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73字,读完约3分钟
一帆
1月7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2020年第一次会议,研究如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由此可见,财务委员会重视这个问题,也显示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困难。
众所周知,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具有“56789”的特征,即它们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收入、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市劳动力和就业,以及90%以上的企业。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是构建现代经济体系、促进高质量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的重要基础,但中小企业也存在个体规模小、利润不确定性强、资本不足等不足。他们在发展的早期阶段缺乏历史信用和抵押品,因此他们在金融支持方面尤其处于劣势。
因此,近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被多次提及,并初步形成了多部门援助的局面。
财政和税收财政支持一直在增加。在财政上,中小企业的实际负担通过减少税费和社会保障费用而大大减轻。央行通过几次有针对性的RRR降息,形成了对符合中小企业贷款标准的银行实行差别准备金率的政策,引导信贷资金从银行体系内部向中小企业倾斜。此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完善小微企业贷款激励机制,实行信用尽职豁免制度,营造愿意放贷和愿意放贷的政策环境。推进多部门合作,充分利用定向减RRR、再融资和再贴现、宏观审慎评估和信贷管理等政策工具,有效促进小微企业融资改善。
据统计,2019年10月末,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3%,比全部贷款增速高出近11个百分点。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黄宏也表示,截至2019年9月底,普惠性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超过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金融支持对中小企业改善融资的作用。
财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重点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综合运用各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实行差异化监管安排,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形成有效激励金融机构履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主体责任的机制。“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提法更侧重于政策传导与执行的环节,从中可以看出,后续中小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的效率有望进一步提高,成本有望进一步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资本市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支持更加多样化。银行体系除了通过发行优先股和永久债券支持银行补充资本外,还间接缓解了中小企业“不情愿贷款”的问题,并利用多元化资本工具直接帮助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推出创新型创业公司债券、纾困专用债券、供应链金融应付账款证券化产品等创新型融资工具,进一步减轻中小企业的金融压力。这也是财务委员会会议提出的“深化金融供给面结构改革,完善适应性强、竞争力强、包容性强的现代金融体系,多渠道补充中小银行资本,促进中小企业信贷供给能力提升”的题中之意。
当然,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的金融支持就像血液供应。中小企业需要强健筋骨,锻炼内部实力,打造核心竞争力,抓住经济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推陈出新,实现自我成长。
来源:央视线
标题:金融补给+内练筋骨 助力中小企业茁壮成长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14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