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388字,读完约8分钟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成功爆炸;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成了mainland China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成功开发并开始建设华龙一号核电站。中国凭借自身实力建立了完整的核工业体系,为国防安全和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这些辉煌的成就离不开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的科技支持。
一个接一个,让我们的国家进入原子能时代
首先是原子能研究所,然后是核工业。原子能研究所成立于1950年,是中国第一个核科学技术研究所,是中国领先的、基础的、前瞻性的核科学技术综合研究基地,被誉为中国核工业的摇篮。
70年来,原子能研究所全面推进科技创新,开展了一系列研发工作,为两枚炸弹一艘船的技术研究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大量重大科研成果涌现,数万名核科技人才得到培养和输送。在国家表彰的23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有7人在此做出了贡献;两个研究院有67名院士在这里学习或工作,从中衍生或资助了10多个核科技骨干单位,为中国核科技和核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记者几天前走进原子能研究所,看到那里仍有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工厂、生活区和专家大楼。工作区有一座古雅的红色建筑,叫做反应堆建筑;在大楼的东侧,有一个巨大的绿色磁铁,它是回旋加速器的核心主磁铁。反应堆和加速器是进行原子能科学研究的基本核设施。1955年初,中国决定从苏联进口一个7000千瓦重水实验堆和一个直径1.2米的回旋加速器。
85岁的曾轶可·冯英曾经为三位苏联援助专家当过翻译。她清楚地记得她第一次来这里是在基地被选中的时候,当时雨下得很大,她的车突然卡在土路旁边的玉米地里。除了杂草、泥土和光滑的石头,什么也没有。
从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竣工,一个占地800英亩的原子能科学研究基地拔地而起。一堆设备的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原子能时代。
1984年和2007年,他们完成了历史使命,光荣退休,被选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如今,在反应堆建筑和加速器磁铁之间有一片森林,中国核工业的两位先驱钱三强和王的铜像引人注目。
改造升级,用先进的核技术造福民生
目前,原子能研究所涵盖核物理、核化学和放射化学、反应堆工程技术、加速器技术、核电子学和探测技术、同位素技术、辐射防护技术和放射性测量等八大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防科学技术奖、贺李奖等1600余项。,已有1100多项专利获得批准。
原子能研究所开发了大量以同位素辐射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和产品,广泛应用于民生。2014年,原子能研究所自主研发的100兆电子伏强流回旋加速器建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紧凑型强流回旋加速器。如今,一个用于癌症治疗的230兆电子伏质子治疗回旋加速器正在调试中。质子治疗是肿瘤放射治疗的一种手段,它通过精确地放射肿瘤损伤来破坏癌细胞甚至消除肿瘤,对周围正常细胞的损伤和副作用较小。
专家指出,近年来,核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独特优势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但大型放射性设备的配置远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放射治疗设备的人口配置仅为1.5个单位,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3个单位的平均水平。
今年2月,CNNC子公司中国同福股份有限公司与美国安克瑞公司在天津签署了投资合作协议,标志着CNNC进入了精确肿瘤治疗领域。
中国同福集团副总经理王锁辉表示,双方将加强信息技术整合,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共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这一举措有望实现安克瑞技术的本地化和本地化,并降低患者治疗成本。
此外,核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农业、医学等领域。例如,辐照就是利用高能电子束和其他射线来辐照物体,并通过辐射效应达到材料改性和灭菌的效果。CNNC首席专家、原子能研究所核技术应用研究所所长王国宝介绍说,辐照所需的设备是钴60和电子加速器。电子加速器是人工射线,具有可控、高能、辐照时间短、无核废料、对环境无害的优点。
