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31字,读完约11分钟
摘要: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它吹响了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五年来,中国民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治理体系完善,社会大局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建设达到新水平。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倡导的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中国社会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探索了有效途径。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明确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点,以不争分夺秒的精神开创新时期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衷和使命。2013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提出了一系列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把新时期的社会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水平。五年多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不要忘记你的主动精神,牢记使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解决人民的迫切需要和愿望,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加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的利益、幸福和安全更加充分、更加安全和可持续,朝着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繁荣不断前进。
新时期社会建设取得新成就
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扶贫、医疗和社会治理等重要民生领域。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思想为指导,中国民生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安全全面加强,社会建设迈上新台阶。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逐步扩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年均增长率不仅远远超过了价格增长率,也超过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活跃的大众消费时代即将到来。2017年,恩格尔家庭消费系数(食品支出占总消费支出的比例)降至30%以下,通信、教育、旅游、休闲、健身等新消费快速发展。中国的收入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中等收入群体的总规模已经超过3亿人,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人们安居乐业,在经济增长的转型期保持就业稳定。近年来,中国正处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势头的时期。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下岗就业任务繁重,国际经贸形势的深刻变化对就业产生了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更加有效的促进就业政策,整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2013年和2017年,中国城镇每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300万个,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左右的历史低位。2017年,农民工总数超过2.86亿。这些就业成就为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精准扶贫取得显著成效。按照目前的标准,所有农村贫困人口将很快摆脱贫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7.4亿人,在减贫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际减贫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2013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湖南考察工作期间,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理念。五年来,中央政府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2013年和2017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6800多万人。2018年,全国又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1000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到2020年,我们将使所有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并在现有标准下消除绝对贫困。这是一项世界罕见的伟大扶贫工程,将深刻改变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面貌。
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劳动力素质有了显著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我们党优先发展教育,依法保证当年国家财政教育支出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4%,采取各种措施普及和扩大各级教育,提高人口素质,创造新的人口红利。目前,中国劳动适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5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新增劳动力比例超过45%,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以上,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教育的快速发展为中国建设人才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建立,人民健康状况普遍改善。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最大的人口覆盖率,使世界社会保障覆盖率提高了11个百分点。截至2018年6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人数分别达到9.25亿、1.91亿和2.3亿,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亿多人;社会保障卡持有者达到11.5亿,覆盖全国82.81%的人口。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6.7岁。
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深化反腐败斗争、打赢蓝天保卫战、准确反贫困、防控重大风险、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棚户区改造、实施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开展专项反腐败斗争等一系列有步骤、有布局、有重点的重大举措,赢得了民心,凝聚了共识,稳定了预期。
探索新时期社会建设的新途径
习近平同志指出:领导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使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加公平、更加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方向不断前进。在新时期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下,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我们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边做边做,一件接一件,年复一年,积极探索解决民生问题的有效途径。 缩小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之间的差距,战胜贫困,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把优先发展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教育是促进社会流动、阻止贫困代际传递和防止社会阶层固化的重要途径。五年来,我们进一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努力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以上教育。适应城乡家庭对儿童早期教育和学前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努力为每个学龄儿童提供公平优质的学前教育。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深化产学结合。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是民生之本,影响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活。五年多来,为适应我国劳动力供求关系的深刻变化,我们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创造新的人口红利。注重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以大学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就业,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妥善做好下岗职工企业安置工作。完善政府、工会、企业协商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不断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收入分配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的最重要、最直接的途径。五年来,我们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制度和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加合理有序。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深化农村改革,拓宽农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收入渠道,努力实现农民普遍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构建覆盖全民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的安全网和社会稳定器,与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五年来,我们大力实施国家参保计划,完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统一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优抚安置制度,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住房制度。
坚持精确扶贫和重点扶贫。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五年多来,我们坚持不懈地精确扶贫,努力摆脱真正的贫困。精准扶贫旨在准确帮助特殊贫困人群,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将扶贫与支农宏图、智力相结合,激发贫困人群内生扶贫动力,巩固扶贫成果,提高扶贫质量,坚决战胜贫困。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社会。五年来,我们更加重视维护人民健康权益,积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推进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现代医院管理体制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防治重大疾病,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创建共建、治理、共享的社会治理模式。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年来,我们努力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努力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和专业化水平。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将社会治理重心下放到基层,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政策,促进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积累新时期社会建设的新经验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社会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
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着力改善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在推进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扶贫、医疗卫生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全面部署,引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特别是要注意弥补民生的不足,解决影响民生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在教育青年、学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扶弱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坚持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和改善民生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树。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指导全面发展,努力使民生改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也做不了。要统一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承受能力,全面推进国家安全和社会保障,防范各种重大风险,坚决打击各种渗透、颠覆和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和宗教极端活动。我们将采取一切措施建设一个安全的中国,使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和民生幸福。
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着力推进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核心价值。近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坚持依法治国,冲破各种利益固化的障碍,大力推进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和创新,保持反腐倡廉的高压态势,严格规范和监督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的行为,坚决扭转各行各业受群众批评的不正之风。 调整和理顺了利益格局和收入分配秩序,扫除了一切欺凌人民的恶势力,营造了廉洁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环境,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和支持。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新时期改革的进程中,全国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心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迎接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边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治与法律系主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央视线
标题:全面深化改革把社会建设推向新阶段(人民讨论)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4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