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80字,读完约9分钟
笔走龙蛇 翰墨丹青
中国当代书法家——张林文
张林文,字岩鹰,号润泽、西凉游子、西凉人、西凉狂人等,1955年生,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儒文化产业联盟终身主席、中外书画名家交流中心付主席、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理事会付主席、瀚苑文化艺术研究会终身顾问、中国翰墨艺术网艺委会理事、中华文化研究院付院长、四川国防书画院付院长。
张林文自幼酷爱书法,参军时什么都不让带,砚台也不让带,他的军用书包里偷偷裹着几只毛笔和一个镇尺,新兵训练时没地方写字,就找来一根竹子削成毛笔的样子,在地上画。
他参军前的书法老师都是识文断字的乡下土豪劣绅,参军后拜了周昭怡(已故)、方振、何应辉为师,继续苦研书艺,楷、行、隶、草皆宜,偏心钻研行书,书风古朴自然、洒脱天趣,形式多样、风格独特,作品曾多次参加全国、全军及四川省的大型展览。
1988年获全军书法大赛一等奖,原成都军区为此给张林文荣立二等功。当过兵的人都知道,能立二等功大部分都是拿命换的,张林文凭着一支毛笔就立了大功。从部队转业后,还是手上这支毛笔,养家置业,把日子过得滋滋润润不说,还声名在外!
书法是有渊源的,一个人是不是书法家,要看他学书法、练书法的经历,甚至还要看他的师承。你说你的书法是自己琢磨出来的,对不起,你顶多叫会用毛笔写字;在书法这个行当里,照着王羲之、赵孟頫等等法帖练出来的,叫“私承”,就是自己私下里拜他们为师,算是自学成才,但真正成才的甚少。
张林文走过了所有传统书法家走过的道路。1980年,张林文在长沙工程兵学院干部队学习时,拜湖南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周昭怡为师,从柳公权楷书入手,两年后改临颜真卿楷书,一临就10年,早晨5点半起床,从未间断。1982年拜著名书法家何应辉为师,广临汉、魏碑,至少临过上百种。尤其对《石门颂》《石门铭》《西狭颂》《广武建军碑》《好大王碑》《龙门二十品》用功极深。后又拜著名书画家方振为师,广临简书。所以,张林文的书法根在汉碑和简书。
但凡称其为“家”,包括作家、画家、书法家,都有一个自己的艺术风格问题,练了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不就是追求自己想要的艺术风格吗?这就是“要到哪里去”。你写了十几年几十年还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顶多是照猫画虎,只能是个匠人或手艺人,替人写字,也是一个不错的饭碗。
看看张林文的艺术风格吧,看一次他的作品,能记住他一辈子!
一个人有自己的艺术道路,有自己的艺术风格,现在的职业就是吃艺术这碗饭的,一般来说就可以称为什么家了。艺术家无大小,主要是看他们的艺术影响力,而不是到处吹嘘,更不是看他们在民间团体里的职位。四川是中国书法大省,长辈林立,高手如云,张林文的社会职务可以说是不值得一提,再往后看看吧,哈哈。
张林文是一位凭书法吃饭的人,他有自己的工作室,学生一代接一代还挺多,一天到晚忙得四脚朝天。自己吃上了书法饭,不少弟子也都吃上书法饭了。
张林文最擅长的是行草和草书,怎样评价一幅草书作品?
看一幅草书首先要看作品的来路气韵,其次要看作品的气势和气象,第三,要观其笔墨,第四,要看其线条(细节),最后是整幅作品的章法。
草书不同于潦草,更不同于“鬼画符”,潦里潦草的书法作品,基本上都是没有草书基础的人写的,只是书写较快而已;至于那些一看就是信手涂鸦的所谓草书,多看一眼都伤眼。
草书是有一定之规的,行家搭眼一看,就知道是从哪里来的。学习草书要从经典入手,东晋是今草的定型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就是王羲之和他的儿子王献之,学习今草就要从他们的书法入手,然后学孙过庭的《书谱》,然后学张旭、学怀素、学晋唐。宋代书法大家米芾说,草书不学晋人的风韵,都算不上上品之作。
张林文的行草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一幅草书作品的气势和气象是掩盖不住的。草书的要义,是抒发情怀,特别能体现书法者本人的气质、情感和精神风貌。
一幅草书作品,以高情逸韵者为上乘,以粗俗潦草者为粗制滥造。草书是典型的线条艺术,不论是中锋、侧锋、方笔、圆笔,都要内含情致、外具形质,墨法要浓淡润枯、五色焕发,具见神采。
一幅草书的线条与楷书相比,最大的特色就是动态之美,按照唐朝孙过庭的说法,草书以点画为情性,以使转为形质。草书的回转之笔特别多,其线条的质感比之楷书更加讲究,评论家用“铁画银钩”形容,说的就是草书线条的质感。
您看张林文草书的气势、气象和线条,其质感一下子就能铭刻在您的脑海里。
一幅好的草书,要观其笔墨。草书的墨法,比楷书更为丰富,您能感觉到书法家的毛笔在纸面上时而快、时而慢,时而逆、时而顺,时而摁下,时而扬起,像舞蹈一样踩着音乐的旋律行走自如,婉转炫动,书评家历来形容草书佳作都不会放过一句成语“笔走龙蛇”。
笔走龙蛇,就是笔在宣纸上飞腾。您看张林文的草书,龙蛇飞动,苍莽萧淡,又不乏天真活泼;再看其墨色,变化丰富多彩,浓时涨墨连连,枯时如沙漠一样连绵千里,字头大小悬殊,时隐时现,有苍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我试着用张林文的笔法写了一幅草书,怎么都找不出他的墨路,当然也写不出他留着宣纸上的冲动与兴奋感觉。
“笔走龙蛇”,我们见过蛇,却没有见过龙,龙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人文动物,传说生活于海中的神异生物,为鳞虫之长,万兽之王,司掌行云布雨,是风和雨的主宰,常用来象征祥瑞。传说龙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能在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与凤、龟、麟一起并称"四灵",能为大众祛邪、避灾、祈福。集中了各种动物的特点,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龙是能上天入地的神奇的人文动物。
在美术上,草书的曲线称为蛇形线,蛇形线有什么样的艺术魅力呢?
