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94字,读完约7分钟
南方繁殖是指在夏季将农作物的育种材料带到中国南方的热带地区,在冬季进行育种。可以说,南繁是农业科技创新高地,是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引擎。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北方杂交粳稻创始人杨振宇、玉米育种家程相文、国内抗虫棉发明者郭三堆、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吴明珠、周凯达院士、谢华安院士,各有所长,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他们在南方育种中辛勤耕耘,创造了育种奇迹。
南帆是什么?南方繁殖是指利用海南三亚周围的热带气候和环境条件,从次年11月至次年5月进行基础农业研究、品种选育、种子鉴定等活动,以满足植物的周年生长和繁殖。可以说,南繁是中国饭碗的创新基地,是农业科技的创新高地,是培养科研人才的摇篮,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引擎。
在南方繁殖的年代,改变的是来来往往的科学研究材料和培育的品种,但保持不变的是科学家的坚持和奉献。从居无定所、年年寻地、改善基础设施、确保科研用地,南繁的创业创新环境已今非昔比;从养活8亿多人到养活近14亿人,几代育种专家从未停止对粮食安全的追求。通过不懈的科学研究和创新,他们让农业科技的翅膀变得更加坚硬,让中国人民的饭碗更加稳固。
科研和养殖高地
黄庭军在吉林省三亚种子站的南繁基地见到黄庭军时,正在田里灌溉。1983年,大学毕业后,他来到吉林省种子站工作,然后开始在南繁工作。当谈到他在中国南方的第一次经历时,他仍然记忆犹新。从长春到三亚的第一次旅行花了7天时间。当时,很难找到合适的科研基地,住宿条件也很差。化肥和农药机械供应不足。慢慢地,南繁的条件变得更好了。以灌溉为例。起初,两个人提水,然后一个小泵,然后沟灌,现在喷灌和滴灌。这些年来,黄庭军每年都要在海南呆上130天左右,而木棉是时候回去了。这时,他带着栽培材料回到吉林继续田间试验。
近年来,黄庭军主要从事玉米种子的鉴定。每年冬天,他和他的团队将鉴定480个种子样本,这将涉及5000万公斤种子的种子安全性。海南有独特的气候资源。在冬天,同年收获的种子的纯度可以在田间种植和鉴定,种子的质量可以提前监测,以防止劣质种子流入市场。自1995年以来,前农业部每年都将杂交水稻、玉米和棉花种子送到海南进行田间鉴定。黄庭军等人每年都在这里进行种子的田间纯度鉴定,确保合格的种子进入市场。
南帆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了。据玉米育种家程相文介绍,20世纪50年代,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率先派人到海南省雅县(今三亚市)开展水稻和玉米育种工作,开创了我国南方育种工作的先河。1966年,原农业部在海南召开玉米育种工作会议,海南繁殖单位迅速增加。到20世纪60年代末,来自21个省的3500人来到面积为82000亩的海南岛繁殖。
海南南繁管理局常务副局长林景山在接受《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通过南繁,我国主要农作物已经更新了6-7次,每次更新品种的增产幅度都在10%以上。数据显示,近10年来,在主要农作物中,国家批准的1345个品种来自南方,占总数的86%;省级审定的12599个品种中,91%在南方育成。南方繁殖已成为我国作物育种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的重要基地。
种业人才摇篮
在南方取得很大进展既困难又烦人。这句话曾经在南繁基地流传,讲述了研究者面临的困境。归根结底,缺乏统一规划、科研用地不稳定、生活保障不足给南繁基地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麻烦。此后,随着海南旅游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各种建设用地与南方科研用地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2015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南方育种基地(海南)建设规划正式发布,南方育种基地建设全面提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明确划定了26.8万亩科研养殖保护区,其中核心区5.3万亩,是红线内的红线,是永久保护区。随着计划的实施,南帆全面进入了标准化发展的新阶段。据统计,南繁基地规模约20万亩,主要分布在海南省三亚、陵水、乐东等6个市县。
今年4月,中国农业大学海南南繁基地的教师刘波为各种玉米植物穿梭授粉。2012年12月,刘波首次来到三亚从事南方玉米育种。现在他在当地有一个家庭,他的妻子是当地居民,他和他一起从事南方玉米的授粉工作。从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的成员到中国农业大学南繁基地的负责人,他见证了南繁事业近年来的发展。如今,该基地拥有脱粒场地和干燥设备,可以远程监控和上传科学研究数据。基地拥有各种科研设施,条件大为改善。
四川省乐山农业科学院作物遗传研究所所长李赣安近年来主要从事水稻南方繁殖。有可能培育一个具有10,000多个样本组合的新品种,并且一个新品种只有经过十代以上的培育才能稳定下来。教养应该忍受孤独。每年,我们都带着希望而来。尽管有时我们会失败,但在未来的一年里,我们会带着希望再次战斗。在29年的水稻育种工作中,李赣安主持了9个水稻新品种、6个高产水稻新品种和7个新材料的选育。其中,尤刚188连续三年成为四川第一个水稻品种。
南繁基地仍有许多农业科研工作者,如刘波、李赣安。目前,全国有来自29个省的700多个农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技术推广和种业机构,近7000名科技人员从事南方繁殖工作。在60年的南传历史中,近60万人来到海南从事南传。他们在这片热土上努力工作,并不断成长。
科技成果转化者
我们制定了全省设施温室的标准。三亚南繁科技研究所南繁作物保护中心副主任韩晓燕表示,近年来,该研究所在南繁成果的地方推广和转化中,努力筛选出优质嫁接黄瓜池玉505。到目前为止,优质光亮黄瓜新品种已在全市推广1万多亩,辐射创造的经济效益已超过1亿元。
研究发现,南方繁殖成果的当地转化率逐渐提高,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前,海南省水稻品种覆盖率在95%以上,冬季瓜菜品种基本上都来自海南省相关单位;此外,水稻镇、南繁镇、国家南繁博物馆等项目启动,培育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促进了南繁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海南省三亚市南繁科技研究所所长柯永春说,海南一直在探索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两头在外、中间在琼的南繁模式,把这些资源就地转化,帮助海南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要充分发挥南繁优势,聚焦国家粮食安全和全球种业创新前沿,加强科研、生产、生活和管理服务,规划建设中国南繁科技城、南繁种业国家实验室等一系列重大项目,努力建设南繁种业硅谷。
为使《规划》既促进科研和养殖,又造福海南,农业和农村事务部支持探索核心区建设与南繁镇建设、休闲观光旅游区建设相结合的途径;湖南和琼两省签署农业合作备忘录,合作建设南繁基地和槟榔等优势产业;上海市农委与陵水县政府签署农业合作协议,促进陵水现代农业发展。
林景山说,目前南方育种已由过去的科研育种、种子生产育种、应急种子生产、纯度鉴定和生物育种研究的多功能。近年来,我国南方的育种面积一直保持在20万亩以上,是科研育种面积的五倍多。南繁基地年水稻种子生产面积超过20万亩,年种子产量约4500万公斤,相当于全国杂交水稻需求的20%以上,在调节种子供应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辉煌的70年奋斗新时代]南帆,打造创新型粮食安全基地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