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844字,读完约10分钟
要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必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不断开拓新的视野,在理论上做出新的概括。一系列重要讲话,如习近平同志7月26日的重要讲话,始终贯穿着一个鲜明的思想:问题导向。当代中国在转型变革过程中积累了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能,但也面临着复杂的矛盾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强化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
坚持问题导向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治国的一大特色
问题是实践和创新的起点。抓住问题才能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所有的发展和进步都是通过解决时代的问题而实现的。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始终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前进的重要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在这一伟大的历史变革中,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是党中央治国的鲜明特色。
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根本要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我们党的领导人是运用问题理论的大师。马克思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是表达其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声音。马克思正是在理解和把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时代问题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规律,为世界无产阶级提供了理解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通过回答和解决中国面临的时代问题,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指导实践突破的过程。毛泽东思想是在回答中国这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等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正确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整个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也面临着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面对矛盾和问题,我们应该掩饰还是应该承担责任?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历来为了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而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党和国家军队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导向,努力克服深层次矛盾和重点难点问题。五年来,以解决矛盾、解决问题为目标的开拓创新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试图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难题,完成了许多过去尝试但没有完成的重大事件,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坚持问题导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习近平同志在7月26日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的发展达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重大问题的历史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境界。
在问题的指导下形成新的思想和理论。要理解和解决复杂多变的时代问题,不可能仅仅依靠经验,必须用科学的理论把握时代的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成果的不断形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习近平同志深刻把握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深刻理解了历史和时代发展的规律,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的新思路、新思路和新策略。习近平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的精神,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科学严谨、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为开展伟大斗争提供了根本依据。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以问题为导向,提出新的策略和措施。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我们需要面对的挑战、需要化解的风险、需要克服的困难和需要弥补的不足,是推动我们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实践证明,谁能更好地发现、把握和解决问题,谁就能赢得发展的机遇和主动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了四个综合战略布局,确立和落实了新的发展理念,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推进了供给侧体制改革,落实了国家总体安全观,构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了一带一路建设,深化了国防和军队改革等。这些新举措和新战略着眼于解决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以问题为导向,完善新体制新机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着眼长远,把完善制度和机制作为更高目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不是实事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加强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形成解决问题的新体制新机制,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从反四风、应对四大考验、化解四大危险,到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再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都渗透着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都在努力完善解决问题的新体制和新机制。这些新的制度和机制把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以问题为导向,满足新需求和新意愿。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的新愿望和新需要,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抓住了社会的新意志和新需求,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环境等问题。结果,人们的生活不断进步到一个新的水平,获得了更多的成就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的直接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现实基础。
坚持问题导向需要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态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任重道远。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第二个世纪的目标,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前面的路并不平坦,我们需要面对和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习近平同志强调,要以更广阔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问题导向,解决重大战略问题,才能更好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的核心本质,并有意识地将其运用到以新的精神状态和斗争态度理解和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
坚持问题导向要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问题是矛盾的外化,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外在表现。矛盾无时无刻不在,无处不在,不是由人民意志转移的。正视问题就是正视矛盾,坚持实事求是。同时,事物在矛盾运动中前进和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握事物运动的内在矛盾和规律,把握影响全局的关键问题、难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和解决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需要创新思维。开发后,问题并不比未开发时少。它实现了从崛起、富裕到强大的历史性跨越,现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在强大之后面临着新的问题。如果我们不能及时提出新的想法、想法和措施,理论就会薄弱,实践就不会前进。习近平同志指出: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创新者进步,创新者强大,创新者赢。坚持问题导向,发现、研究和解决问题,不要用创新思维。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对理想社会的探索,在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必然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世界舞台的中心的时候,我们党必须勇于并善于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新境界,使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能够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之光,使社会主义能够显示出更强大的生命力和对全人类的吸引力。
坚持问题导向需要承担责任。理解一个时代需要理解它的问题,改变一个时代需要解决它的问题。客观世界是多样的,问题也是复杂的。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社会利益越来越明显,观念越来越多样化。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也意味着巨大的障碍和困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需要有责任感,敢于面对问题,善于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面对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中遇到的新情况、新情况、新问题,全党同志必须敢于面对困难,勇于面对困难,自觉地把自己的使命放在心上,担负起自己的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难题,特别是需要拿出精神来。中国共产党人能否坚持问题导向,承担历史责任,这是一个真正的考验。十八大以来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下定决心,勇于承担责任,任何困难和障碍都是可以克服的。
(边肖是《人民论坛》杂志的主编)
《人民日报》(2017年9月14日,07版)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二六”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开创事业发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7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