避免“购物和被调查”

法律的权威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最终体现在每一个执法过程中,公众获得法治的意识也体现在对执法程序的认识上。严格规范执法基础、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能让人们在每次执法活动和办案中感受到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建设一支符合现代法治社会要求的高水平、高素质的警察队伍,促进警民双赢关系的形成。

细化公安执法言行,避免“购物和被调查”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细化公安执法言行,避免“购物和被调查”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93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