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52字,读完约10分钟
中医药包含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与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当下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医药依然占领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医药的生命是疗效,发展也是疗效,而疗效来自中药,中药的疗效来自质量,质量的疗效来自成分,成分的疗效来自地道。中药想采用以前地道种植的方法解决地道问题,已经很困难了,且操作性,可行性都难具足。因为使用中药的人数远超十四亿了,因为土地,空气,生态,市场,商业运营模式等各种因素,使中药还原不到以前的生态条件和供应链条件,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中药植物提取成为推进中药现代化和中药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是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我国植物提取专家陈冲老师,是中药植物提取行业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陈冲老师具备丰富的植物分类学、生态学、地理学、资源学知识及化工机械、化学工程、植物化学、有机实验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在医学、医药及企业策划等方面有较深造诣。从1978年开始,陈冲老师就对对陕西秦岭山脉的植被资源进行品种,生境,主要成分,药理药性的研究。陈冲老师以三颗针、毛青藤、刺五加、槐米、粗榧、贯叶连翘、青蒿及穿龙薯芋等植物提取物为基点,吹响了植提界第一声集结号。先后开发研究天然产物植物化工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新药源50多项。创建、设计植物化工厂20余座。多年来在《中草药》、《中国医药工业》、《精细化工》等杂志发表论文13篇,有专著《植物化工工艺学》。他的科研成果,已有100多项投入生产,其中有三项填补了国家空白。特别是研发的抗癌新药紫杉醇国内外供不应求。在他的推动下我国植提产业快速发展。在他的影响下,目前陕西的植物提取物企业已达800多家,近20000人从业,产品数目达1200多个,为全国之最。
一、如何解决中药药效问题
我国是中药大国,我国特殊的地理环境,跨越的纬度较大,每个不同地方都有每个地方的特有的自然环境,由于全国各地同一种中药,产地不同,生态环境不同,采收季节不同,加工方法不同,用于治病的有效成分含量也就不同。医生按患者的病情,对应中药的性味功能,配伍饮片组方,而患者买回去的饮片药物,由于来源不一致,所含成分与医生的其买意图相差甚远,医生不知情,患者不知情,药店也不知情,钱化了,药用了,病却没好。中药的这一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化学成分的不等值。要想成分等值,就必须成分重组,要想成分重组,就必须成分提取,要想正确提取,就必须先有正确的质量标准 。
陈冲老师经过几十年研究,编写出版的《中药提取物鉴别与质量标准参考》共收录了1600多个中药提取物,对每个提取物的基本信息、性状、鉴别、含量测定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书中所收录的每个中药提取物的信息及功能介绍,都是从他多年的研究和实验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很高的原创性。为从事中医、中药研究、新药开发及中药分析鉴定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很高的实用价值。
让不地道、不合格的中药原料进一次提取设备,人工控制开关、阀门,合理的把握温度、压力、时间、溶剂,定向地把治病的有效成分集中一下,浓缩一下,把不地道造成的含量不稳定消化到生产成本中去;这样就解决了中药的含量问题、地道问题、真假问题。即保护了中药又保护了中医。因为,有什么结构,就会有什么功能。结果跟着方法走,药理跟着成分走,药效是成分的函数,保证了成分,就保住了功效,保住了功效,就保护了中医药。
治病,以治疗为目的,对应疾病的成分要明确,含量要明确,含量的检测方法也要准确。精准对应,循症有据,高效低毒,方便快捷,权衡利弊。因为病好了,药就不吃了。以治病的成分为重,为主,为要。当前,全人类的健康主要受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癌症,四大杀手的威胁。而西医对此力显苍白,中医由于中药的拖腿而力不从心。重任就自然落到了中药提取物肩上,用中药提取物遏制四大杀手,用中药提取物拯救世界人民的健康。中药提取物组方就是用中药的精华组方,她将扮演当代人类健康的耶和华。
二、科研求真 为提取业探质量标准
中药成分的统一,要有一个标准,标准要在实践中建立、检验、完善;但它需要一个刍型,就像蜜蜂的蜂巢一样需要一个巢础。陈冲老师编写的这本书,就是一片质量标准的巢础,供给世人去修改,去完善,最后把它变成标准。《中药提取物鉴别与质量标准参考》为大家提供一块砖,希望引得一片玉。
