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7字,读完约4分钟
随着春节的临近,市场流动性再次变得紧张。从1年、3年到5年、10年,每个时期的国债利率都连续两周上升。虽然杨妈在1月10日开始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并且所有的资金都放在网上,但从几份券商调研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分析师并不乐观。
资金短缺对许多金融机构来说不是好消息,尤其是对消费金融业务来说——资金成本的上升意味着空之间的机构利润将会减少,或者借款用户将不得不承担更高的利率。然而,利率问题是许多消费金融机构面临的最大问题。
在过去的两年里,消费金融行业的许多人似乎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只要利率高到足以覆盖风险,没有客户能够做到。然而,这种逻辑是有道理的,但并不一定奏效:去年12月发布的《关于规范和整顿现金贷款业务的通知》重申了36%的利率红线,针对异常高的利率造成的市场混乱。
根据艾瑞咨询最近发布的《2017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报告》,一般来说,平台的利息和服务费越高,目标用户的信用越差,批准率越高。批准率越高,平台越激进,坏账率越高。这基本上是一个恶性循环。
自然,高利率机构也有“困难”:风险控制技术无法实现,有效客户无法识别。如果你想做纯粹的网上生意,你只能“撒网”,同时提高利率,让信用好的人可以为信用差的人“买单”。
然而,与其他机构相比,市场上具有电子商务背景的消费金融产品在费率方面显然更符合要求。例如,笔者发现近期一些媒体对白条的兴趣和收费水平做了专题研究。借据的分期付款率,3%,6%,12%和24%,都在0.5%和1.2%之间。根据笔者的经验,这一水平基本等于银行信用卡的分期付款率,甚至低于一些银行。然而,欠条逾期后对用户的罚息利率为每天0.07%,远低于银行。
在某种意义上,低利率可以被视为对平台风险控制能力的认可。风险控制的水平不仅决定了资产的质量,也影响到资金的获取。
在金融领域,银行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们可以获得低成本资金。对于像白质这样的产品,利率应该等于银行的利率。我猜想,发行资产支持证券在缓解基金压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不难理解:就目前的市场环境而言,优先考虑5%~6.5%的a股abs总价格对资产转让方来说已经足够有吸引力了。目前,只有少数消费金融产品成功发行了资产支持证券。
从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的abs发行情况来看,作者发现事实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这个市场的利率水平也一直在上升。然而,有趣的是,互联网消费信贷概念中最热门的两个产品——白质和柏华——的abs利率相对较低。同时发行,也是一个优先事项,而且借据的利率低于柏华。
例如,去年8月30日,一种白色abs产品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票面利率为5.09%,而同一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的一种花卉abs产品的票面利率为5.27%。同样,白质在11月13日发行的一张abs的利率为5.35%,而在此之前和之后,柏华分别在11月10日和11月14日发行了两张abs,利率为5.7%。我在下面做了一个图表,可以更直观地看到。
虽然白条和花呗abs利率都在一路上涨,白条始终低了花呗不少。
因为笔者没有实际用过白条和花呗,所以对于产品体验说不出什么对比。单凭利率一项,也很难说这两类产品谁好谁坏。但是风控做得越好,底层资产质量越高,市场的认可度就越高,总是没错的。反过来,在市场流动性整体趋紧的大背景下,资金端的优势也必然会传导到产品端,成为产品的优势。
而更难得的是,媒体在近日报道称,京东金融的消费金融业务在2017年已实现盈利,尤其是白条的授信用户超过了2亿人。这说明规规矩矩做事,也是能赚钱的。
总之,不少人感慨消费金融越来越难做,但其实也不难做。机构在关注怎样获取用户,怎样获取资金之前,最核心的还是应该关注到风控上来。那些靠高利率打天下的机构,还是先跟白条学学风控吧。
来源:央视线
标题:规矩做业务的白条盈利了 给消费金融指明一条路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20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