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94字,读完约9分钟
戴经常说:我们不能在工作中游手好闲,既然我们做了,就应该做好。我认为我很幸运,我的爱好也是我的工作。数控加工技术日新月异。只有掌握最新的技术并合理地运用它,我们才能不被时代淘汰。戴师傅喜欢数控,工作是他的兴趣,不是他的负担。这是戴身边的同事对工作态度的普遍评价。戴说他从小就喜欢机械制造。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玩具没有坏,但都坏了。这是一种运气,他可以把他的爱好变成职业。同样的工具总会给手工艺人戴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去年,一个项目的产品需要在金属块上打出一个直径与深度比为1: 40的深孔。这需要专业的钻孔机来操作。戴用普通麻花钻配合钻枪,及时缓慢冷却,达到几十万台设备的效果。冯小东的伟大乡村工匠照片
国家劳动模范戴,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三研究院239厂)首席技师,机加工车间工人。在以往的阅兵中,武器装备的出现引起了外界的极大关注,但大家对阅兵装备背后的工程师却知之甚少,戴、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忙碌起来。在数控设备操作平台上,他中等身材,剃着光头,戴着黑框眼镜。在他面前,他谦虚地微笑着,表现出斯文中的顽皮,平淡中的自信,以及超越名利的冷静和沉着。在他面前,由数字、字符和符号组成的指令在显示屏上跳动。在他身后,车床设备正在执行切削指令,乳白色的切削液在飞溅和流动,无数航空航天产品的精密工件都是在这里生产的。
1989年,19岁的戴技工学校毕业后成为239厂的一名普通工人,成为少数几个第一次接触数控机床的人之一。在短短的四年时间里,他自学了加工异形薄壁和非圆截面船舱的独特技能,被同事们称为“戴一刀”。
今年是戴经营机床的第26年。他处理过1万多件金属件,近年来经历了我国武器装备的研制、定型和批量生产周期。在阅兵式上,当我看到我的作品经过天安门广场时,我觉得这是值得的!戴对说:
从普通工人到首席研究员的道路
我喜欢思考,我喜欢敲打,我的手特别灵巧。认识戴的人都这么说他。在工作中,我喜欢思考我做什么,挑战什么是困难的。他总是去废料堆或工具仓库,试图利用现有的生产资源,并把废弃的工具转化为使用。一个带有弯曲翼真空吸附夹具、超大直径镗刀头、万向节千分表架和五轴铣头拆卸工具的产品都是他的杰作,仅这一项就为工厂节省了数万元的成本。
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某类产品的某个部分的加工干扰和精度控制。通过今天的讨论,针对某个零件加工时间长、效率低、易变形的问题,我们将提出一个工艺优化方案,这也是戴团队技术质量交流会上经常出现的内容。戴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中,感受到了技术的力量,这反过来又鼓励他继续学习,追求更高的更新。正是这种对打鼓和学习的热爱培养了他高超的专业技能,丰富了他的知识储备。从相对简单的三轴联动和四轴联动到目前能够加工复杂曲面的五轴联动龙门加工中心,设备方便,技术完善,产品精彩。
一般来说,开发样品比大规模生产要复杂得多,大规模生产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戴总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在航天产品尾舱加工过程中,戴克服了加工余量大、形状复杂、尺寸精度高、加工时间长的困难,多次调整切削数据,采用多级、小切削深度、快速进给、轴向旋转技术,克服了舱体本身刚性差、切削易变形的问题,提高了加工精度,加工时间从30小时缩短到10小时。
戴在加工新开发的关键产品油箱铸造模具时,采用五坐标铣头铣削不确定角曲面形状,以减少装夹次数,并设计了一种新型工装,通过两侧装夹保证左右芯盒的一致性。11个月的工作量在10天内完成,油罐整体合格率由16%提高到86%,为单位创造了1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突破技术难题,突破创新瓶颈,戴解决难题的类似例子数不胜数。
从手工操作到全自动化生产,从简单的三轴联动和四轴联动到目前可以加工复杂曲面的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时间对个人和时间都有着同样的意义。26年来,戴见证了中国航天数控设备的升级换代,同时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和转型。技术是经验的叠加和时间的磨练。他是这样总结的。
把困难的事情做好,使产品成为手工艺品
我认为我很幸运,我的爱好已经变成了一份工作。戴经常说他喜欢这个行业,甚至把作坊当成自己的家,把产品当成自己的孩子。
随着航天产品的升级、改造和升级,工厂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产品数量日益增多。开发出来的产品很难加工,参考和查询的资料也很少,所以比批量生产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每当相关的、精细的和重的产品零件被转移到加工工序时,他总是自告奋勇,敢于承担责任。
