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007字,读完约10分钟
中西合壁
西医防疫可循常规
中医治新冠有特效
前言:“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新冠肆虐全球,毒株变异,防控艰难,是完全并迫切需要特效中医药施救于我国乃至全世界人民的非常时刻到了。他年过古稀,逆向而行。心济苍生,大医精诚,他就是我国中西医临床专家李万泉,鉴于他坚持中西医结合,善用中医药抗乙肝病毒及艾滋病毒已经三十年,早于2020年6月已研究出防治各型新冠病毒特效药,为世界提供抗疫“中国方案”的信心和勇气。
中医文化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粹,越来越被老百姓认可,尤其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迫切需要大力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业,以教育传播正确的养生技能,通过”中医养生送到群众身边,加快中医药文化融入社会”,提升广大群众中医健康养生素养,拓宽中医药服务领域,让更多的老百姓”识中医、信中医、用中医”为百姓就医精准“导航”,向社会推荐中国好医生李万泉。
人物档案:李万泉,重庆云阳县人,1951年生。197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疗系,即分配到原省部级重点中专暨四川省万县卫生学校工作,担任《内科学(含传染病学)及护理》的教学与临床工作。1979年参与该校附属医院的建立与内科病房的诊疗工作。1992年9月在原四川省万县卫校取得高级讲师资格;1995年受聘为台湾省针灸学会客座教授;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95年5月美国旧金山)演讲学者。1985年参与当时国家卫生部与高教委委托该校编写的中等医护学校《内科实习指南》、《内科护理学》有关章节的编写,两书已分别于1992、1993年由国家级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被)正式出版。长相谦和,为人低调,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中国灿若繁星的文化长河中,有这样一种文化,归为中国“三大国粹”之一,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伟大结晶,是东方医学文化的始祖,如今,它也正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全世界,使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医学文化之林,它就是中国宝贵的“中医文化”中医文化传承需要更多有志、有识之士的努力,而李万泉医师就是其中一员。
主要科研成果:1992年6月为了更好地进行全身心地投入中医药的临床工作,故毅然决然的离开单位,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应用中医药治疗疑难杂病/肝病/艾滋病的临床工作与课题研究,到目前已有29年之久。
1994年底,在中西医结合的理论基础上,研究出”乙肝”的中医药方,并通过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室的权威鉴定。于2017年底基本研制成独具特色的”乙肝/肝硬化”系列(1-5号)中药散剂。并经临床实践达到了预期效果。
1995年底,又潜心地研究防治”艾滋病”的中医药(原艾必治系列中药)方,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病毒室及美国丹佛市艾滋病病毒权威实验室的鉴定,其中抗艾滋病毒携带者的”艾必治1号药”显示对艾滋病毒有明显的抑制(>74%)作用;2号药亦经15例早、中期艾滋病患者的用药观察,短期内即获得显著疗效,所著论文早于1995年5月获《第二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国际优秀成果奖,受邀赴美国演讲及领奖。同时与参会的代表、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并受到了美国旧金山两家医疗机构的认可,盛邀李万泉医师留在美国发展,均被其本人婉言谢绝。
关于中药”艾必治”的研究方向(药理)及治疗HIV/ARC/AIDS的疗效证论(摘要)见李万泉医师所撰写的国家级论文(即96年李万泉医师就被国家卫生部疾病控制司视为防治艾滋病的临床专家了)——参加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艾滋病学术研讨会,并发表的国家级论文,该论文已汇编入我国防治艾滋病的论文集之中/2003年4月。
李万泉医师在中医这门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上崇尚中医易水学派,侧重五行脏腑调节学说,特别是脾肾两脏为主的调治;而且现代医学也非常注重肾上腺的(免疫调节)功能与作用,此腺就在两肾之间。现代人大多因免疫功能失调而形成了身体亚健康的状态,长此以往,产生了心肝脾肺肾的病变。他认为该学派治病是抓住了病根的源头!李万泉师从易水学派,清·康熙年间江浙名医四明居士高鼓峰先師(著作),高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临床实践上,均可为此学派的典型代表和临床大家,同时也是少有的治疗各种慢性疑难病的临床名医。29年来所得所想,来源于高鼓峰先师的理论与实践,践行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守正创新”即中西医结合之捷径。
2001年春经卫生部相关部门的邀请,遂自费进入国家AIDS实验室进行艾滋病毒感染者用药后的短期临床观测和数据,并先期取得了好的临床效果及经验。
2008年秋,在不断完善中药处方及各型(中药丸剂),开始免费为自愿接受药物的患者治疗,达到了临床预期效果。其防治艾滋病的中药按国家有关规定及程序已进行到最后行国家级验收的阶段了。
中医药在流行性疫情方面的优势近几年也得到了验证,国家相继出台了扶持政策,对重振中医药事业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对从业者起到了重拾信念,大震人心的鼓舞作用。
李万泉医师离开单位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在完全自费的情况下,不断加强中医药的开发研究。立足自身优势,吸收先进理念和拜访全国各地中医药名家,借助受邀参加全国各地的医学大会优势,与参会的专家、学者交流心得体会、探讨中医药发展前景和未来。面对席卷全球的流行病/新冠肺炎,在传承、守正、创新的基础上,李万泉医师自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在中医药防治乙肝及艾滋病毒丰富临床经验的基础上,迄今为止又已将防治各型新冠病毒所致肺炎的中医特效药研究完善,有待造福于全国及全民世界人民。(药方见下述)
【附一:李万泉医师治疗肿瘤/癌症患者典型病例摘要】
李万泉医师二十年来在我国几个大城市用中医药治疗肿瘤/癌症的典型病例(或知情/证实人):● 北京:知情人,董先生,●上海:某研究所王先生,●深圳/台湾:陈先生;●重庆市:1、骆某某(重庆巫溪网上有名):患白血病(M2),经服一年零八月余的中药,已于五年前夏治愈,2、巫溪县罗某某:患罕见的恶性胸膜间皮瘤,一年内已治愈上班,手机:3、云开万等地还有>20名以上治愈患者,略;●成都:田女士,(注:请咨询以上人士,即可知李医师在该城市治疗肿瘤与癌症的具体疗效及治愈病例)……
注:(一)以上小骆的白血病为全程免费,已治愈五年以上未见复发;(二)巫溪县罗某某患的是罕见的胸膜癌,先在重庆某大医院,经化疗等巳是病势冗重!后至我处求治,刚一年经中药治愈!至今三年余未复发!其病历档案由北京肿瘤研究所作为罕见病例于2016年夏秋来渝收集并存档!!!
