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3字,读完约3分钟

核心观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小编辑王苏认为,要优化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机制,一方面要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个性化贷款风险评估机制,另一方面要合理提高无形资产质押贷款比例。

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灵活”贷款机制

中小企业占很大比重,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强烈而迫切。要使金融回归原点,优化结构,服务实体经济,必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中小企业要健康发展,需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利用时代和政策的红利,积极转型升级。这一过程需要足够的现金流,这不仅是中小企业转型升级的物质支持,也是资本市场评估企业前景的直接体现。企业获得正现金流的途径有三种:股权融资、产品实现和银行贷款。然而,中小企业可以出售的股份有限,在初始阶段很难实现大量的正现金流。因此,银行贷款成为主要选择。然而,银行贷款供给与中小企业需求之间仍存在明显差距。

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灵活”贷款机制

应该指出,虽然中小企业在贷款方面面临困难,但银行系统在贷款方面也有困难。中小企业很难从银行借款,不是因为银行缺钱,而是因为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资金供应模式存在问题。

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灵活”贷款机制

如何优化银行对中小微企业的贷款机制?一方面,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个性化贷款风险评估机制。例如,当一家小型和微型餐饮企业申请贷款时,银行工作人员蹲坐在企业的厨房里,直接计算每天清洗餐具的次数。例如,对于一些轻工业企业,银行派驻在企业的工作人员要观察每天的用水量、用电量或产品运输车辆的数量。通过这些第一手直观数据,银行可以更清楚地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而这些直观感受有时比企业的账目更能反映实际情况。当然,这种复杂的评估方法并不直接适用于大银行,如建立工人、农民和中国之间的外交关系。相反,它更适合中小区域性民营银行运营。大银行可以尝试下放权力,建立更多的小银行,而下属的小银行可以通过精细化管理和个性化评估来控制贷款风险。例如,浙江台州银行已经成立了七家银座系列村镇银行,其中包括浙江三门银座村镇银行,有效地提供了个性化的优质金融服务。银行也可以突破行业管理部门的数据壁垒,通过大数据优化贷款风险评估机制。

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灵活”贷款机制

另一方面,合理提高无形资产作为抵押物的贷款比例。在实践中,目前我国贷款抵押的标的物范围相对狭窄,企业和银行都偏好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虽然机器设备等动产也可以抵押,但动产的损失远远大于不动产,这自然会影响银行的信心。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企业来说,用知识产权代替土地、建筑物甚至机械设备作为抵押是一个更容易的选择。为稳步推进无形资产抵押贷款的受理,应尽快建立配套制度。例如,银行系统应建立一套合理的无形资产价格评估机制,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应及时公告被交易的知识产权是否抵押。

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灵活”贷款机制

总之,不断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灵活贷款机制,创造各种条件解渴,不仅有助于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也有助于释放中国经济的微观活力,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阶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政策法规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边肖王伟)

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灵活”贷款机制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探索适合中小企业的“灵活”贷款机制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