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90字,读完约3分钟
证券时报记者张国凤
近日,云芝生与中国领先的一站式医疗卫生生态平台平安豪博士(01833.hk)共同起草了《中文语音识别难度分类认证规范》(以下简称《认证规范》)讨论稿,并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2018年联盟大会标准化推进工作组专题讨论会上做了标准框架报告。这是中国第一个关于中文智能语音识别难度的标准规范。
会上,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标准切中了行业发展的痛点,并根据中国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在应用层面的难度和能力,提出了分级评估的关键参数体系,对行业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汉语语音识别难度分为l1-l4四个等级,从声学和语言学两个维度分别确定了信噪比、普通话水平、说话习惯和语言句型等十多个影响因素,为智能语音交互产品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识别率提供了分级依据。
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aiia)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牵头,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产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300多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事业单位共同组建,在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公平性。
近年来,国内人工智能语音领域的主要厂商都深入参与了技术研发,中文语音识别率提高到90%以上,而云之声在医疗等垂直行业的识别率达到97%以上。随着智能语音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语音交互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医疗、智能教育等领域,实现了人机交互,并以其便捷吸引了大量用户。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智能家居产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到3342.3亿元,同比增长24.8%,这也意味着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在应用层面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企业在研发和推广相关产品时缺乏足够的市场可信度,用户在选择相关产品时也没有权威的技术指标可参考。缺乏标准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在国际上,ibm、微软、at&t等跨国公司多年来一直在研究语音技术,并积极参与语音技术领域标准的制定,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技术的制高点。虽然中国已经开始推广建筑和接口等技术标准,但应用层面的标准规范是长期的空规范,不利于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和行业在中国的发展。
2017年12月,郝平安博士与云之生博士共同成立上海易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探索基于智能语音识别等技术的家庭智能医疗服务终端建设。根据企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经过半年多的共同研究,郝平安博士和恽志胜博士根据汉语语音的特点起草了《认证标准》的框架。
平安好医生和云之生《中文语音识别难度分类认证标准》的推出,有望为中国智能语音识别技术和行业发展提供实用、全面的技术标准,具有广阔的工业应用前景。
来源:央视线
标题:云知声联合平安好医生起草智能语音识别行业标准规范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xw/34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