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49字,读完约6分钟

要判断中国的经济变化,应该更多地考虑基数变化、转移要求和增量的稳定增长。传统的动力源驱动经济高速发展一段时间后,边际效应必然减弱,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之一。虽然增速有所放缓,但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有很大的发展空和增长势头

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2015年的国民经济运行记录几天前已经移交。未来中国经济如何进一步提高含金量?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接受了《经济日报》记者的专访。

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记者:2015年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如何从中国自身经济发展周期的角度来评价6.9%的增长率?

潘程健:有人形容中国2015年的经济报告卡创下了过去25年的新低。从表面上看,它没有什么错,它的意思也不准确。

25年来的新低给人的印象是,中国经济正处于25年来最困难的时期,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目前的经济总量是25年前的10倍多;201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相当于198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例如,25年前,我们拉着100公斤的货物上山,但现在我们拉的货物数量已经超过1000公斤。在恒功率条件下减速是正常的。

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因此,我们不能用多年来的新低来描述中国经济的变化,但我们应该更加注意基数的变化、需求的转移和增量的稳定增长。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三阶段叠加发展阶段。传统的动力源驱动经济高速发展一段时间后,边际效应必然减弱,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成为新常态的主要特征之一。未来几年,中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并非不可能。关键是,如果增量随着经济增长的转移而稳步上升,这意味着经济不会硬着陆。

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每个人都非常担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放缓。冷静地看,6.9%的增长率符合7%左右的预期目标。

从过去看,经济增长超过8%,放缓至8%以下,然后调整至7%左右。整个过程是渐进而温和的。从季度变化来看,2014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7.2%,2015年第四季度分别为7%、7%、6.9%和6.8%。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动非常平缓,节奏稳定,没有剧烈波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宏观调控的结果。应该注意的是,低于7%只是一个数量上的变化,而不是一个质量上的变化。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没有改变,中国经济仍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因此,我们不必对经济增长放缓过于敏感。

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记者:如果我们看看全球经济复苏,我们应该如何看待6.9%的增长水平?

潘程健:从全球来看,很少有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能超过6%,中国的经济增长水平在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数的。从发达国家的角度来看,美国的经济增长相对稳定。2015年前三季度分别增长2.9%、2.7%和2.2%,年增长率预计约为2.7%;欧元区分别增长1.3%、1.6%和1.6%,预计年增长率约为1.5%;日本分别增长了-1.1%、0.7%和1.6%,预计年增长率约为1%,明显低于中国的经济增长率。

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从新兴市场国家的角度来看,俄罗斯和巴西在2015年前三个季度都经历了超过2%的负增长,而南非的增长率从第一季度的2%以上降至第三季度的1%,而韩国的增长率不到3%。只有印度的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略高于中国的增长率,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其低基数有关。

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2015年,中国新的国内生产总值(按2015年底的汇率换算)接近6300亿美元,相当于一个世界排名第20的国家的年国内生产总值。在中国经济总量巨大的背景下,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仍在25%以上。

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事实上,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都经历了提速和换挡的过程。这表明快速增长后的速度变化符合经济规律,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避免。然而,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也提醒我们,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努力保持稳定,并特别注意避免进入中等收入陷阱。

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阿根廷、巴西和南美洲其他国家在经历了快速发展之后,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陷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五、六千美元。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正在消退,新的动力尚未形成。因此,说中国有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并不是危言耸听。

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然而,我们也有足够的条件和能力来避免这种风险。首先,中国人民有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渴望,这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次,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只有56%。如果城市化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中国的城市化至少会有20年的快速发展,这将为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市场。第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在追赶落后地区和转移先进地区产业的过程中,它能形成强大的推动经济发展的势能。例如,贵州和重庆过去相对落后。近年来,通过在东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加上正确的政策,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同时,2016年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的发展战略将从设计上逐步进入实施阶段,辐射效应相当可观。第四,中国仍然是一个消费大国,可以形成自己的大规模市场优势,形成相对独立完整的产业体系。只要我们加快供给侧改革,提高供给质量和水平,就能充分满足国内需求,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

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因此,在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角度出发,努力改变新旧力量互不关联的状况,这就要求不断加强创新驱动力。一是通过制度创新,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市场活力,提高市场效率;二是最大限度地鼓励技术创新,使相同的资本和劳动力投入能获得更多的产出。在这一系列改革和创新的推动下,尽管受到人口、资本、资源等因素的制约,我们仍能保持足够的增长势头。

来源:央视线

标题:中国经济气候监测中心副主任潘访谈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9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