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216字,读完约6分钟
土旦次旺,男,藏族,西藏墨竹工卡县人,1982年1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中共党员,现任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
18年来,他一直在平均海拔4500米,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的阿里高原工作。18年来,他始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戍边人的平凡与伟大。身边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位老民警谦虚、低调、踏实,不仅仅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更是“以站为家”的先进楷模。
从“一句汉语都不会”到“藏、汉、尼三语自由切换”的华丽变身
如今的土旦次旺,藏语、汉语、尼泊尔语三种语言自由切换,被称为普兰口岸“1号翻译官”,每一次的中尼(中国和尼泊尔)会晤上都少不了他的身影。但谁又能想到如今这位警务合作战线上的“语言达人”“翻译能手”,入伍时连汉语都不会讲呢。
但他就是凭着不满足现状的那股子韧劲,下定决心要学好汉语、尼语等执勤执法日常用语。刚开始学习汉语的时候,土旦次旺就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发音、语法、时态,经常让他摸不着头脑。那时的他,常常为自己加油打气,心想着“只要努力认真,就一定会有收获”,就是凭借着这一股子不服输不服软的拼劲,把藏语和汉语一起写在本子上,对着本子,一个字一个字地写,一句话一句话地读,不懂的地方就向身边的战友请教,渐渐的汉语水平有了提高,最终可以毫无障碍地跟身边的战友进行交流。后来,为了方便与尼泊尔人交流共同,更好地开展执勤执法工作,通过同样的学习方法,他又熟练掌握了尼泊尔语。如今,为了更好地开展旅客查验工作,土旦次旺又开始学起了印度语。
“怕苦怕累就不会选择这个职业”
为了解决饮水问题,他与战友们一道打井取水;执勤点交通不便,为解决后勤物资保障问题,他与战友一道肩挑背扛;白天不顾似火骄阳巡逻在崎岖的山路上,不知道摔了多少次跤、受了多少次伤;深夜里,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站岗,手脚、耳朵、面部被冻伤已成家常便饭……
多年来,土旦次旺一直工作在普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队外联组,常年驻守在口岸一线执勤点,这个执勤点与站机关所在地相距28公里,土旦次旺长期工作在这里,几乎很少回机关;他的家人不在阿里地区生活,由于路途遥远,几乎一年只能回一次家……即便如此,土旦次旺也从没想过调整工作岗位,还想在这里继续干下去。
业务能力出众的他,长期战斗在对敌斗争的最前沿,奋战在守卫国门的第一线——中尼9号界桩执勤点。凭借着一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熟练的语言优势,以及业务上的苦心钻研、敢于创新,力争将各项业务做到“精、专、广、宽”,单位的同事都称他为“万能胶”,哪里需要贴哪里。就是凭借着这样的精神,土旦次旺先后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维护稳定先进个人”“西藏自治区成立40周年大庆安保先进个人”。19年的坚守,他成为了中尼友好的最美使者,传递着友好,书写着情谊。无论是中国边民还是尼泊尔边民,有事情总会第一个想到他。
他就是这样一个在平凡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践行“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喜马拉雅卫士精神的老民警,从不叫一声苦,从不喊一声累,从不为自己邀功,默默地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书写着一代边防老兵的忠诚、奉献与担当。他经常给身边的人说道:“怕苦怕累就不会选择这个职业。”
“不仅要待得住,还要干得好才行”
有人说,在西藏工作躺着都是奉献,但是对于驻守在世界屋脊的土旦次旺来说,他一分钟都不想浪费。工作中的土旦次旺不仅踏实肯干、认真负责,还非常善于总结经验,他将长久以来的工作汇总提炼,归纳成为一套“121工作法”。
“121”——齐步走!土旦次旺始终以一个老兵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这套工作法既是对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对自己从军生涯的一种致敬。
“‘1’就是一种精神,即无私奉献的精神。”土旦次旺用一口熟练的汉语告诉身边的战友,“当兵的时候讲奉献,现在从警了,依然要讲奉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儿里。”
在开展各项工作时,即使再晚,只要口岸周边老百姓或者尼泊尔边民遇到紧急情况。土旦次旺都会即刻返回工作岗位,一点都不怠慢。
“‘2’是指两大优势。”土旦次旺经常说,“这就是我的民族和语言优势了,这里地处藏区,藏族同胞多,我们之间相处起来自然更加亲近,加之我学习了尼语,和尼泊尔边民及工作人员们相处也十分融洽。”
对于最后一个“1”,土旦次旺认为那就是要有“一份关爱”。普兰边检站附近斜尔瓦组的老阿妈卓嘎。每次看到土旦次旺,就像见到亲人一样热情,时常嘘寒问暖。那是因为土旦次旺给予了老人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
“其中既有民族情谊,也有他对老人的关爱使然。”土旦次旺的同事罗生林经常说:“我们经常看到土旦次旺下班后往农户家里跑,帮助他们干一些农活儿,送一些日用品等,日子久了自然就成了一家人一样。”
早在几年前,很多同事就发现,土旦次旺开始带起了“徒弟”,时常将自己的“121工作法”讲给年轻同事们听,尤其是鼓励他们学习尼语甚至是印度语。
起初还有人以为他这么做可能藏有“私心”,教会了“徒弟”,有了“接班人”,就可能转岗去别的地方了。可后来大家发现,虽然如今都有好几个“徒弟”出师了,土旦次旺自己还兢兢业业地奋战在自己的岗位上。“我肯定不会离开这里,只是如今边检工作越来越忙,有时真感觉分身乏术,让身边的同事们多掌握些语言本领,这样对整个边检站工作的开展都将十分有利。”原来土旦次旺的心里始终惦记的是如何把工作做得更好。作者:钟悦祺,任毅。
来源:央视线
标题:土旦次旺:“一号翻译官”的“121”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62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