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668字,读完约12分钟
记者刘荣(右)采访了贫困家庭李树生。
记者袁勇(左一)采访了魏家沟村村民张巨明。
记者郝洪波(左)与贫困家庭宋克一起种植辣椒。
记者李万祥(左)采访了65岁的党员李守林。
记者纪(中)了解到村民春耕播种的情况。
记者(左)通过果林基地向村主任杜了解当湾村的情况。
记者曹利水(右)了解到贫困户的村容管理情况。
记者李(右)在坎儿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典家里了解扶贫情况。
虽然环境不好,但扶贫工作很有力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季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上潭村报道:位于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香花藏族乡最北端的上潭村,是我留在村里调查的地方。
从西宁开车到大同,一路阳光灿烂。半小时后,0+开始下毛毛雨。雨越来越大,道路越来越窄,水泥路变成了碎石路。还在奇怪为什么对面的车顶上有雪,而这里的雨滴已经变成了雪花。
我不知道花了多长时间,但是上潭村到了。在打开车门的那一刻,新鲜的雪花向我扑来,感觉就像从夏天到冬天一样。
上滩村有四个民族的251户1113人,其中三分之一是已办卡的贫困户。全村总面积约39.5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不足3亩,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由于地处偏远,观念陈旧,受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村民大多生活在陆地上,饲养马、牛、羊和鸡作为日常开支。
不确定的天气是上潭村最大的气候特征。我从村民那里听说今年雨水很多,春耕比往年推迟了近一个月。我不知道今年的收成会如何。
尽管物质匮乏,条件艰苦,上潭村的人们并没有丧失脱贫致富的战斗精神。近年来,牛羊养殖规模在国内不断扩大,在国外努力工作,实施精确的扶贫政策。目前,上滩村正在进行的扶贫项目包括土地开发整理、人畜饮水改造和畜舍建设,总投资估计超过2000万元。上滩村第一书记周表示,到今年9月底,上滩村的村庄面貌和基础设施将发生巨大变化,也将为该村未来的发展创造条件,积累后劲。
关注贫困家庭的政策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记者刘荣,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赤河镇艾芜村报道,我蹲的艾芜村位于陕西省石泉县以南16公里,面积17平方公里,812户,2812人。2016年,有66个家庭和137个穷人建立了一个卡。
艾芜村三面环山,清澈的赤河从东向西绕过村庄。当我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我看到了如此美丽的生态环境和小的两层和三层的建筑,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记者很难相信这实际上是一个贫穷的村庄。
直到我来到住在山里的农民家里,看到许多建在山坡上的土坯房,没有像样家具的房子,还有一小片只能保证温饱的薄土地,我才意识到贫困的存在。
五爱村是由原来的五爱村、龙口村和山坡村合并而成的。四川路附近的艾芜村交通相对发达。316国道和西康高速公路从这里穿过,距赤河镇仅2公里。这些优势使得住在四川路的村民更早、更快地获得各种资源。然而,居住在山坡上的居民山高、路长、居住分散,贫困状况多年没有改变。
如今,从省到县,从镇到村,扶贫干部都在努力带领贫困家庭走出困境。该房屋破旧不堪,不宜居住,池河镇已建整洁的安置建筑;如果没有一个行业只有足够的食物和衣服,常驻团队依靠党支部实施党支部+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精确扶贫模式来解决收入问题;如果因病不能工作,政策保证支付五保和低保金。
党建开一个新局,放弃等等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贵州省凤岗县何勇镇范姜党湾村报道:贵州省凤岗县何勇镇党湾村是一个丘陵山区,四面环山,资源丰富,民风淳朴,境内有304条省道。我住的当湾村距集镇5公里,距县城32公里,总面积29平方公里,耕地6763.8亩,1742户,8136人。
经过半个多月在村里的入户调查,我最深的感受是村干部和驻地干部都很忙,从早到晚精力充沛。他们说有太多的事实需要实施。在这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扶贫的主力军。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从我到我,再到我的根本转变。
