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44字,读完约5分钟

蔡联(上海研究员黄乙玲)报道称,一家上市公司的另一名股东停止增持股份。

6月24日晚,华鼎股份宣布,公司控股股东三鼎控股原计划在2018年6月27日起12个月内增持股份5000万元至1亿元,但最近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交易尚未完成。由于法律法规对短期交易的限制,上述增资计划无法正常实施,与新兴电力的转让完成日期无法确定,三鼎控股拟终止本次增资计划。

忽悠式增持频现 年内24家公司终止增持计划

据金融协会不完全统计,自2019年以来,共有24家上市公司宣布终止股东/董事高建持有公司股份,而2018年为12家。在这24家上市公司中,有17家在2018年扣除了非净利润损失。

三鼎控股没有增持1股

2018年6月27日,华鼎股份宣布,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公司控股股东三鼎控股计划自2018年6月27日起12个月内增持公司股份,计划增持金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不超过人民币1亿元。

半年后,增持操作仍未进行,三鼎控股计划出售其股份。

2019年1月10日,三鼎控股与新兴电力签署了《华鼎股份部分股份转让协议》,作为华鼎股份的大股东,三鼎控股以大宗交易方式转让了不超过3亿元的华鼎股份。

蔡联发现,这种新兴力量是由浙江国资运营有限公司、中国农业银行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银行浙江省分行共同发起的,也就是说,这种新兴力量是以纾困国家资本的身份进入华鼎股份的。

2019年6月4日,三鼎控股以大宗交易方式将公司2323万股股份转让给“新兴电力”,所有交易尚未完成。

现在,距离增持的最后期限只剩下三天了,但三鼎控股并没有增持。最后,三鼎控股表示,法律法规对短期交易的限制无法正常实施,与“新兴力量”后续转让的完成日期无法确定,因此增持计划终止。

单从法律法规来看,三鼎控股转让其股份后增持确实是违反规定的。

《证券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持有上市公司5%以上股份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股东,在买入后6个月内卖出所持有的公司股份,或者在卖出后6个月内再次买入,所得收益归公司所有,公司董事会应当予以追缴。”

此外,《证券法》第一百九十五条还规定:“违反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买卖公司股份的,给予警告,可以处三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自增持公告发布后,三鼎控股1股未被收购,增持在增持即将结束时因法律法规原因终止。这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利用规则漏洞来避免增持的嫌疑,交易所可能会进行调查。”

牛三离开了现场

一方面,控股股东终止持股,另一方面,牛套现。

2月12日晚,华鼎股份披露了一份股东减持方案,股东及其一致行动叶、、丁原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6%的股份。数据显示,股东及其一致行动叶、、、丁远持有华鼎股份的无限制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10.12%。

忽悠式增持频现 年内24家公司终止增持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华鼎股份获得救助资金的时间是1月10日,也就是说,在国有资产进入市场仅一个月后,王君元和他的同事宣布减持。

这一巧合立即引发了市场的怀疑。对此,华鼎股份表示,王君元和他的一致行动减持股份完全是因为资金周转的需要,不是因为他们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不乐观,也不是因为他们套现走人。股东减持股份是他们自己的行为。2018年10月13日首次发布了王君元减持股份及其协同行动的公告,2019年1月国有股被投资华鼎股份。减持股份与国有股东进入华鼎股份之间没有想象中的联系。减少发生在时间上是巧合。

忽悠式增持频现 年内24家公司终止增持计划

年内,共有24家公司终止持股

蔡连风搜索发现,自2019年以来,共有24家上市公司宣布其股东/董事已停止增持股份,而2018年这一数字为12家。在这24家上市公司中,有17家在2018年扣除了非净利润损失。

从4月份开始,停止增持的上市公司数量自4月份以来大幅增加,4月至6月分别为5家、8家和5家。无独有偶,4月下旬,a股市场也迎来了调整。

关于终止增持的原因,上市公司的回答是相似的,不是环境变化、金融业变化、融资渠道有限、资金不足;也就是说,股东的股份被抵押和冻结,流动性紧张。然而,也有例外。例如,圣钱宝终止持股计划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净资产连续两年为负,财务报告出具非标准意见,这就涉及到暂停上市,而公司暂停上市将使持股计划无法继续实施。

忽悠式增持频现 年内24家公司终止增持计划

但简而言之,大多数上市公司停止增持的原因是“没钱”。

虚假的增持行为一再发生,监管也开始失效。太平洋证券收到了最新的询证函。6月19日晚,太平洋宣布,鉴于资本市场环境、经济环境、融资环境等客观条件发生重大变化,经过认真研究,公司最大股东北京嘉鱼投资决定终止实施增持计划。

忽悠式增持频现 年内24家公司终止增持计划

6月20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意外发出询证函,要求太平洋证券补充说明增持计划失败的具体实际原因、延期增持的可行性、延期增持决策是否审慎以及是否存在误导投资者的情况。截至发稿时,太平洋公司尚未回复该询证函。

来源:央视线

标题:忽悠式增持频现 年内24家公司终止增持计划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15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