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04字,读完约9分钟

边肖:向春玲,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指出,主要的社会矛盾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求与不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它还指出,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这不仅对物质和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和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新需求,解决新的社会矛盾,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建立共建、治理、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并提出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提高四化水平,加强四个体系建设。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一是建立共建、治理、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

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立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建议在此进行构建和共享。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增加了共同治理,更充分地体现了治理的核心理念。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体制改革,各种所有制形式出现了。除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外资经济和股份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之外,这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并不都集中在党委和政府手中,其他经济实体也掌握着大量的资源。社会成员的服务和管理不能完全由政府照顾,而是社会主体共同参与服务和治理。此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中,中国80%的劳动力受雇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这意味着中国政府不再是计划体制下的全能政府,而是一个有限的政府,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平等对待各种社会主体,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动员多种社会主体参与服务群众和管理国家社会公共事务,形成人人都有责任、自觉地进行社会治理的局面,努力实现社会共建共治,共享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环境。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二是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社会治理制度是指社会治理主体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各种具有约束力的行政法规、章程、制度和惯例的总称。它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如法律和明确规定严格处罚措施的各种规章制度;它还包括人们同意或认为符合每个人利益的各种非正式制度安排,如道德、习俗、村庄规则和社区惯例等。在中国的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一方面要加强法治建设,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和依法立法,促进发展,确保良法善治。另一方面,要加强德治建设,加强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整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比如,要加强行业规范、社会组织章程、村规民约等社会规范的建设,充分发挥社会规范在协调社会关系、约束社会行为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引导公众培养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道德等道德规范的自律精神,自觉履行法律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自觉遵守和维护社会秩序。同时,根据我国的国情,我们应该利用我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来丰富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第三,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机制建设

随着我国工业化、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一些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导致了一些社会矛盾。这不仅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制约了我们的发展活力,也极大地考验了我们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能力。为了有效应对当前的社会矛盾,以人民调解为基础,以行政调解为主导,以司法调解为保障的大型调解机制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推广。行政调解作为大调解制度中的主导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如加快行政调解的立法工作,规范行政调解程序,提高行政调解的专业水平等。司法调解,又称诉讼调解,是指当事人在法院主持的调解下,通过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作为解决冲突的保障机制,司法调解需要不断加强,尤其是要让人们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公正。人民调解是指在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下,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对民事纠纷当事人进行说服和劝导,促进相互理解和包容、平等协商、自愿协议和消除纠纷的一种调解形式。人民调解是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自主行为。人民调解作为大调解的基础,应该发挥其基层治理的作用。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第四,提高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

(一)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水平。随着社会主体的日益多样化,市场机制和社会机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政府的任务,而是亿万中国人民的事业。社会治理社会化和公共服务市场化已成为发展趋势。政府逐步调整与社会的关系,逐步转变职能,通过购买服务和招标,将市场和社会能够承担的事务移交给企业部门和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与公共社会治理的协同作用。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二)提高社会法治水平。法治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是社会治理的基本保障。依法治国,首先要有法可依,加强社会领域的立法工作。其次,为了遵守法律,我们必须加强对法律的执行和监督,增强司法机关的权威。第三,为确保执法公正,必须规范执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让人民感受到社会的公平正义。第四,加强全民法制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提高全民守法意识,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第五,领导干部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协调关系,化解矛盾。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3)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我们应该走出传统的社会治理服务和管理的思维方式,实现社会治理模式的革命性变革。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提高我国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这是当前信息碎片化、碎片化、人力和运营成本高、快速反应能力不足对社会治理创新的新要求。智能社会治理是指在网络和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使我们的社会治理在分析、服务、治理、监督和反馈方面更加准确,更好地服务于不同的社会群体,更有效地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务,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四)提高社会治理的专业水平。社会治理的专业化要求社会服务和治理要有专业团队、专业理念、专业技术和方法来开展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社会治理专业化的发达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有必要加强社会治理中各类专业人才的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特别是要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社会工作专业人员是在社会工作方面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员,他们直接在社会援助、慈善、社区服务、就业援助、贫困援助和争端调解领域提供社会服务。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小系列供不应求,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治理专业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加快社会工作小系列的培训和队伍建设,改善社会工作小系列的待遇,完善社会工作小系列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其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提高我国社会治理水平。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5.完善公共安全、社会保障防控、社会心理服务和社区治理四大体系

一是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公共安全是每个公民最关心和最直接的利益,它涉及到公共生命、健康和财产的安全。公共安全事件的不断发生,不仅是对中国社会转型新的历史阶段的回应,也是对新形势下我们应对公共安全危机能力的思考。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构筑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建设安全中国。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第二,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社会保障不仅与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密切相关,而且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面对社会治安形势的发展变化,我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仍存在诸多不适应,尤其是在整体效能、基本要素控制、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基层活力等方面。当前,要以提高人民安全感和满意度为目标,以观念、制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为动力,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赌博、贩毒、拐卖等违法犯罪活动,切实提高维护公共安全的能力,保护人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和人格权。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第三,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之中。传统与现代、中外不同利益群体的观念和观念交织在一起,观念和利益的冲突成为转型社会的突出特征,这就要求我们的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塑造社会成员健康人格,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和积极的社会心态,提高社会文明水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第四,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社会治理的核心在人,重点在城乡社区,关键在制度和机制创新。中央政府要求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转移,加大对基层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完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向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方向发展,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完善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系。特别是在城乡社区,我们应该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6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