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129字,读完约15分钟

指示性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实施计划生育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它缓解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创造了一个漫长的人口窗口,有效地促进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地增强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新世纪以来,中国人口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处理好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关系,努力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实施全面的二孩政策,是人口发展领域必须重视的三大问题。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重视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全面深刻理解和把握人口规律,促进人口、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历史的选择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传统社会,如果有人口,就会有税收,这将使国家强大;如果有人口,就会有军队的来源,我们可以扩大我们的领土。历代统治者强烈鼓励人口再生产。一旦社会稳定,生产发展,总人口将大幅增加;当政权更迭时,人口将会急剧减少。总的来说,17世纪以前,中国人口在周期性的起伏中缓慢增长。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明末,玉米、甘薯、马铃薯等高产粮食作物的传入,特别是清初延续了100年的康乾盛世,使我国人口迅速增长,先后突破2亿和3亿大关,道光年间突破4亿大关。因此,人与土地的关系相当紧张。过度拥挤一词经常出现在历史记录中,有远见的思想家开始担心人口增长。与此同时,欧洲国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人口增长。一些西欧国家通过工业化、城市化和殖民活动解决了人口过剩问题,打破了人口周期性扩张、衰退和再扩张的循环。然而,在传统重农抑商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采取了以鼓励垦荒为重点的对策,这使得沉重的人口压力难以缓解。数以千万计的普通人冒险来到广东,去了西出口,去了南亚生存。在现代中国,内忧外患、军事问题、人口问题、贫困、饥荒、疾病、无知、内乱等等。交织在一起,成为突出的政治和社会问题。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新中国成立后,实施计划生育是基于中国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基本国情的重大战略决策。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趋于稳定,经济复苏,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死亡率迅速下降,人口增长速度在空之前。全国总人口从1949年的5.4亿迅速增长到1970年的8.3亿,人口压力逐渐出现在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从1952年到1976年,中国每年只能解决200万人的新增就业需求,城市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人均粮食占有量一直徘徊在300公斤左右,人均收入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下。当然,这与当时僵化的经济体制和政策偏差有关,但人口的快速增长和高素质人口的缺乏也是很大的制约因素。1971年,经毛泽东同志批准,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在全国城乡全面实施计划生育的重大决策。整个20世纪70年代,计划生育在全国城乡蓬勃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口增长与物质短缺的矛盾更加尖锐。1978年,中国总人口达到9.6亿,增长势头迅猛。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各种问题将不可避免地出现。那一年,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11位,但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135个有统计数据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四,人口问题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同志把控制人口增长同实现国家现代化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他指出:我们的人口政策是一项大战略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促进经济增长,减少人口增长,是全党和全国的共识。计划生育的相关内容写入了1978年和1982年的宪法。1980年,中央政府决定在城镇和部分农村地区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并就控制中国人口增长问题向全体共产党员和共青团成员发出了公开信。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将计划生育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自1991年以来,中央政府连续15年召开座谈会,安排计划生育工作,建立一票否决的目标管理责任制。计划生育工作与党和人民的心高度一致,专家学者的理解高度一致。计划生育工作经历了一个光荣而曲折的发展过程。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进入新世纪后,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增长与经济短缺的矛盾已经消退,但新的问题也出现了:人口惯性增长趋势明显减弱,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人口迁移十分活跃,出生人口性别比长期偏高,家庭养老能力和功能减弱等。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历史任务开始摆在我们面前。站在中华民族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作出了单独的二孩政策和全面的二孩政策的重大决策,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新的人口政策顺应时代潮流,体现民意,符合人口发展规律,标志着独生子女政策完成了历史使命。独生子女政策之所以能够如期实现既定目标,有赖于不怕浮云遮眼的党中央的决策智慧,有赖于浮云遮眼的战略决心;第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第三,依靠党员干部带头敢于负责的模范;第四,依靠各方合作,共同努力;第五,依靠基层工人的辛勤劳动。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回顾中国计划生育的历史,可以概括为苦难、艰难和平衡。