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945字,读完约7分钟

本周,第一财经学院开始发布“第一财经学院中国金融状况指数”,分为日指数和月指数,其中日指数每周发布,月指数每月发布。该指数旨在为观察中国宏观金融环境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衡量工具。

“中国金融状况指数系列”是由第一财经学院创建的衡量中国金融状况、融资可获得性和宏观金融综合紧密度的指数,对政策制定者、金融市场参与者和公众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第一财经学院院长杨燕青表示:“日指数更为敏感,可以帮助我们在滞后的宏观金融数据发布之前预测趋势,而月指数则可以更全面地反映整个社会的融资状况。以及形势的变化。”

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8月28日,第一财经学院发布的中国金融状况每日指数为0.31。2018年上半年,日均指数为1.09;第一财经学院发布的中国金融状况月度指数7月份为0.51,低于6月份的0.93。这两个指数的变化反映了中国金融环境的边际放松,尤其是自7月下旬以来的快速下降。

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每日指数基于交易数据,统计起点为2015年1月5日;月度指数以交易数据和统计数据为基础,从2008年9月开始,间隔时间较长。0代表指数的运行平均值,指数越高意味着金融环境越紧张,指数越低意味着金融环境越宽松。

将金融因素纳入宏观政策框架是全球趋势,也符合中国国情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各国从未停止反思和讨论金融波动及其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一个重要的成就是将金融因素纳入宏观经济模型。

根据西方中央银行的理论模型,中央银行只能通过调整短期政策利率来影响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决策。然而,从实证经验来看,货币政策在传导过程中面临诸多限制,如金融机构面临的制度或监管约束,这将导致资本供给不足;另一个例子是借款人和资金出借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这将导致资金价格偏离均衡水平。

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中国一段时间以来的“宽货币+紧信贷”现象表明,无论是短期货币市场利率还是长期企业贷款利率都无法判断整个社会的融资状况。自2018年以来,中国央行放缓了“加息”的步伐。仅在4月中旬,公开市场反向回购利率和中期贷款便利利率分别上调了5个基点。此外,还实施了三次“有针对性的RRR减排”措施,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然而,社会融资规模和m2增速仍呈下降趋势。7月,社会融资存量同比增速降至10.3%,为社会融资数据发布以来的最低水平。短期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长期紧缩的信贷扩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毫无疑问,金融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第一财经学院推出的中国金融状况指数系列涵盖了货币市场利率、国债收益率曲线斜率、信用债券利差、资产价格指数等市场数据和指标。通过尽可能参考各种实体的融资条件,我们可以更好地衡量整个社会的宏观金融环境。

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用金融状况指数衡量中国金融市场过去10年的发展

根据第一金融研究所中国金融状况指数月度指数运行情况,自2008年9月以来,中国金融市场状况经历了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2008年9月至2009年12月,中国整体金融环境仍处于宽松区间。月度指数从2008年9月的0.62迅速下降到2009年3月的-2.10,然后保持在低位。2008年底,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推出了规模高达4万亿元的刺激计划。在此期间,中国人民银行五次降息,四次下调RRR利率,形成了宽货币、宽信贷的格局。强劲的融资需求催生了一系列表外业务和银行间创新。银行旁路信托计划为房地产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提供融资,影子银行开始迅速扩张。

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第二阶段为2010年1月至2011年9月,中国金融环境由宽松转为紧缩。月度指数从2010年1月的-1.23逐渐上升至2011年9月的1.86。为了应对cpi和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刺激政策在2010年至2011年间逐渐退出。中国人民银行12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5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此期间,银监会多次下发文件加强“银信合作”,如2010年第72号文件要求将银信金融合作从表外转到表内,并有规定,102号文件明确规定金融管理资金不得用于直接购买信贷资产。

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第三阶段为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中国金融环境总体趋紧。月指数从0.21波动到1.72。2012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凸显,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从2011年的9.5%降至7.9%,cpi和资产价格均有所下降。一方面,为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压力,促进经济增长,中国人民银行在2012年两次降息并下调RRR利率。在鼓励证券业金融创新的背景下,券商和基金通过渠道业务扣压银行表外资产。另一方面,2013年3月,银监会发布第8号文件,控制非标准化债券资产规模,规定理财投资“非标准”余额上限为理财产品余额的35%和上一年度商业银行审计报告披露的总资产的4%之间的较低者。为满足“非标准”比率的要求,金融机构通过银行间负债扩大分母以满足标准,导致货币市场利率波动加大,并在2013年6月和12月两次造成“资金短缺”。

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第四阶段为2015年1月至2016年11月。中国的金融环境迎来了新一轮宽松周期,月度指数从2015年1月的0.51降至2016年11月的-1.05。2015年,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降至7%以下,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五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通过建立利率走廊模型控制货币市场波动。放松房地产购买限制和地方债券互换推高了融资需求,宽松的资金推高了风险偏好。

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第五阶段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6月,中国金融环境波动范围较窄。月度指数从2016年12月的-0.43攀升至2018年6月的0.93。2016年底,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双双收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立了稳定的中性货币政策。国海证券“控股”事件引发的信贷动荡,触动了监管部门控制金融混乱的决心。2017年3月底,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连续下发文件,对“三违”、“三套利”、“四不当”进行专项治理;7月,国务院成立了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促进金融监督和协调;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了“稳健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的两大支柱监管框架”。2018年上半年,新的资产管理条例出台,金融环境较2017年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略有放松。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定向减RRR”和扩大抵押品支持实体经济融资,试图疏通货币政策从广义货币到广义信贷的传导渠道。

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自2018年7月以来,中国的金融环境可能进入一个新阶段,但仍需要更多数据来支持未来的判断。7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保持适度的社会融资规模和合理充足的流动性”后,日均指数开始大幅下降,现在日均指数在0左右波动,接近历史平均水平。7月31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稳定就业、稳定金融、稳定外贸、稳定外资、稳定预期”,预计中国金融环境将进一步宽松。

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第一金融研究所/智囊团是第一金融研究所下属的一个非营利独立智囊团研究机构,其宗旨是“努力改进经济政策”。智库以全球国际视角和基于事实和数据的独立研究和分析为基础,提供可实施的创新政策方案和建议,以提高中国经济政策的质量和透明度,促进有效和公平的全球经济和金融治理。作为全球和中国高端智力资源的整合者和具有强大媒体影响力的智库,第一财经研究所生产年度旗舰报告、研究项目、宏观分析、行业和市场报告、指数和排名等系列产品。

来源:央视线

标题:第一财经研究院本周起发布“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32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