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13字,读完约4分钟

光明日报记者陆健闫红枫

他曾两次出国留学,本可以留在国外攻读他最喜欢的专业,但由于浙江畜牧业人才短缺,他毅然选择了回国。

他本可以从事基础研究、撰写论文、出版专著并成为大师,但他选择了农村前线,因为浙江的养猪户需要他。

王奕程一生写了一篇不朽的论文。他是新时代农业战线的楷模!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勇说,他把祖国的需要、事业的需要和人民的需要作为自己的需要。他的信念坚如磐石,事业比生命更重要,服务高于一切,名利如流水。

他一生写了一篇不朽的论文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于1908年,是一所百年学府,位居中国三大省级农业科学院之列。每个时代都出现了优秀的典范,激励着农业科技人员投身到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事业中来。现在,在座的每个人都有一个共识:王奕程非常杰出,他的卓越不仅在于他的成就,还在于他的道德品质。他非常低调,他所在的学院和研究所想多次选举他为先进并给他荣誉。他可以让步和推动。直到唐勇代表该组织去医院,并从他的妻子那里得知他的病情,他才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多么感人。

他一生写了一篇不朽的论文

唐勇回忆说,王奕程爱人提到的三件事让当时在场的每个人都不禁潸然泪下:第一,确诊后,王奕程隐瞒了一个月,安排好了所有的工作交接,才告诉了办公室和家里;第二,在病床上,王奕程提到了最科学的研究;第三,王奕程经常在工作中使用家里的东西,包括他的汽车和照相机。他在农村经营两辆私家车多年,从未去单位报销。

他一生写了一篇不朽的论文

虽然在工作中没有遇到过王奕程,但随着对王奕程事迹的不断挖掘和研究,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老洪武深切地感受到,王奕程不愧为优秀的党员、杰出的科学家和农民的好兽医。她说从王奕程那里总结提炼出来的精神品质是他的精神写照。卓越是优秀的品质,伟大是伟大的精神。精神是沉默的,但它可以充满活力;精神是迟钝的,但它能照耀灵魂;精神是无形的,但它能塑造生命。向王奕程学习,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用王奕程的精神滋养我们的精神。

他一生写了一篇不朽的论文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前副院长徐子崴是王奕程的老领导,与王奕程共事30年。当他在1987年第一次见面时,他给人的印象是王奕程是一个有着广阔视野的时尚年轻人。他不仅在科学研究方面有所创新,而且还学习外语、驾驶和计算机。

他一生写了一篇不朽的论文

20世纪90年代末,阿肯色州医学院希望王奕程能留在美国,并为他的家人申请了一份为期三年的签证。徐子崴回忆说:我们也担心他不会回来,但他还在美国,所以他让他的爱人带个口信:留着他的职位,等我回来。

他一生写了一篇不朽的论文

1999年7月,他毫无条件地回到了家,并悄悄地回到了实验室。次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用最少的钱建立了畜牧研究所的一流实验室。经过许多日日夜夜,他兴奋地报告说:我在自己的实验室里做了只能在美国做的实验。徐子崴动情地告诉记者,王奕程是一个纯粹的科技编辑,充满了纯真的心,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家和国家的情怀。

他一生写了一篇不朽的论文

朱颖,43岁,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系博士后。七年前,他回到中国研究稻米品质和抗逆基因。在她看来,作为老一辈的海归,如果王奕程回国后继续他的研究方向,他一定会成为动物分子生物学研究领域的优秀专家。然而,在农民的期待和要求下,王奕程毅然放弃了近20年的基础研究,走出实验室,专注于猪疾病的防控。

他一生写了一篇不朽的论文

科学研究圈的人都知道,做基础研究更有可能发表论文并出名。朱颖钦佩王奕程低调而执着的态度:在个人利益和农民需求之间,他选择了农民的需求,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了几十年,最终成为养猪户眼中浙江省最信任的猪疾病防控人员。这是一项伟大的成就。王奕程将永远是我们海归学习的榜样!

他一生写了一篇不朽的论文

光明日报(2017年12月16日,02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他一生写了一篇不朽的论文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6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