五年前,当湾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群众对等待、依靠和要求有着严肃的思考。村子里没有硬化的道路、广场或集体经济。在过去的五年里,当湾村已经实现了道路硬化和建设三个文化广场的结合。其中,群众自发集资60.4万元参与基础设施建设。
党湾村的变化促进了党组织的作用。在产业发展方面,当湾村提出并实施了党建+项目+合作社+社会+农民的扶贫模式。目前,全村集体收入已达41.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2011年的4100元增加到8600元,五年内翻了一番。
介绍好的项目,贫穷的村庄,改变他们的面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袁勇河南省三门峡市山州区魏家沟村报道,魏家沟村地处偏远山区,地势崎岖,是河南省的一个省级贫困村。该村有305户人家,1128人,分布在9公里外的方圆深山中。
魏家沟村是一个没有水、没有土地、没有主导产业、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的村庄。村子里只有一口井可以打水。农民需要去井里取水,并把水储存在他们自己的地窖里,这只能满足日常生活,而且缺乏灌溉用水。魏家沟村的耕地面积为1180亩,人均耕地只有1亩左右。由于地处山区,耕地分散。据说任何能让牛躺下的土地都可以用作耕地,而且土地非常贫瘠。
地理位置偏远和自然资源不足导致魏家沟村贫困。魏家沟村有196户贫困家庭,630人。此外,疾病和残疾造成的贫困在该村十分突出。魏家沟村缺乏脱贫的内生动力,精确的扶贫政策干预对魏家沟村脱贫至关重要。目前,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引进光伏发电项目和养猪项目、实施贫困家庭搬迁安置和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魏家沟村的面貌有了很大改善。根据该计划,魏家沟村将于2018年脱贫。
2012年,魏家沟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000元;2016年,这个数字是2600元;2017年,预计将达到3000元;到201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预计将超过3026元。
修复幸福之路,咬紧牙关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曹利水,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北坡村报道:我蹲在北坡村,属于重庆市城口县沿河乡,位于大巴山腹地,距重庆市区约400公里,占地31平方公里,约占沿河乡的四分之一。由于地形属于高山深石山区,到处都是陡峭的山脉,交通不便,耕地也不多。走在高山峡谷中,村民们经常可以看到陡峭山坡上的小规模农业,这就是众所周知的“九山半水半田”。
现在的北坡村是由以前的白树村、安平村和北坡村合并而成的。目前,有8个社区,400多名村民,包括80多个贫困家庭。交通问题一直是北坡村村民最头疼的问题。北坡村的许多年轻人外出工作,有些人举家迁往城镇居住。留在这里的穷人很难摆脱贫困,自发致富。北坡村人口1531人,包括52户245人的贫困家庭。2016年,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为2659元。
当地有句谚语,重庆脱贫,城口脱贫,北坡脱贫。北坡村是克服贫困的硬骨头。尽管困难重重,但这并不妨碍当地干部和群众战胜贫困的决心。
自2015年以来,县和乡镇政府不断加大对北坡村道路、河岸和桥梁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目前,通往北坡村的交通状况已大为改善。县委和县政府专门修建了古柏村一级公路,预计投资超过1700万元,预计今年年底竣工通车,古柏地区的村民预计将改变他们的隐居生活。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改善,工业援助的步伐正在加快。城口山的鸡、蘑菇、竹笋等产业将在北坡村蓬勃发展。
不变,三环,富民兴业
中国经济网记者郝洪波报道,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界牌镇蒋军村总面积12.68平方公里,由蒋军村、莲花村、七星村三个省级贫困村合并而成。它有34个村民小组,528户1921人,其中114户446人是建立档案的贫困户。记者观察到,江军村贫困的原因有五个:一是地处偏远山区,平均海拔840米;二是资源匮乏,人均有效耕地不足0.5亩;第三,产业结构单一,没有支柱产业;第四,基础设施落后,道路不通,电力不通,通讯不通;第五,村民文化素质低,劳动技能差。
