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09字,读完约9分钟
摘要: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的意见》,表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成为树立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
边肖:涂是广州大学教授,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核心价值的角度研究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首席专家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的意见》,表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层面的顶层设计,成为树立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的关键环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核心,而且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承担着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任。因此,我们应该从价值之源、民族之根、安全之本的角度来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的意义,积极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全球范围内、全过程地实施这一重大工程。
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看优秀传统文化
实施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工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不仅有助于提升民族文化软实力和人民文化福祉,也有助于树立文化意识和自信心。
从价值来源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来源。虽然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了当今社会的日常价值观,吸收了国外文化价值观的共识,但从根本上说,其主体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指引,同时又充分吸收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有的直接吸收了价值核心,有的则用其价值理念来重新诠释其内涵。因此,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重要源泉的核心价值观,必须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结果,他们抛弃了传统,失去了根,切断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生命线。因此,我们应该保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如爱护水源、建造生态屏障等。
从民族根源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这是关于人类,为了成为世界。经过几千年的积累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和文化符号,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主要源泉。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曾多次面临亡国灭种的绝境,最终凭借其文化的凝聚力和包容性,摆脱了这一绝境,傲然屹立于世界。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程,就是要维护民族的根本,树立文化自信,使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在世界民族文化的森林中独树一帜。
从安全的角度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国家安全,尤其是国家文化安全的坚实屏障。维护国家安全,从根本上说,就是维护国家和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维护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文化安全涉及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生活方式、文化产品等方面,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和生存底线,在国家安全体系中处于关键地位。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保持其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不被其他民族侵略或同化,不仅关系到能否树立真正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文化安全的重要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被摧毁,甚至被摧毁,那就意味着它已经站在了被征服和被消灭的边缘,只有在面对其他国家的文化侵略时才能放下武器。显然,实施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工程,不仅有助于巩固国家安全的核心利益,也有助于打破一些西方强国颠覆中国的白日梦。
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不断创新。当前,实施传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工程的关键是从价值源泉、民族之根、安全之本的高度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
直接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无穷无尽的,积累和继承了许多文化精华,所以有必要直接继承。比如,历代仁人志士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无悔之死到范仲淹的悲喜之情,从文天祥的救世之心到顾的的兴亡,都是人皆有责的。虽然他们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但他们仍然有自己的本色,可以作为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直接继承。再比如,中国文化崇尚尊师重道、不信教、尊重他人、爱他人、善待他人等古代圣训,体现了中华民族重仁、以人为本、崇尚诚信、崇尚正义、尊重和谐、求同存异的价值观,具有现实价值。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不仅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直接吸收,而且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食粮。
积极摒弃传统文化的糟粕。积极扬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有助于消除传统文化中的谬误,保持传统文化的真理性,促进传统文化的健康发展,也是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观念在中国封建社会是至高无上的。忠孝之人将被载入史册,汉奸将被铭记几千年,这是封建社会的一句古老的家训。然而,这种忠孝观念还包括你是臣,父是子的道德法则,有三不孝的家训,甚至你想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观,以及埋葬子女的愚忠行为和孝道,这显然根本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阻碍人们健康思维的桎梏,必须积极摒弃。
以开放的心态进行整合和创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与邻国和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张谦的西域之行、唐僧西学、郑和七下西洋等。,表明中华民族从未缺乏学习和吸收外来文化的头脑;达摩来自东方达摩、日本驻唐朝大使、长安、唐都等地。这也表明中华民族早就开始与世界文化融合创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价值观可以与现代社会价值观和西方价值共识进行整合和创新。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重,其次是国,君可以轻舟载水,也可以颠覆舟,既能满足现代社会的民主自由理念,又能延伸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和包容性特征。
构建覆盖全民、全地区、全过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措施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对传统文化作出重要指示,并开始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程。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卷起袖子,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程,建立一个覆盖全民、全地区、全过程的发展规划和工作机制。
建立国家战略设计与地方发展规划的协调发展模式。目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程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工作议程,成为当前和未来的一项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地方党委和政府从国家战略全局出发,做好对接和实施工作。一是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确定相关扶持政策,启动一批重点项目,扶持一批文化人才,尽快产生明显成效;第二是建立工作机制,确保机构、人员和资金尽快到位。三是明确监管和激励机制,完善相关奖励和补贴政策,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源参与相关文化项目。
构建专业学术研究与大众社会教育无缝对接的合作模式。当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工程的实施,应该打破学习与艺术严重脱节的瓶颈,即学者重在学习,远离生活,高不可攀;社会传播机构忙于艺术,以中国传统文化的名义牟利,将传统文化商业化和庸俗化。突破这一瓶颈,需要学者们沉下心来,关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价值理念和鲜明特色,构建中国式的思想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它还要求各种社会传播组织上去,既要通俗易懂、灵活多样,又要有一定的理论高度和思想深度,还要有优秀的传统文化。
建立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的工作体系,并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全面支持。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程应从娃娃抓起,涵盖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各个阶段,涵盖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各个领域,通过校本教材、选修课、书法和京剧等形式,组织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材、课堂和校园的活动。同时,要动员家庭和全社会的参与,向农村基层、企业、社区、事业单位和其他城乡地区开展各项工作,建立从学校到社会的工作体系。
形成国内品牌建设和国外品牌传播的一体化扩散机制。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程,关键是培育内在力量,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目标是通过与海外国家的合作和交流,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走向海外。为此,一是坚持内容为王,突出思想内涵,突出价值观;二是整合多媒体资源,充分利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创新表达方式,打造国际文化品牌。第三,充分发挥中国饮食、中医药、功夫、动画、文物等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作用,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第四,巧用外力,借船出海,到台湾唱歌,搭建国际合作的新平台,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国际主流社会。
光明日报(2017年5月8日,第15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优秀传统文化:价值之源、民族之根、安全之本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7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