4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从根本上扭转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30年来,中国经历了欧洲国家一百年才完成的历程,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转变。随着生育率的迅速下降,低抚养负担、高劳动年龄人口和高储蓄率的人口窗口已经形成。改革开放充分释放了人口红利,这已成为中国经济长期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据估计,从1978年到2010年,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0%和25%。人口增长的下降为改善人均卫生和教育投资创造了条件,大大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和发展,并大大提高了人口质量。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得到初步缓解,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大增强。如果不实行计划生育,人均耕地、粮食、森林、水资源和能源占有量将比现在低20%。中国积极实施《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行动纲领》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为减缓全球人口增长和消除贫困做出重要贡献,树立了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所有伟大的成就都是接力探索和不断奋斗的结果。计划生育在风险中艰难推进,在批判中逐步完善。我们的事业之所以伟大,是因为我们在世界罕见的困难中不断取得成功。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理解水平来衡量和要求我们的前辈,不能要求我们的前辈做出只有后代才能做出的成绩。哲学家曾评论说,一代人努力工作的结果对另一代人来说往往并不显著。我们这些后来者应该有一种理解、理解和尊重历史的意识。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人口发展领域必须注意的三大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人口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习近平同志指出,目前,中国人口结构呈现出明显的老龄化和少生子女的特点,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明显下降,妇女总生育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这是对新时期人口发展特点的深刻总结。我们必须面对新形势,分析新问题,迎接新挑战。目前,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三个方面: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处理好人口规模与结构的关系,努力实现适度生育水平。长期以来,人口众多一直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总人口近14亿,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发达水平以及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来说,仍然太大。如果人口规模能适当减少,人均资源将会增加。从长期趋势来看,中国的总人口将趋于下降,但规模和结构是一对矛盾,总人口的下降应该是缓慢而不是快速的。如果规模下降过快,老龄化速度过快,抚养比偏高,这将削弱经济和社会活力,增加经济和社会负担。只有使规模变化平缓,我们才能确保结构问题在可控范围内。因此,努力实现适度生育水平是未来一段时期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唯一途径。应该认识到,一个国家在世界各国的森林中独树一帜,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这当然需要一定的人口规模。人口不是尽可能多,也不是尽可能少。当前,中国的生育水平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积极稳妥的措施,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的衔接,实现适度生育水平。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自2013年以来,中国的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但总人口仍然庞大。目前,15至64岁的劳动适龄人口有9.9亿,预计2030年为9.5亿,2050年为8.2亿。此外,中国的劳动参与率相对较高。未来三、五十年,中国的劳动力资源总量仍然丰富,人力资源基础仍然雄厚。目前,西方七国集团的劳动年龄人口总数约为4.8亿,但其经济总量是中国的三倍,劳动生产率是中国的七倍多。可以看出,中国并不缺少劳动力,而是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力。劳动力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并存,反映了人口素质与产业结构调整需求的不匹配。一方面,劳动力和高技能工人短缺;一方面,大学生很难找到工作。在低生育率水平下,中国不能再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低成本优势来参与国际竞争,而必须转向主要依靠劳动力质量来推动经济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把一个人口大国变成人力资本强国。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实施全面的二孩政策。目前,影响生育行为的不是生育政策,而是公共服务的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政策。群众普遍反映没有人照顾出生的孩子,抚养孩子的费用很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推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会政策衔接的要求。第一,要弥补不足,加快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护理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建立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托幼机构。二是要注意重点,落实各项福利待遇,实行个人所得税减免,实行免费计划生育服务,将计划生育奖励假和配偶陪产假纳入生育保险。第三,强化薄弱环节,保护女性就业权益,支持女性职业发展,探索建立育儿期弹性工作制,促进家庭与工作的平衡。低生育率的深层原因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妇女教育水平和劳动参与率的提高、人口流动性的改善、避孕方法的普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生育观念和养育模式的改变等。解决不愿和害怕生育的问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须努力制定符合国情的家庭政策,以建设一个性别平等、儿童优先、老年幸福和代际和谐的家庭友好型社会。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最近,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和一些国际知名战略家提出要研究和关注对国际形势发展具有长期、深刻和根本性影响的慢变问题,如人口问题、生态问题和技术进步等。