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27字,读完约3分钟

边肖:维利

从杭州运河广场越过古老的陈宫桥,桥西的历史文化街区就在眼前。老房子和石头路见证了过去运河沿岸的繁荣景象。抬头望去,已经缓缓流淌了2500多年的京杭大运河就像一个女人,优雅而宁静。烟雨中的塔,湖泊中的莲舫和驳船,再次展现了一千年后大运河的魅力和活力。

守卫流动的文化走廊

大运河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它贯穿南北,连接了沿线30多个城市,并在运河沿线产生了许多古老的城镇、街道和村庄。流动的运河水孕育了一种兼收并蓄、包容而独特的运河文化。扬州的繁华、沧州的雄伟、陈宫桥的车马、洪泽湖的涛声、运河的繁忙的金钱习俗和船夫路的印记都镌刻在这条古老而丰富的运河历史上。

守卫流动的文化走廊

它将近3200公里长,已经被挖掘了2500多年。2014年,它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一系列的人物不仅雕刻了大运河的时间跨度,还标志着大运河的历史价值。

守卫流动的文化走廊

河流是线,城市是珠,线是珠,珠带走表面。大运河是经济交流的大动脉,文化融合的主要纽带,沿海城市的母亲河,对外交流的开放之地。千年运河诞生于水运,孕育了大量的运河城镇,运河和城镇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命运共同体。运河的变化不仅影响了沿河城镇的变化,也创造了沿河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文化和生活方式仍然清晰可见,并成为一种活的传统和宝贵的资源。

守卫流动的文化走廊

长期以来,大运河面临着遗产保护压力大、传承利用质量低、资源环境形势严峻、生态环境严重拥挤、合作机制亟待加强等诸多突出问题。如今,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运河文化带将与运河古镇及其区域文化建设紧密结合,为运河文化保护、生态建设和城市发展带来历史性机遇。

守卫流动的文化走廊

大运河是活的、流动的文化遗产,它促进了中国南北文化的融合,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认识到保护大运河的文化动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要坚持科学规划,保护优先。通过加强传承、优化布局、合理利用、保护流动的文化走廊,大运河的文化价值在今天得以凸显。

守卫流动的文化走廊

因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利用好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强调要以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为导向,协调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守卫流动的文化走廊

要保护好大运河遗址,全面彻底地梳理其历史脉络、产业布局和生态环境,编制高质量、高标准的规划,按照科学分类和专业分类的要求做好保护工作。要坚持良好的传承,有效提升水系品质和滨海文化旅游品位,打造辉煌的文化带、秀美山川的绿色生态带和享誉海内外的多彩旅游带,实现古今融合。我们要注意利用好它,充分发挥大运河在文物保护、文明传承、环境保护、和谐宜居、旅游休闲等方面的作用。,探索大运河灿烂文化带、绿色生态带和多彩旅游带的协调提升和融合之路,延续大运河的千年魅力,使其成为宣传中国形象、展示中华文明、展示新时代文化自信的美丽名片。

守卫流动的文化走廊

光明日报(2019年5月25日,05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守卫流动的文化走廊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2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