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493字,读完约6分钟
在广州番禺区洛溪新城一栋不显眼的住宅楼里,隐藏着一座民俗文化博物馆。当你看着一个又一个主题陈列柜时,中华民国的黄色邮戳、出口瓷器和长城相机都展示在你面前。
这是一个名为石闻博物馆的私人博物馆。80后的策展人黄思恒是一个地道的广州男孩。2010年,他回到中国,和他的父亲石闻一起,在当时为他的家人安排了4万多件藏品,并将其集中起来,列为博物馆。
黄思恒带着他的收藏品出现在昨晚播出的纪录片《广州故事》的第一集中。他为自己的职业生涯付出了无数的努力。这个博物馆不仅包含了对文物的感情,还包含了他对逝去亲人的记忆。
一座博物馆建在一栋三代爱情收藏住宅楼里
事实上,这个包含甘昆的博物馆是极其低调的,隐藏在住宅建筑中。博物馆分为三层,总面积约500平方米。打开门,穿过门廊后,有一排排玻璃陈列柜,里面装满了旧物品。每个陈列柜都有不同的主题,比如茶艺、一百年前出口的瓷器、旧相机和留声机等等。
博物馆里的房间非常狭窄,墙壁上密密麻麻地覆盖着古代地图和照片。1900年的广州全景,甚至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
当记者看到黄思恒时,他正坐在灯下,用放大镜看着一张清代城隍庙的告示。黄思恒从16岁起就一直在国外学习。毕业后,他一直从事采购行业,直到2010年回到广州。
我现在从事的工作主要受石闻先生的影响。黄思恒说道。石闻先生是黄思恒的父亲。对黄思恒来说,他是一位好老师和好亲戚,也是黄思恒文化艺术产业的带头人。黄思恒从小就熟悉不同系列的维护技巧。
在黄思恒的记忆中,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家里总是有很多东西,都是我父亲从世界各地搜刮来的珍宝。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天生淘气。我曾经在地契背面乱涂乱画,我父亲没有骂我。他只是反映他没有把它放好。黄思恒说道。2010年,当他的父亲把他召回中国时,黄思恒被深深地感动了,他发现自己画的地契仍然被他的父亲很好地保存着。
事实上,我父亲的想法和我的完全不同,但是没有他,我会不知所措。石闻于2016年去世。出于记忆和尊敬,黄思恒总是称他的父亲为先生或老师。
黄思恒家族的收藏传统可以追溯到他祖父那一代。作为一名邮递员,他的祖父总能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小物品,如邮戳、信封、铜币和徽章。很遗憾,这些东西丢了。祖父把这些作为纪念品保存下来,为下一代保存广州的旧面貌。这一传统是由石闻先生发扬光大的,他周游世界,从国外、港澳的拍卖行和古董店收集了大量与广州有关的收藏品。
我父亲常说,如果我们不拯救属于广州的东西,谁来帮助我们拯救它?黄思恒说道。石闻先生的影响力凝聚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六七人已经成为石闻博物馆的主要工作人员。
从日常用品到丝绸刺绣
收藏分类明细超过90项
黄思恒认为,与官方博物馆不同,石闻博物馆主要关注城市的微观生活。收藏也与日常生活有关。值得一提的是,博物馆的5万件藏品五花八门,从各种日常用品到文件、照片和相册。
但它们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许多收藏品被分成不同的类别。在分类细节中,记者看到了90多件物品,包括丝绸刺绣、清代地图、民间书信等。如果我们想了解当年广州的教育,我们将整合旧教材、学生课程表和当时教室环境的旧照片;如果你想研究明末清初荷兰使团来广州的情况,那么这一时期留下的相关画像、书籍和日记将是我们的收藏对象。黄思恒说道。
在商人的主题展示会上,记者看到了记录当年十三个商人的历史资料,这些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清朝,包括当时四大商人之一的鲁家的房屋买卖原始档案、当时印刷出版的整个广东十三行考试和十三行部分的英文版。
这种高度完整的组合为原本琐碎凌乱的藏品增添了一份精致的价值,石闻文化博物馆也因此获得了许可证,并先后成为广州市国家档案馆的一个分支机构和广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的科普基地。它也是广州大学授予的十三行研究中心的基地。
文物整合的想法是由石闻先生提出的,黄思恒花了很多年的时间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就像拼图一样。黄思恒表示,要把事情拼凑起来并不容易,采购渠道需要非常顺畅。然而,作为采购行业的老手,黄思恒灵活运用了父亲传授的技能。在接管石闻博物馆的10年里,他在世界各地的拍卖行闲逛,为文博博物馆增加了10,000多件藏品。
70名流动策展人
希望博物馆能发展成一个公共的房间
目前,石闻博物馆不对公众开放。根据黄思恒的说法,这个博物馆只有500多平方米,而且里面的房间数是0个以上,所以没有办法满足很多人同时观看的需求。此外,许多藏品分散,公开参观不利于保存。因此,石闻博物馆只接受可信的团体预约,如高校历史系的老师和学生。
黄思恒对博物馆有自己的看法。博物馆不仅应该是一个看展览的地方,也应该是一个公共房间。通过利用文化资源,我们可以做许多有用的事情,比如历史教育。在外国教育中,许多历史课都在博物馆举行。我们经常看到一排学生坐在文物前,老师教文物的起源和历史背景。黄思恒说,直接接触历史材料可以让孩子对探索历史感兴趣,传达更客观的历史观,这就是文物的现实价值。
博物馆不应该局限于空的概念,而应该是共享文物价值的代名词。黄思恒决定突破现有的博物馆模式,让藏品走出去。他与广东博物馆和广州图书馆合作,成立主题展览,成为一个流动博物馆。目前,70多个流动博物馆已经开放,公众反应非常好。在一次摄影展上,黄思恒展出了300多台不同类型和年龄的旧相机。一位叔叔非常感兴趣,甚至坚持要买下一个。一位住在白云区的老太太多次去过展览现场,坚持要把她已故妻子用过的一些相机送给石闻博物馆,并委托他们小心保管。
黄思恒也承认,民营博物馆的经营困难带来了很多苦恼。收藏的维护需要很高的支出,私人博物馆通常没有相应的资源。每天睡觉前,我都担心明天是否会持续。私人平台的资源总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希望将来会有一个特别的博物馆,并且每一个收藏品都会完全按照主题来展示。黄思恒说道。与博物馆和图书馆共同策划展览是石闻博物馆目前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然而,对黄思恒来说,目前真正的方向是寻求一个长期的支持计划,让他的父母和祖父母的努力继续传承下去。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80年代后,海归开了一家拥有5万件藏品的博物馆,讲述广州一百年的故事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4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