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54字,读完约4分钟
2018年6月30日,主题为“技术授权、标准化和集成”的“中国金融技术发展论坛”在上海举行。论坛邀请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商界领袖及其他金融科技相关从业人员汇聚一堂,畅谈金融科技3.0时代的发展趋势,并就金融科技领域的“宏观发展趋势、监管政策解读、规范有序运行”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国商控股集团董事长车健表示,2018年,以金融技术为代表的新金融模式在监管体系的渗透下逐渐回归,重拾“包容性”金融发展的初衷,在技术创新和技术迭代的推动下不断增强发展潜力,在“后监管时代”表现出强大的合规力和后发优势,高度渗透传统金融、电子商务、互联网、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我们整合应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创新产品和服务形式,满足房地产行业融资需求,为中国新金融体系的建立和推广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后监管时代,金融技术3.0面临“突破”和“站立”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卢树春在论坛上发表了题为《坚持初始需求导向,促进金融技术合规发展》的主旨演讲。卢树春指出,金融技术是由科学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其功能服务与传统金融业没有本质区别,也没有改变金融的功能属性和风险属性。只有坚持金融的初衷,坚持合规发展,坚持需求导向,金融技术才能稳定而深远。
招商局集团董事长车健对此表示强烈赞同。他认为,“2018年,中国新金融产业将进入高质量合规发展阶段,呈现高速稳定发展态势。”然而,以互联网金融为主导的中国金融科技企业仍然面临着“破”与“立”的困境。作为一个处理“钱”和“资本”的行业,金融具有明显的风险属性。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金融技术的应用为风险评估和定价、防范和控制信贷和欺诈风险提供了科技支持;但是,一些金融科技业务创新偏离了正确的轨道,突破了红线,权责划分不清,仍需从需求方和供给方同时突破。只有让金融技术回归科学技术的本质,为金融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并对所有金融业务进行许可监管,才能确保中国的金融技术体系在未来稳步高效地发展,不断走向成熟和完善。”
金融技术3.0时代的关键词:改革、创新、标准化和秩序
论坛期间,交通银行副行长沈如军发表了题为“智能转型金融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的主旨演讲。他指出,金融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主要有三条实现路径:一是实现数字化;其次,实现“6a”服务体系(随时、随地、主动、先进、认证);三是实现服务系统的智能化。无独有偶,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3月15日公开表示,银行业3.0时代已经到来,银行业应利用金融技术,依托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创新服务方法和流程,以更先进、更灵活、更高效地应对客户需求和社会需求。
“由此可见,‘技术授权、金融创新、标准化发展’已成为2018年金融技术发展的重要议题和任务。”国商控股集团董事长车表示:“不仅传统金融机构已经进入3.0时代的技术授权,而且金融技术本身也迅速向3.0版本迭代,主题是“标准化和创新”。越来越多的金融技术从业人员开始扭转被动整改的局面,以合规管理为前提,以监管红线为准绳,积极加快主动、自觉、规范的创新步伐,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助力金融发展”的效率和质量,为在金融技术3.0时代创造辉煌前景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论坛结束时,尚控股集团董事长表示:“201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更加激烈的全球一体化竞争,当前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诸多机遇和挑战。作为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中坚力量,金融科技企业不仅肩负着推动行业自身发展的重任,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政治经济命运的走向。因此,在金融技术服务日益场景化的今天,金融技术公司应该从市场和客户需求的细节出发,脚踏实地地迈出合规发展的每一步,真正把金融“重型武器”的使命付诸行动,进而全面开辟新的金融领域。美丽的时代。”
来源:央视线
标题:国商控股:金融科技3.0回归初心 赋能实体产业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33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