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185字,读完约5分钟

小顺村位于瓯江畔,三面环山,一面环水。刚进村子,革命歌曲的音乐就隐约传来。它来自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培训基地,人们每天都来参观和学习。小顺村支部书记陈晓明也是小顺爱国主义教育培训基地的负责人,他已经很熟悉这个声音了。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1937年“七七”事变后,由于地理优势,小顺村成为当时江浙地区最大的武器制造基地、敌人安全中心和抗日指挥中心。周恩来、冯雪峰等军政要员和文化名人相继来到这里,从而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自己的红色记忆。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记者前往丽水云和采访,第二站来到小顺村。

红色基因是小顺村的家族,不能忘记

记者到达的那天,正好是南方梅花盛开的日子。它改变了以前的雨天,太阳很猛烈。即使阳光普照,也会有许多游客。刚到黄大厦,就遇到了一群来访的小学生。陈晓明比评论员讲得更生动。几个学生仰着小脸仔细听着,直到老师召集了一次聚会后,他们才发现自己被落下了。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1939年,周恩来参观了浙江小顺铁厂总厂,并在工人大会堂发表了重要讲话。80多年过去了,周总理的讲话始终激励着不要忘记你们的首创精神,让小顺村的人民团结奋斗。在小顺村干部的领导下,依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深厚的红色基因,小顺村开始修复和重建抗战历史文化遗址。周恩来参观了小顺浙江铁厂总厂纪念碑、冯雪峰疗伤旧居、小顺-梅湾红军古道陈晓明,并带我们在山路上走来走去,因为他太熟悉了,不能闭着眼睛走路。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2016年,小顺村利用小顺镇人民政府旧址改建为爱国主义教育培训营地,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服务项目、两个学习一个做学习教育宣传营地等一系列体验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截至目前,集训营已接待游客3万多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495万元。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共产党员带头修缮村庄和种植楠木,这是50年后传给小顺的

请到我们的小顺来,这里有总理的微笑,主要画家的笔墨,还有湖边渔女的歌声,“请到我们的小顺来”,作者是徐荆州,云和县文化中心退休前馆长,老党员。对他来说,这是小顺青山绿水间流淌的文字。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徐荆州也做了一件大事。闲暇之余,他撰写了35万多字的《小顺村村志》,这是云和县第一部村志。这位老党员总是从自己的口袋里跑来跑去,收集资料,核实史料和考证文件。徐景洲不会打字,用鼠标一个接一个地写了35万字。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徐荆州自己也记不清为了编纂村务档案,采访了多少人,阅读了多少史料。如果没有人理解或支持我,我该怎么办?然后慢慢告诉他们我想做什么,为小顺村整理历史。透过村庄记录,你可以从字里行间和照片中感受到小顺村的变化。对于徐景洲来说,无论是在文化馆工作,还是退休后写村志,他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初衷。他说,后代有必要知道小顺村是怎么来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里发生了什么故事。就这样,徐景洲用35万字写了八年。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小顺村没有徐景洲这样的党员。在抗日战争阵亡将士纪念碑所在的小顺村山上,记者看到许多刚刚长到小腿高度的树苗。这是楠木,种在这座山上的森林里。陈晓明说这些树苗是村里的党员干部种的。50年后,我们都走了,但这些楠木树还在,它们已经长成有用的材料,这也是我们小顺的财富。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陈晓明表示,下一步,小顺村将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优势,结合自身特点,打造国防科技与民用科技相结合的小顺体育项目。目前,该项目正处于项目设计阶段。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厚重的村志所承载的浙西南革命精神将代代相传,山上的树苗每天都会在这里生长和观赏。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小顺村发展得更好。

新闻

周恩来铜像

1939年4月2日,到小顺会见黄,第二天到铁厂视察工作。他当时在工人食堂(神香寺)发表了关于工人不屈不挠精神的讲话。他告诉在场的工人们,工字是不屈不挠的精神,人字脚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工人们是不屈不挠的精神。虽然你没有在前线作战,但你在后方生产武器,并支援前线。你们也是抗日英雄。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在铜像的左侧,有一座周恩来小顺之旅的纪念碑。题词是刘九洲和邱南章。刘九洲是周恩来的私人秘书(即副官),邱南章是他的警卫。解放后,刘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部长,邱任北京饭店党委书记。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冯雪峰故居

冯富春,原名冯富春,著名左翼作家、文艺理论家和翻译家,曾任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1949年皖南事变后,冯雪峰被捕并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近两年。在被党组织解救出狱后,他被组织转移到清远市第二护理医院。1943年春,第二幼儿园迁回小顺,冯雪峰在齐尹正同志(幼儿园园长、中共党员)的掩护下随第二幼儿园来到小顺。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乡村风格与城市风格》一书是冯雪峰在小顺康复期间写的,朱自清亲自为其写了书评。这本书被收入《雪峰选集》第三卷,其中包括十七篇散文和评论。在这个目录的底部,他还指出,这是写在丽水和小顺超过1943年。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浩然阁

浩然阁是一个保存历史资料的博物馆,具有完整的含义。有小顺古村落的图片和图画,小顺古村落的照片,小顺战争时期的组织分布图,以及当年铁厂留下的长徽、通行证、奖章等图形资料。亭子里还有一把七七步枪,主要是当时小顺铁厂生产的。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爱国主义教育训练营

该项目由小顺镇人民政府旧址改建而成,总投资200万元,占地2000多平方米。有一个兵工厂食堂、住宿营地和训练基地,可同时为136人提供住宿。营地建成后,先后开展了“两课一做”党课包、青年干部军训课、爱国汇报会等一系列活动,逐步建成了爱国主义教育与军事训练相结合的综合训练基地。

[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精神的力量,新时代的灵魂]红色小顺,有一个“家”,必须有传承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1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