自2015年以来,衡阳市地方税务局、衡阳县政务中心和衡阳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各村成立了扶贫小组,从解决道路、交通等问题入手,实施基础设施扶贫。到目前为止,已完成8条路面硬化19.2公里的道路,修建了12座水库,并修建了新的移动信号塔。2016年底,建成了可容纳23户81户贫困户和危房户的住宅;到2017年底,国家电网改造项目将全部完成。目前,69户278人的贫困家庭已经脱贫,大多数剩余的贫困家庭将在年底前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2年的1850元增加到现在的3200元。
目前,扶贫小组正在带领村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界牌镇政府也在联系江军村大型、实力雄厚的现代农业公司,准备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帮助他们脱贫。
值得一提的是,江军村旅游资源丰富。随着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江军村的旅游业也在逐步发展。
四个全面覆盖致富有一个开端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万祥在江西省福州市岗上集镇东源村报道:白天走进东源村,你会看到干净的水泥路连接着每一户人家,粉墙瓦房星罗棋布,绿叶莲花池绵延100亩,绿色的稻田生机勃勃。
江西省抚州市岗上集镇东源村位于抚州市东部一级公路的西北部,距东乡区和抚州市不到半小时车程。
自4月29日对该村进行调查以来,记者发现东源村集体经济薄弱,村组空和中青年劳动力外流都是制约东源村脱贫的重要因素。此外,疾病和残疾也是当地农民重新陷入贫困的主要原因。东源村是江西省“十三五”扶贫开发的贫困村。辖区内有717户3020人,10个村组。2015年初,该村有24户34人。
东源村扶贫可概括为四个全覆盖:大力保护和促进扶贫全覆盖;挖掘根源,促进健康和减贫的全面覆盖;托富路推进工业扶贫全覆盖;安全,推进村庄整治全覆盖。东源村探索分行+党员+公司+贫困户党员+村干部+贫困户党建+基地+贫困户模式,大力发展莲藕种植、水产养殖、脐橙种植、光伏发电等六大扶贫产业。近五年来,东源村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4800元;2014年,这一数字增至5866元,但远低于东乡区农民10566元的平均收入水平;2016年,东源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左右。
山不会被困住,因为有领导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李湖北省郧西县湖口乡坎子山村报道,从郧西县到坎子山村的公路上,群山连绵不绝。坎儿山村是湖北省海拔最高的最偏远的山村,几代人以来一直痴迷于自己的三点式土地,但总是很难摆脱贫困。
被困在山中,悬在悬崖上,一英尺长的小径曾经是坎儿山村人们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山很高,天气很冷。村子里的土地分散而贫瘠,几乎没有可以生长的庄稼。玉米亩产量一度低于100斤。代际贫困在这里传播。除了几只飞翔的凤凰,大多数年轻人都是靠在矿区工作谋生的。该村152个家庭中有426人,95个家庭中有269人是贫困家庭,贫困率超过60%。五年前,这里的人均年收入还不到3000元。
经过半个多月在坎儿山的采访,最感人的故事发生在村支书魏登典身上。上任40多年来,村里的每一点变化都离不开邓玮寺的奔跑。这位63岁的乡党委书记已经成为帮助穷人的名人,在郧西县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件事。但他的住所仍然是两座土制砖房。
有能力的人在开车,政策在加强,投资在倾斜,变化正在显现:在今天的坎儿山村,古老狭窄的小路已经变成了一条6米宽的旅游道路,专业合作社+农民+市场的模式已经驱使每一个家庭饲养牛羊,种植高山蔬菜。玉米加工企业已经开始运营,由于扶贫,一群村民已经搬进新家,乡村旅游也在规划中。截至目前,坎儿山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6500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记者去了那个贫困的村庄,体验了与贫困的斗争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7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