英国有一位画家叫荷加斯,通过各种各样的类型作美学研究,他认为,蛇形线赋予了线条最大的魅力,它是弯曲的,能向不同的方向指引,它有多样的不可知的变化,能满足眼睛无限的想象力,能吸引眼睛去追逐、去欣赏,并通过这样的线条引发无限的联想,使得想象得以自由的发挥,使得眼睛能感受心旷神怡的快感。一句话,蛇形线是动人心弦的线条,草书的曲线美,就是这样的各种各样的蛇形线组成的。
一幅草书线条的曲线美,就是草书的细节。曲线美表现在线条充满生机,无论是一个点还是一画,无论出现了几个曲线,都像春天一样生气勃勃;古人评价没有生机的草书线条像干枯的蚯蚓,像挂着的、直来直去的死蛇。表现在草书的气势和气韵都有贯通的笔意,草书并不总是勾连不断,书者用笔乍起乍落、或藏或露,但一定是笔断而意不断。草书的线条要有不断翻新的变化,如蛟龙飞舞,千姿万态,不可捉摸,丰富多彩,出人意外,能够表达极为抒情的境界。
此外,草书线条的回旋美和疏密轻重的对比和谐,充分展示了草书笔法、技法和意象之美。
看看张林文的书法吧,从气势、气象、墨法、线条、笔法、技法和意象看,驾轻就熟,游刃有余啊!
观赏张林文的行草,笔画遒媚,转折圆劲,神采飞动,气势豪迈,常常有出奇意外的笔法,点画奇绝,纵情突兀,浑然一体,结构随心所欲,经常有意外的表达,有时候看上去很怪诞,他用出奇制胜的笔法来显示书法风格的苍劲和婉转,他的整个章法,时刻充满着扑朔迷离的气氛,你不知道他的这个字出自什么地方,下一个字又会从什么地方喷薄而出,字的跳跃浩荡和纵横捭阖的感觉铺面而来。
张林文的行草,给人的感觉是他用游刃有余的笔不断地展示自己胸中的鬼斧神差和鬼斧神工,同时也宣泄着自己心里的喜怒哀乐和愤愤不平!
众所周知,汉字自身就具备了艺术的素质,它有字的尊荣之美,还有字音和字义之美,这是其他文字所没有的,中国书法使汉字更上一层楼!
汉字里包含着的中国文化的智慧,自古以来,国人就把书法比拟成自然万物,如行云,如流水,如峰回路转,如风驰电掣。还把书法比喻成天上的群星、地上的森木、盛开的花朵、水中的游鱼,表现了对大自然细致的观察和对大自然的深刻解读。
真正的书法家都是有自己风格的,所以,书法的个人风格被比喻成龙跃天门、虎卧凤阙,或插花舞女、红莲映水。浩浩荡荡的中国书法史犹如一座有一座座高山峻峰,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威武壮美和山川锦绣,书法可以内涵春光的明媚、外露秋色厚重,书法飞动的线条,亦如风云变幻;委婉的气韵,还如纤纤弯月,秀色可餐,一种文字的艺术能与河汉列阵、魏巍顶天,与大自然一样巧夺天工、出神入化,与大自然一样争奇斗艳、不负造化,显示人的刚健、气质、充实和精神,还有文字能比乎?
书法还可以表现观念、蕴含哲思,体现《周易》之辩证、道家之自由、佛家之空灵、儒家之中和,毫无顾忌地体现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和谐之美。一支毛笔能书写虚空、展示千变万化、表现出万象之美,唯我汉字书法独尊也!
张林文是书法体现了中国书法的所有意象之美!
张林文老师作品赏析:
来源:央视线
标题:笔走龙蛇 翰墨丹 青中国当代书法家——张林文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64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