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455字,读完约4分钟

我是人民的公仆。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湘西十八洞村。一个不会读也不会说普通话的苗族阿姨石爬问他该怎么称呼他,他回答说:近年来,习近平多次强调,他是人民的军人,中央领导是人民的伟大军人。为人民服务的爱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

习近平的“名片”

这位军人关心人民的温暖,充满了沉重的人民感情;军人总是记得需要帮助的人,了解数百个家庭,解决数百个困难,为人民做实事,送温暖。

串起一百扇门:你看到的和问的温暖了人们的心

在过去的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从西部的四川大凉山腹地到东部的齐鲁,从海南到东北的广东,从长江中游的湖北到河口的上海。无论他去哪里,人们的食物和住所、温暖和发展都是他最关心的话题。

习近平的“名片”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沿着盘山公路陡坡深谷行驶了四个多小时,深入大梁山腹地看望贫困群众。在村民们渴望好运、享受假期的阿木家,习近平仔细查看了门前的扶贫联系卡,亲切地与主人聊了聊,问生活过得怎么样,发展什么行业,挣多少钱,孩子们是否在学习。

习近平的“名片”

每一个细节都显示了一个伟大的权力领导人的纯洁的心灵和人民的感情。他是我们关心的人,把人民放在心里,为人民努力工作;他是我们的热心人,他记得人们生活在他心中的每一点;他是群众的知心朋友,为解决人民的困难出谋划策,为人民的斗争加油。

习近平的“名片”

解决100个困难:给人民带来好日子

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节日。每个贫困家庭的春节都会触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谈到习近平总书记近几年春节前后的行程,从贫瘠的甘肃定西,到北疆的阿尔山驿站,从陕西梁家河的窑洞,到革命老区井冈山,从河北张北县,到四川大梁山的十八大,他在春节期间走访了贫困群众,向他们讨饭,给贫困地区的村庄带来了最温暖的关怀和最实际的关怀。

习近平的“名片”

2013年2月,习近平来到海拔2400多米的甘肃省定西市威远县元谷堆村,走进当时还很简陋的土坯房。他舀了一勺水尝了尝。水的味道让他皱眉。后来,他来到洮河工程现场,告诉负责同志,民生是第一要务,治水是关键。

习近平的“名片”

人民想要什么,政府想要什么。

出于对人们的饥饿、寒冷和温暖的关心,他建议准确地帮助穷人。救助措施必须切合实际,因地制宜,为人民制定政策,找出问题的症结,打开药方的根源;

习近平的“名片”

他关心人民的居住,建议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成一个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考验的道德工程;

他关注人民的出行,重视四好农村公路的建设,强调既要把农村公路建设好,又要管好、保护好、经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加快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习近平的“名片”

他关心人民的健康,规划了健康中国的蓝图,提出推进医疗卫生工作向下转移,汇聚医疗卫生资源,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廉价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习近平的“名片”

他关心人民上学,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使每个儿童都享有公平和优质的教育;

他关心人民的就业,提出就业是最大的生计,必须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

20世纪60年代末,习近平作为一名知青,在陕北农村插队,修建大坝、修路、沼气和梯田。他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它培养了我不变的信念:为人民做实事!

习近平的“名片”

4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这种人民的感情,他的行动、言语和思想都与人民息息相关。每一次决策和每一次改革都呼应了他作为人民公仆的立场,履行了对人民的庄严誓言。人民对更好生活的渴望是我们的目标。

习近平的“名片”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习近平的“名片”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42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