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2字,读完约4分钟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他的文章、讲话和著作中,经常引用古籍中的经典名句,用中国的经典讲述中国的经验,用中国的原则讲述中国的道路。这些著名的典故是沉淀在5000年文化长河中的智慧结晶。它们深刻、生动、富有启发性,也显示了文化自信。中国之音特别策划了《习近平最新代码》,整理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最新重要讲话和经典句子。

[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今天的《习近平最新法典》诠释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使用的大学之道,即明达、亲民、善。解说嘉宾:孟曼,中国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

[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中新网5月4日电(记者刁闯)据中国之音《新闻之夜》报道,在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校园里,教学楼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明德楼,它源于大学之道,清正廉明,贴近百姓,以德报怨。

[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的调查。新华社记者李涛照片

今年5月2日,恰逢“五四青年节”和北京大学成立12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了北京大学,与师生进行了座谈,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谈到正确的办学方向时,总书记再次使用了“大学之道”的典故,即“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习近平:大学之道在于它的美德,它与人民的亲密和它的完美。古今中外,关于教育和办学有许多学派和不同的理论观点,但有一个共识,即教育必须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具体来说,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就是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民族生存和制度运行需要的人。

[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教授孟曼对大学之道的解读是,大学之道在于清正廉明,贴近百姓,以德报怨。

上大学的方法是高尚的,友好的,完美的。这是《礼记·大学》开头的第一句话,也是整个大学的纲领。也就是说,研究成人或绅士的目的是发扬光明磊落的品质,提升他人,将这种品质应用于教育和引导人们,最终达到最完美的道德境界。这三句话,即“明德”、“亲民”、“至善”,是整个“大学”的纲领,也是儒家修养的目标。虽然今天的大学与古代大学的意义不同,但在人才培养问题上是一致的。因此,Xi总书记引用这句话说,大学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新一代具有政治道德素质的人,他们应该有理想,有自强不息的能力,有为社会服务的热情。这些人才是为国家发展服务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在很小的时候,古人就学会了基本的文化知识和礼仪,如扫地、应对、前进和后退,以及大量的礼乐书籍。在学习了伦理学、政治学、哲学等之后。,我开始学习涵盖儒家核心思想的四本书,即《大学》、《论语》、《孟子》和《中庸》,而《大学》是这四本书中最先学习的教育。它相对较短,容易理解,被称为初学者进入道德的大门,这是古代中国

[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除了大学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还有许多与教育有关的典故。

例如,当谈到大学在年轻人的成长和成功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时,就使用了“国家的力量在于人民,人才来自学习”这句话。这是张之洞在他的文章《折前呼吁修存》中提出的教育救国的基本思想。

[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说到教育人,他们使用典故和才能,美德的资本也是;美德只有英俊。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的《资同治鉴》中有一句话,意思是“才是德的依靠,德是才的统帅”。在这里,它意味着人才的培养应该以树人为核心,以道德为基础。

[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当有人指出应该形成一个高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时,就使用下沉球,从一个三英寸的栏开始,以便了解万仞的深度。这句话出自刘周的《刘子冲雪》,意思是说打井的人总是先从浅坑开始,然后再挖深井。在这里,它意味着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建立在培训谁和如何培训人的根本问题上。

[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在讲话的最后,习近平总书记引用了辛弃疾的《太长音》中的一句话:乘风而行,全长0+10000英里,俯视山川。鼓励年轻一代利用新时代的春风,让青年的梦想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斗争中实现。

[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习近平最新代码]大学之路在明明德,贴近人民,止于至善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50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