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169字,读完约8分钟

光明日报记者王国平·邓辉·维利

北京时间12月5日深夜,肯尼亚内罗毕传来消息:在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中国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作为全球环境问题的最高决策机制,联合国环境大会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今年,这里庄严地向中国绿色的塞罕坝致敬。

此前,塞罕坝林场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称号,并作为代表在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上做了典型讲话。

塞罕坝,墙内有花,墙内外都很香。

塞罕坝的魅力令人惊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总结了五年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指出全党和全国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明显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观。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领导者。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塞罕坝林场的建造者赢得了地球卫士奖,这是联合国环境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事实证明,中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具有世界性影响,全球环境治理为中国树立了榜样。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新时期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战略时明确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必须树立和践行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当作生命来对待。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塞罕坝曾经是一片沙漠,黄沙覆盖天空,鸟儿没有栖息的树木,经过55年的植树造林,它已经成为减少排放和固定碳的天然氧吧。彭年照片/亮片

在未来的中国,以塞罕坝为代表的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之路将会越走越远。

为什么塞罕坝成为专有名词

如今,塞罕坝正成为一个专有名词,与绿色英里的希望和其他美丽的词同义,甚至是一个形容词和感叹词。

从第一棵树到今天美丽的森林,塞罕坝不仅仅是一个地理上的存在,更是一个世代的理想象征,一种生命的气息和氛围,一段寒冷的记忆,一个不朽的绿色传奇。生态文学作家李说。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塞罕坝,一个美丽的高陵,位于河北省北部。它曾经是一个著名的自然花园,有丰富的水生植物,茂密的森林和聚集的鸟类和动物。清朝时,木兰围场就建在这里,那里有一片壮丽的景色,秋天很高,弓很结实,数千匹马,数千英里长的肥美的红叶在夏天飞舞。清末,国家衰落,内部和外部都出现了问题。塞罕坝的祖母没有受伤,但是她的叔叔不喜欢它。首先,她被遗弃在角落里,然后她被视为一块肥肉,磨刀向森林。美丽的高陵一落千丈,树木枯萎,黄沙长而荒芜。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半个多世纪前,向塞罕坝进军的号角听起来很悲惨。

沙漠的存在最初是与绿色隔绝的。为了在沙漠中种植绿色植物,严重的冲突和对抗将不可避免地出现。

塞罕坝林场成立时,党和国家明确规定,建设这样的林场是为了改变当地的自然面貌,保护水土,为改变京津风沙源创造条件。

这是一个硬性指标!这是履行军事命令的书面保证!这是死路一条!

这也是塞罕坝人的初衷。

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一个塞罕坝人,牢记自己的使命,咬紧牙关,握紧拳头,挑战血肉之躯的生存极限,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玩游戏,一寸一寸地索取绿色的沙子。这几乎是一场战争,而且是一场持久战。无声的战斗,大大小小的战斗,在这片土地上轮流进行。当年,马蹄坑大规模植树造林被直接称为马蹄坑大战。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一代又一代的塞罕坝人就像战士一样,扔掉疲惫的话语,吞下苦涩的话语。他们以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和永不放弃的精神,占领了沙漠,守卫着绿色。忠诚是他们的底色,来自数百万英亩人工林的深绿色芳香是他们的奖章。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塞罕坝迎来了新的土地变化。然而,沙地变得美丽,荒地变成了绿洲。字里行间,有许多岁月和沧桑,也有许多精神力量,凝聚着不可估量的汗水和辛劳。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为什么赛罕大坝变成了赛罕大坝?答案是

塞罕坝拼写出来了。

塞罕坝通过了。

塞罕坝是流传下来的。

塞罕坝是中国北方治沙、人工造林、再造秀美山川、改善生态环境的成功范例。它是阻挡京津沙源和水源的绿色屏障,肩负着遏制浑善达克沙地南侵的生态责任,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典范。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教授丁国栋评论道。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携手实现地球零污染

塞罕坝的成就没有被党和国家遗忘。

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的感人事迹给予了重要指示,指出55年来,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在黄沙遮天、鸟语花香的沙漠中,听从党的号召,艰苦奋斗,奉献精神,创造了旷野变美的奇迹, 并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秉承使命、拼搏、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塞罕坝精神也引起了世界的钦佩。

《中国日报》的英国记者格雷格·方丹(Greg Fountain)在塞罕坝接受采访时,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种植园的宏伟气势而惊叹。从沙漠变成绿洲花了半个世纪,这是人类坚持和努力的结果。以下是中国人应该感到自豪的成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塞罕坝已经成为中国人民致力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缩影。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据中国林科院治沙首席专家杨文斌介绍,这次塞罕坝获得了国际荣誉,这表明塞罕坝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面旗帜,也是世界环境保护的一个标杆。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人和自然是生命的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只有遵循自然规律,人类才能有效地避免开发利用自然的弯路。人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害到人类自己,这是一条不可抗拒的规律。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人类历史发展的整个过程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个真理。中国的塞罕坝是当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典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它能激励和增强尊重、适应和保护自然的意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杨文斌说。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世界上只有一个地球。保护环境,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愿望。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建设尊重自然、发展绿色的生态系统。

在第三次联合国环境会议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说,所有与环境有关的复杂全球进程都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我们必须保护人类和地球。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这次环境会议的主题是走向地球零污染。这是一个美丽的景象,令人着迷。

有一个印度传说,树托起天空空。如果森林消失,世界之巅的天空将会坍塌,自然和人类将会一起毁灭。从这个意义上说,塞罕坝属于世界,也属于中国。李说,塞罕坝的先进事迹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肯定,这表明塞罕坝的故事不仅是中国的故事,也是人类和世界的故事。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塞罕坝太强大了!能够经受住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丁国栋认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地球卫士奖,充分肯定了中国人民对人类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这表明,国际社会高度赞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山绿水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世界环境治理需要借鉴中国的实践经验和有效方法。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塞罕坝人民清楚地知道,他们肩负着更大的使命和更重的负担。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明确要求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和现代化新格局的形成,为保护生态环境而努力奋斗。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这是新时代的新呼唤。

塞罕坝机械林场前岑坂林场负责人、80后林务员俞世涛说,国内外的双重肯定,对新一代塞罕坝人来说,既是一种激励,也是一种激励。今后,我们要更加努力,以优秀前辈的事迹为榜样,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保护这片举世瞩目的美丽森林,不断扩大造林绿化成果,让塞罕坝美丽森林在新时代发挥更大的生态作用,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当前,学习、宣传和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热潮正在全国兴起。作为新一代的塞罕坝人,我们必须牢记塞罕坝精神,牢记使命、艰苦奋斗和绿色发展,走上这条道路并在实践中践行;我们要以获得地球卫士奖为契机,卷起袖子,按照十九大精神,继续走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前列。塞罕坝机械林场党委书记兼厂长刘海英说。

[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这是塞罕坝人民的心声,是全中国人民的期待,是全中国人民前进的航标。

光明日报(2017年12月6日,01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引领新征程]新时代: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模式”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6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