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50字,读完约10分钟
全面深化改革将为人民带来更多的利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全面深化改革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了改革方向、改革目标、改革主体、改革动力、改革路径和改革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为谁、如何改革等重大问题,使改革方向更加明确,动力更加充分,路径更加清晰,方法更加科学。深刻理解和贯彻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立场,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成果和崭新局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取得决定性胜利奠定更加坚实的制度基础。
为什么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措施
习近平同志指出,没有改革开放,当代中国就没有发展和进步。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举措,也是实现百年奋斗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两大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经过近4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强国。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仍面临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仍有许多困难和风险;我国人民的生活有了显著改善,他们对更美好生活的渴望更加强烈,这需要多样化、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努力。只有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使制度的各个方面更加成熟和定型,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好地造福人民。
习近平同志指出,从形成比较成熟的定型体系的角度来看,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部分已经过去了,前半部分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现在这个基础已经很好了。下半年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安康、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一套更加完整、稳定和有效的制度体系。这个项目雄心勃勃,所以不能零敲碎打地调整,也不能修补。这必须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改革和完善。走一百英里的人是九十的一半。古今中外的历史表明,改革不容易,做好事更难。多少改革在开始时是积极的,但结果却适得其反。当前,要想顺利渡过深水区和改革的关键时期,就必须牢牢把握改革的方向和位置,科学确定改革的总体目标,在改革总体目标的指导下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它关系到当代中国的未来和命运,关系到中国人民能否世世代代幸福健康。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创造性地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吹响了改革开放的新号角。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的总体目标,深刻表明了我们的改革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即无论改革如何,都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坚持和改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果我们偏离了这些,改革就会偏离人民的根本利益,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不能抓住人民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不能得到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在改革发展的新阶段,推动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中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国人民世世代代的幸福奠定坚实的制度基础。全面深化改革总体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要里程碑。
为谁改变和坚持以人为本的政治立场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习近平同志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可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以人为本政治立场的充分体现。正因为我们始终坚持这一政治立场,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虽然改革和发展的成果越来越惠及全体人民,但仍然存在许多违背公平正义的现象。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最终取决于发展,但也离不开制度创新。我们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镜子,审视各种制度机制和政策法规,使制度安排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原则,更有利于实现、维护和发展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的利益意识不断增强。全面深化改革从群众最期待的领域开始,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开始。各领域“四梁八柱”改革主体框架基本确立,不仅有效地将改革措施转化为发展动力,也将改革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利益意识。在经济领域,我们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改革举措,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改革迈出重要步伐,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进一步发挥,改革促进发展的动力日益增强。经济发展促进了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2016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比2010年增长62.6%,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得到进一步满足。在民主和法制领域,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更广泛、更充分、更健全的人民民主。在司法领域,全面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优化司法权配置等改革措施顺利启动。国家监督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司法公正在支持法治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努力让人民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公正。在文化领域,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改革,不断释放文化创新发展的强大潜力,进一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在社会领域,围绕民生热点和难点问题,着力推出一批重点改革措施,完成一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要加强党的建设,从严治党,全面推进组织体制、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人才发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使党内制度更加完善,党群关系更加密切。各领域改革协调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全面现代化,人民利益意识全方位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进一步证明。
如何改变和依靠人民来推动改革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学习和掌握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群众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就要坚持从人民利益出发规划改革思路,坚持抓住人民关心的、人民期待的、人民希望推进的,让人民有所要求,改革有所回应,努力使改革顺应民意,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
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处于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根本保证,是中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根本所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38次会议,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2014年和2016年,全面深化改革中央领导小组确定的278项重点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中央有关部门完成455项改革任务,共下达各方面改革计划1204项。改革涉及面很广,提出了许多计划,触动了深层利益,推动了前所未有的努力。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设计、整体协调、整体推进和监督实施中充分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我们党统筹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这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总体部署标准的根本保证。
充分调动改革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改革开放之所以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是改革开放的事业深入人心。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只要有人民的支持和参与,就没有不可克服的困难和障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改革,聚集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力量,谱写了改革的新篇章。要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还需要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及时总结群众创造的新鲜经验,为职工、企业家、创新人才和各方面领导干部发挥作用提供舞台和环境,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中来,与人民一起推进改革。扩大改革效益,扎实做好重点民生工作,更好造福人民。各级领导干部是治国的中坚力量。要调动改革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要进一步盘活领导干部的精神,鼓励他们更好地带领群众创业,确保全面深化改革措施的有效性。
弘扬打钉精神落实改革部署。制定一份好的文件只是长征的第一步,关键在于执行。党中央制定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规划是一个很好的蓝图。我们应该继续发扬打钉的精神,沿着这个好的蓝图走到底。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讲得最多的一个内容就是执行和监督。他反复强调,在实施中,要防止“等着看”和“变富变快”。要在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改革,就要以钉钉子的精神关注改革的实施,密切关注,反复关注,直到取得成效,让人民更加满意。
(边肖,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全面深化改革给人民带来更多的利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7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