山东某宠物饲料生产加工企业的产品主要出口欧美。产品必须经过消毒,并且只能进行辐照。五年前,该企业从原子能研究所购买了一台高能大功率电子辐照加速器,大大提高了生产能力。企业出口额连续三年从不足1亿美元攀升至数亿美元以上。
持续创新为能源和环境保护提供新的动能
细胞核只有头发直径的百分之一,含有惊人的能量。一克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吨标准煤完全燃烧产生的能量。
近年来,原子能研究所一直在与污染进行艰苦的斗争。在游泳池研究堆安全稳定运行50多年的基础上,为满足北方城市供热需求,研发了反应堆型产品延龙游泳池低温加热反应堆。其原理是:将堆芯置于大气水池的深度,利用水层的静压提高堆芯出口水温,满足供热要求;热量通过两级交换传递到加热回路,然后通过加热网络传递给用户。据估计,一座400兆瓦的延龙低温供热堆的供热建筑面积约为20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万套三居室房屋。
总设计师柯表示,延龙作为一座技术成熟、本质安全的反应堆,使用寿命可达60年,具有零堆熔、零排放、易退役等显著特点。在反应堆多重安全屏障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压力更高的隔离回路,以确保放射性与供热网络之间的隔离。游泳池式低温加热反应堆位置灵活,可用于内陆和沿海地区,非常适合中国北方内陆地区。
为了论证池式低温加热反应堆的安全性,原子能研究所率先对部分办公楼进行了加热,效果良好。专家估计,这项技术普及后,将有助于赢得蓝天防御战。
2011年7月21日上午10: 00,中国实验快堆主控室。在值班长的命令下,中国第一个快堆发出强大的电流,并开始连续输出到华北电网,从而实现了中国第一个快堆成功接入电网发电的目标。
国家863计划这一重大项目目标的全面实现,标志着快堆技术的重大突破,被纳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的前沿技术,也标志着中国占据核能技术制高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核能系统迈出了重要一步。
中国实验快堆是中国快堆发展的第一步。采用先进的池式结构,热功率65兆瓦,电功率20兆瓦。它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具有高功率和发电功能的实验快堆之一。实验快堆充分利用固有安全性,采用多种被动安全技术,安全性达到第四代核电系统要求。
经过几十年的研发,原子能研究所掌握了快堆技术,获得了大量自主创新成果和专利,形成了完整的R&D能力,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快堆驱动的先进核燃料循环系统有两个优点:一是可以大大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将天然铀资源的利用率从1%提高到60%以上。第二,它可以转化长寿命的放射性废物,减少放射性废物的数量。快堆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对我国核电的可持续发展和先进燃料循环系统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党委书记万钢表示,该院已建成以中国实验快堆、中国先进研究堆、核燃料后处理及放化实验设施和串列加速器升级项目为核心的四大科技创新平台,代表了中国核科技水平。我们将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的核研究基地。
记者笔记
两颗炸弹和一颗星星的精神代代相传
原子能研究所的这次采访不禁让人回想起八年前在这里对徐飞院士的采访。经过3个小时的采访,徐飞骑着他的旧自行车,慢慢地走在通往家庭区的路上。许云过着简朴的生活。当时,他住在一栋面积不到60平方米的房子里,没有装修,没有混凝土地板,也没有简单的家具。该单位不得不多次给他配备一辆专用汽车,但他拒绝这样做。不仅如此,徐伟还捐赠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授予他的全部10万元突出贡献奖,并设立了快堆科技创新奖。他经常说:我的国家给了我很多,所以不要因为我能做什么而麻烦我的国家。
伟大的事业需要并产生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支持并促进伟大的事业。在为“两弹一星”事业奋斗的过程中,广大科研人员培育和弘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即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诚合作、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两颗炸弹一颗卫星的精神不仅推动了国防的发展,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它不仅培养了一批勤奋创新的科技队伍,而且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信心,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走近原子能研究所的这些平凡而非凡的人,对“两枚炸弹一颗卫星”精神的传承和保护是深深的感动。这种精神将照亮我们追逐梦想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工业从这里开始(辉煌的70年奋斗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2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