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28字,读完约7分钟

人民网北京9月7日电(温韬贾雯婷昌洪)9月7日,由太和智库发起的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在北京密云湾半山区温泉酒店隆重举行。一些国家的前政要和近200名国内外重量级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太和智库主席彭、太和智库首席文化学者、太和智库高级学者伊琳娜·博科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拉希德·阿利莫夫、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袁明、北京大学燕京学社院长崔、、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中国现代国家关系研究院前院长奥伦斯、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主席斯蒂芬·奥伦斯、美中关系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本次论坛以“科学与文化、未来伦理与共同价值观”为主题,旨在挖掘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探索未来科技与社会伦理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中的和谐共存,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升华。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主席、太和智库资深学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表示,在全球化进程中,文明如何延续,人类如何共存,已成为最大的挑战。一个包容的文明将变得越来越强大。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了“五个联系”的建议,这将成为促进人类社会共同繁荣和共同发展的和谐之路。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包容和谐的未来公民,可以称之为“丝绸之路公民”。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在开幕式上,许多其他重量级嘉宾也集中就中外文化交流、可持续发展和尖端科技三个热点领域发表了看法。意见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让泰和大放异彩。

中外人文交流——国家的转折在于人民的相亲,人民的相亲在于心灵

人文交流是促进不同国家、民族、种族和宗教间交流和相互学习,解决人类社会矛盾的重要途径。

上海合作组织秘书长拉希德·阿利莫夫在开幕词中说,上海合作组织是海上丝绸之路和古茶马古道的活的历史。在古代,区域文明通过贸易和文化的对话和理解而繁荣。在国际关系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之际,论坛的举办凸显了“太和”的崇高政治和道德意义。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对话是对人类共同威胁——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最佳回应,并将不断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阿尔巴尼亚前总统布亚尔·尼沙尼认为,世界是多样和多变的,相互尊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否则冷漠、仇恨和对抗将成为全球风险的根源,特别是大规模冲突。只有承认和尊重人类多元文化、宗教共存和文明和谐,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人类交流,为经济繁荣铺平道路。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吉尔吉斯共和国前总理德祖马特·奥特巴耶夫认为,人民的心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而信任是文化交流和共存的关键。因此,发展“文化丝绸之路”,加强不同地区国家之间的情感联系,建立信任和友谊,可以确保伟大的倡议扎根。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吴海龙认为,人文交流在国家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种交流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对待”的基础上的,既要讲故事又要讲好故事;有必要讲自己的故事,听别人的故事;既要有良好的素质,又要有坦诚的态度;交朋友和化敌为友是必要的;我们不仅要注意交流的内容,还要注意交流的方式。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可持续发展——凝聚全球共识,共创美好未来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和民粹主义抬头,不公平和不平等进一步加剧,严重干扰了全球共识的凝聚和可持续发展的推进。与会者认为,可持续发展的结构性障碍和其他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前总理兹拉特科·拉古姆季亚提出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两个深刻问题:为什么人类既面临终极危险,又面临拯救自己的好机会?为什么人类除了努力实现人、自然和技术的全面和谐之外,就没有别的方法来创造更美好的未来?他认为,这次太和文明论坛的主题是试图找到这两个问题的答案,他呼吁各界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促进人类进步。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捷克前总理扬·菲舍尔认为,先进的科学技术影响人类社会,但它如何服务于人类文明,促进团结而不是分裂,促进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破坏平衡?这是一个严重的道德问题。人类社会需要一个开放而深刻的讨论,不仅要讨论共同的价值观,还要研究哪些价值观可以相互分享以及如何分享?如何面对和解决上述问题,决定了我们能否处理好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科技的关系,实现人类文明的和谐共存。政府、组织、政治家和各行各业的人应该尽最大努力宣传这些价值观,并对未来充满信心。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泰和智库欧洲中心主任托斯顿·杰瑞尼克认为,只有彻底改变现代文明的发展模式和结构,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这需要能够迅速过渡到无碳社会的概念和技术,也需要通过政治行动建立普遍接受的共同价值观,这也是泰和文明论坛强调“共同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前沿科技——造福人类的高科技呼唤全球伦理共识

科学技术是一切事物的动力。生命科学技术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对未来人类社会伦理提出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如何确保科学技术的发展真正造福人类是一个重要的时代命题。

克罗地亚前总统伊沃·约西波维奇?他发表了题为“高科技及其对现代社会的挑战”的演讲。他认为,高科技的发展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战略和根本性的变化,如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增强。然而,高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对此人类应该警惕。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中国友好促进会会长、原公安部副部长陈志民认为,在大数据时代,数据就像农业社会的土地,工业社会的资本,数据的所有权将对人类社会的安全、发展和未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为避免因数据资源矛盾导致的国际社会失衡和冲突,国际社会应在联合国框架下共同探索和制定科学、合理、均衡、包容的数据所有权理论和国际规则,构建基于国家主权的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蒲慕明院士分析了前沿科学面临的伦理问题。结合团队克隆两只猴子的成功经验,他介绍了相关的克隆技术及其优势,特别是在研究人类大脑结构和治疗各种疑难疾病方面。然而,目前许多前沿技术,如治疗各种人类疑难疾病的基因编辑技术、干细胞和人工智能,仍然遭到一些科学家和伦理学家的反对。因此,他呼吁形成全球伦理共识,妥善处理追求尖端科技与社会需求、人类共同价值观以及文化和宗教因素之间的关系。

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2017年,太和智库发起成立太和文明论坛,其根本宗旨是“探索共同价值观,谋求和谐发展”,其宗旨是“严谨客观,面向国际社会,着眼于人类文明的共存与共享,探索和研究矛盾的根源,寻求稳定和化解冲突的途径,旨在促进民族和区域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首届泰和文明论坛的主题是“把握人类文明共同价值观的发展方向”。泰和文明论坛是世界知名论坛的标杆,致力于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和民间外交平台。

来源:央视线

标题:第二届太和文明论坛开幕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33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