我承担了更多的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随后的处理会容易得多。戴总是这么说。在他的《加工随笔》中,他记录了改进数控工具、保证精度和减少误差的经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工随笔”从定量沉积转变为质的飞跃。
这个工作交给戴师傅,我们晚上睡得很香,就像某个模特的总设计师曾经说过的。那是研究所关键油罐的试生产阶段。工件结构复杂,容易变形,制造成本高。面对第一个产品生产,其他人都摇摇头,不敢动手,责任就落在戴身上。他不慌不忙,系统分析几何参数,修改优化工艺方案,一次试制成功第一个产品。该厂副总工程师的一篇文章《他为什么先加工一个30孔》,从工艺原理的细节上揭示了戴精湛工艺的强迫症。
在加工一个新开发的油箱铸造模具时,传统的加工方法需要多次装夹,那么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呢?一想到人力和物力的成本,他就不能再坐以待毙,而要充分利用设备的加工能力来设计和制造新的模具。这项创新仅用了10天就完成了将近三个月的工作量,每个人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
多年来,由于生产任务紧张,队长戴几乎每天都提前到达,最后离开岗位,80%的周末都是在机床上度过的。每次他谈到这些,他都表现出对他所爱的人的愧疚。天气变得又冷又热。这位前年轻人已经步入中年,并长时间全力以赴地工作。他患有高血压和颈椎病,膝关节又痛又肿。他睡觉时也戴护膝。许多同志也劝他不要打得太狠。他总是说:我不能无所事事。通过他自己的言行,他对什么是奉献给出了最好的解释,并为航天精神代代相传树立了文化标杆。
让一个变成n
工匠的生活就是学习、积累和再传授。戴说,传承和帮助乐队是工匠们的最后一步。
戴总是记得自己和师父之间发生的一件小事,这也成为他践行传帮带机制的重要动力。那时,他刚进工厂当学徒,年轻而有活力。他觉得手术已经很顺利了,他有点得意忘形。结果,他错误地错过了产品的加工。当时他很害怕,因为产品很贵,但是师傅说,不要紧张,我要给你签名。现在不是害怕的时候,而是吸取教训的时候。想起师父,戴的眼睛里充满了情感。戴告诉记者,这位大师并没有责怪他,但在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后,他在质量问题处理单上签了名,并自己承担了责任。不久前,当弟子小刘在操作上犯了一个错误时,戴作出了与他自己的师父相同的选择。
生产任务是最好的老师,人才是在实战中培养出来的。只有当主人有责任时,学徒才有信心。这是戴团队人才培养的重要思路和特色。戴自2004年担任组长以来,一直把教书育人和培养年轻技术人员作为自己的一项重要使命。
戴大师总是毫无保留地把他的经验传授给他的弟子,就像我们的哥哥一样。戴的队员宋告诉记者。2008年12月,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以戴的名义命名为239厂加工部数控三组。在过去的几年里,这支队伍已经走出了五个队长,几个高级技师,以及近10名在市级以上数控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队员。2014年,以戴团队为核心组建的戴技能大师工作室被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批准为北京市首席技师工作室。在戴的带领下,经过一年多的运作,戴大师工作室已经完成了87个工艺优化项目,实现了108.7%的年度规划目标,更多的技术工人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这个团队的帮助下快速成长。
技能的传承需要学习、积累和再传授的过程。戴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第一个五年,也就是给予期,即企业培养技术工人,技术人员不断充电和学习。这时,输入和输出可能不成比例;第二阶段为5~20年,是机械技能的稳定出口期,技能可以转化为高质量的产品;第三阶段是20多年。这时,技能的输出将会改变。虽然身体机能会衰退,但经验和知识的积累会达到最佳状态。戴说,技术人员的培训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才能取得突破。今年是戴队第八年入选。回顾过去八年,团队的人才建设之路有起有落,也有成就,但不变的是团队对人才的关注和渴求。聚拢是一把火,漫天散落,而戴团队的人才培养和创新之路永远不会停止。
善待自己的心灵,保持自己的美丽,找到别人在专注的普通道路上难以发现的美丽和幸福。在戴的眼里,数控机床和设备都不是冷机。它们在精确和有序中蕴含力量和乐趣,以及技师的工匠之心。二十六年过去了。戴热爱航天事业,对工作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机械加工行业有浓厚的兴趣,在平凡的岗位上写下了非凡的人生经历。今天,他继续坚定不移地坚守军工制造业的脊梁。(照片/冯小冬文/工厂轩)
来源:央视线
标题:伟大的乡村工匠:阅兵装备背后的工程师戴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9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