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应特别重视人口发展战略的研究,全面深刻地认识人口规律,促进人口与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理解和把握新时期中国人口的国情。长期以来,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增长快。目前,快速增长的矛盾已经解决,总量大的问题仍然存在。长期以来,人口众多的中国的基本国情、人口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以及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不会发生根本改变。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口经历了三峰两谷、大起大落的发展轨迹。不同的出生队列经历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在本世纪中叶之前,中国的人口变化将更加剧烈,各种人口问题将更加集中。要加强出生、死亡和流动人口的监测和分析,科学评价二孩综合政策的实施效果,关注城乡、地区和民族人口发展的不平衡,在客观认识人口变化和国情不变的基础上,制定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目标。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认识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老年人口的急剧增加伴随着未成年人和工作年龄人口的减少,这是向高收入国家迈进过程中不可逆转的现象。从人类发展的角度来看,工业化历史上第一次使如此多的人长寿,这是人类奋斗和追求的结果。对个人来说,这是一个福音;对社会来说,赡养老人有净消费的一面,但从历史上看,这是老人应得的回报。中国的老年人口数量庞大。主要原因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出生率很高,平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新中国成立之初,平均预期寿命不到40岁,现在已经达到77岁。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快、持续时间长、未富先老、先富后老的特点。社会福利体系建设较晚,社会保障基金压力较大,养老保障体系仍然薄弱,这是我国面临的突出挑战。为此,一方面,我们必须改变发展模式,减轻饲养负担,努力做大蛋糕;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分配问题,更加合理地分配蛋糕。历史告诉我们,人口红利的积极效应不能自动实现,而只能在适当的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下实现。解决老龄化问题,还需要合理的制度安排和配套政策,包括改革社会保险制度、发展年金制度、建立灵活的就业制度、调整法定退休年龄等。目前,低龄老人在所有老年人中占很大比例,因此,我们应抓住这一机遇,促进积极老龄化,保障和改善老年人的民生,完善养老服务、养老保障和养老健康支持体系;加快改造适合老年人的设施和环境,提高老年人的独立性和参与能力;努力延长老年人的健康寿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进一步做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工作,帮助解决残疾人和半残疾人老年人的康复护理问题;等等。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加强对人口流动和迁移的研究。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人口流动将更加活跃,这将成为影响各地人口规模和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流动人口的长期居住和家庭迁移趋势日益突出。我们希望将流动人口引入中小城市,但事实上仍将有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大城市。目前,相关的体制改革尚未完成,前进的道路仍在探索之中。在这种情况下,关注流动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跟踪1亿人口三大决策的执行情况,探讨返乡难和融入新生代流动人口背后的制度性障碍,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研究科技进步对人口发展的深远影响。全球数字革命的帷幕已经拉开。人工智能,就像当年的蒸汽机和电气化一样,将成为新一轮工业革命的主要力量,带来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变革。科技进步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社会对劳动力数量、质量和就业方式的需求,极大地改变了人口与经济的互动机制。据估计,2016年,数字经济给中国带来了280万个新工作岗位,占当年新增工作岗位的21%。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低技能含量,三分之二的工作将在未来几十年被取代。数字革命方兴未艾,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和思考基于传统理论和以往经验的判断和政策选择。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研究和拓展新时期计划生育的内涵。计划生育是现代社会的产物。20世纪初,美国的玛格丽特·桑格发起了以避孕为核心的妇女解放运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实行以人口控制为核心的国家发展战略;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促进了以生殖健康为核心的人口发展目标的实现。今天,计划生育的概念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第一,计划生育是一项基本人权,主张独立和负责任的生育;第二,负责任的政府有责任提供高质量的计划生育服务和畅通的服务渠道;第三,保障性健康和生殖健康权,使每个人都能享有生殖健康,避免意外怀孕;第四,促进性别平等;第五,维护妇女和儿童的权利。可见,计划生育的内涵与时俱进。回顾过去,人口与计划生育的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展望未来,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的实践将为理论创新提供丰富的素材。理论工作要适应时代和形势的变化,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创新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丰富和拓展新时期计划生育内涵,为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做出贡献。

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边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人口资源与环境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科学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促进新时期人口均衡发展(光辉历程、深刻启示、庆祝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2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