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次大考”,严重威胁了群众的生命健康,2021年,后疫情时代,“如何增强免疫力,摆脱疾病困扰,预防疾病”,逐渐成为人们议论的主题,建党百年华诞,李万泉教授公布了他的主要智慧科研成果。
【附二:杀灭新冠病毒特效中医药】
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与防控防治此新型冠状病毒(估计以后还有变异株的出现,而且毒力会越来越强,传播越快)感染及其引发的肺炎,否则在往后2-3年内全球无宁日也!!!
按李万泉医师长达29年来(天天就在临床实践)应用中医药防治暨杀灭各类病毒性疾病(主要为当今全世界西医界仍无法根治的乙肝病毒与艾滋病毒两大病毒为主)之宝贵丰富的临床经验:
特别是遵循我国中医治病的最基本原则,精心选用数百年来一直沿用的两个古传名中医药处方,已研究完善并制成中医药的传统制型即散剂,以方便全国仍至全球的广大中西医务工作者指导及医嘱患者服用:
(一) 是针对实症患者(热毒甚者/现舌红苔白黄者),此型病人国内(含各东南亚国家)患者约占75%的数量/比例; 国外(主指西方欧美为主的各个国家)患者约占90%的数量/比例的临床特征,故选用完全对症的古传名方即<加味逍遥汤>为基础方,加强效抗病毒(黄连黄芩黄柏与制大黄金银花蒲公英)及对症(桔梗法半夏川贝与桑皮)的中药共普通而强效的十九味中药组成,国内国际统称<冠肺/I号药> ;
(二) 是针对虚证患者(体虚/气血差者!现舌质淡红,舌体胖大,基本无苔或少许白苔者),此型患者国内约占总数的25%左右,国外约占15%的患者!!特选用对症的古传名方<补中益气湯>加强效抗病毒(见上述)及对症(见上述)的/共19味中药组成,即<冠肺/2号药>;如此,一方面可基本统治乃至治愈全国全球广大患者; 另一方面我国及全球西医生亦可较易较快掌握此两中医药物的适应症及使用方法!!再者,此两中医药物,成本低,制成散剂后又方便(对症)服用,且可在短期内(现估计在6一8周)完全控制并消除此次大灾害即新冠性肺炎矣!(另注,从上述患病比例来判断行临床施治的话,无论国内或国际/特别是国际上绝大多数患者均适用<冠肺I号>中药(即基本上如同应用西药一样,无需再行什么<辨症论治>的了,同时也适应全世界各国大范围地使用!本人还习俗性地称服此药如同冲兑咖啡口服耳!!)。
※预期疗效:一般可在2—3周内基本消除呼吸系统各种常见症状; 一般约在25—35天内>90%的患者行核糖核酸检测呈阴性; 将后如有条件检测新冠病毒数量的设备仪器问世,则可在服药45—60天后基本无法检测出患者体内的病毒即彻底根除该病原体的了; 特别指出:凡服药至疾病痊愈者,应达到罕有后遗症的远期疗效,即达到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彻底消灭<新冠病毒>的大目标了矣!!!。
※使用方法:详服药说明书,预防用药每天早上冲服8-9克药粉即可。
中医药能预防新冠的中成药也是很多的!如全国各地大药房均有售的<银翘解毒丸>,<抗病毒颗粒>等,均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及对轻症病人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注:体重>60KG的成人,用药时需加倍服用)
此文很值得一读,因笔者一为中西医结合专家,二有29年的抗病毒临床经验及成果!也即对国家及全体人民防治新冠性肺炎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来源:央视线
标题:中西合壁 西医防疫可循常规 中医治新冠有特效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62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