陈冲老师认为:在同一个有效部位中各成分的药理方向总体是一致的,它们间的作用是协同的,因为它们是化学结构基本框架一致的一群同系化合物。所以采用了以有效部位为质量标准的基本单元。实验证明:当有效部位含量超过90%,向100%趋近的过程中,西药属性迅速增强,毒副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抑制消化腺体分泌,患者感觉口干。当有效部位含量低于50%,疗效的显著性表现不明显。所以本书选择了有效部位含量为80%在有效部位中,主要成分和随属成分的比例,以其对疗效的贡献分为8个等级级:8/0,7/1,6/2,5/3,4/4,3/5,2/6,1/780%之外的20%是本中药的其它成分,用以保持中药的天然属性。
《中药提取物鉴别与质量标准参考》功能篇,是参考当代药学科学家肖培根老师的专著《新编中药志》和黄泰康老师编著的《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用这本书中的方法去鉴别,就会把假的中药提取物挡在门外,就会把加工过多的次品筛查出来。用这本书中的《功能》去配伍、组方,就会比传统中药配伍组方,更保险,更安全,更有效,更快捷。
中药的单一化学成分不能代表中药,它没有中药的四气五味,所以不能多方向,多靶点,多路径治病。但是,中药的有效部位可以代替中药的局部性味功能,具有原中药的一个方面,一个方向的药理效能,把局部复配在一起就能替代原中药的性味功能,而且什么成分治什么病,什么含量,什么比例怎么检测都有理有据,可以重复。
三、中药提取复配 服务人类健康
通过植提,把中药的有效部位按药理方向组织在一起,就是中药提取物复配。
中药提取物要复配组方,对病,对症明确,不可以简单地寒对热温对凉,依传统经典药方为基础根据治疗方向,病理要求综合考虑选择提取物。比如,当归,要雌激素作用选择挥发油;要抗菌消炎作用,选择有机酸;要补血作用,选择多糖;要心脑血管方面作用,选择有机酸加挥发油;要提高免疫作用,选择有机酸加多糖;要用于处方中做佐药和使药,可以选择水提物。
用中药提取物复配组方,用有效部位组方,是一个柔性组合,需要什么功能就组合什么成分,需要什么结果就配置什么成分。这个人工组合的多元交并集合,既有西药的针对性强,速性强的特点,又有中药的全面性,兼顾性强的特点,不需要让患者住了这个科再换那有中药的全面性。这种软着陆解决中药地道性问题的方法成本低,时间短,见效快,易控制。而且组合成的复配中药提取物因为成分的含量和比例是检测以后才配入的,所以成分的含量和比例是保证的,可靠的,因而疗效也是保证的,可靠的。而且服用剂量小,起效时间短,治疗速度快,方便程度高,制剂也简单。正适合于目前中医西化后的现实情况。不可以用单一成分的纯净单体成分组方,那样就成了西药复配,丢失了中药的优点和属性,丢失了中药的优势功能,增加了毒副作用。单体成分只可以用来强化君药和臣药的功能,提高某个偏性的倾度。
陈冲老师出版的《中药提取物鉴别与质量标准参考》的时候当时的含量测定工作没有完全结束,剂量参考数据还没有写进去。有效部位的含量测定工作是从1983年开始的,到2019年才基本结束。经过多年努力终于把《中药提取物组方成分》上下两册和《中药提取物复配》编辑成册。
书中载有参考数据,饮片日用量,有效部位含量,中药提取物日用量范围等。并有500多个经典处方转换实例,资料和数据主要参考2010年版《中国药典》。
中药提取物的日用量计算,只需要用饮片处方中的饮片日用量乘以有效部位含量即可,记住,计算时重量单位一定要统一。
矿物药、动物药和树脂类药。都以原饮片进入提取物处方,也要计算对应的用量,先在原饮片处方中计算矿物药、动物药、树脂药的用量百分比,然后在提取物处方中加入同样百分比的数量。中药提取物复配,将来可发展成院内制剂的主流,可以替代中药的传统炮制。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全程参与救治,为疫情防控作出重要贡献。但即便如此,社会上质疑中医药的声音仍然不绝于耳。
中医药的前途和命运关系着全人类的健康。中医临床功夫、中药炮制工艺,主要靠师徒一代一代口传心授。师承教育为”中医打开一扇门,让岐黄之术薪火相传。只传承,不创新,捧着金饭碗也只会越吃越穷。中医药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从《黄帝内经》奠定中医理论体系,到明清时期瘟病学的产生,再到现代青蒿素的诞生……创新,始终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
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体现在绿色天然的药材上。俗话说:“药对方,一碗汤。”若药不灵,纵然切脉准、方子好,中医药的疗效也会大打折扣。就如当年屠呦呦面临研究困境时,传统的中医药给了她创新的灵感。青蒿与青蒿素只有一字之差,却是破茧成蝶之变。中药提取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中药提取物鉴别与质量标准参考》、《中药提取物组方成分》、《中药提取物复配》为中药提取、数据、复配技术提供了方法和依据。中药提取,让中医药这块古老的瑰宝重焕光彩。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新动力!
《中药提取物鉴别与质量标准参考》一书可在淘宝上购买,《中药提取物组方成分》上下两册和《中药提取物复配》可直接联系作者购买作者电话微信同号:15991455288
来源:央视线
标题:植提专家陈冲 编写中药提取--组方成分,复配技术标准 助力中药发展新动能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6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