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5字,读完约3分钟

新华社记者唐

龙胜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山区,主要居住着苗族、瑶族、侗族、壮族和汉族,曾经是一个非常偏僻落后的地方,是我国扶贫开发的重点县。近年来,龙胜依托山、吃山,打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旅游。许多少数民族开始通过唱民歌、跳舞来旅游,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成为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热点。

广西龙胜:用田园歌曲唱响小康之路

4月18日是农历三月的第三天。广西龙胜自治县龙脊镇锦江村非常热闹。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挤满了寨子,欣赏着瑶族村民带来的歌舞表演。锦江村的瑶族妇女都有长头发,最长的有2.72米。这种独特的长发舞蹈非常受欢迎。

广西龙胜:用田园歌曲唱响小康之路

晋江村的文学骨干潘继峰介绍说,村里成立了一支文艺队伍。在专家的指导下,文艺团队安排了一些民族节目,比如每天给游客晒红衣服和表演。该村与旅游公司合作,门票收入的60%归村民所有。2017年,它接待了大约50万游客,最大数量的村民收到了超过2万元的红利。

广西龙胜:用田园歌曲唱响小康之路

年轻女孩过去常常出去工作,但现在她们可以在家赚钱,而且几乎没有人出去工作。谈到旅游业给锦江村带来的变化,潘继峰说得很快。

当你把自己的土地作为一个大的土地耕种时,你怎么能唱歌来支持你的家庭呢?在泗水镇白水窑寨,有这样一首民歌。村民们没想到的是时代真的变了。以前不流行的民歌现在是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项目之一。

广西龙胜:用田园歌曲唱响小康之路

村民于说,在过去的几年里,政府引进了旅游公司,改造了乡村基础设施,修建了姚博物馆,吸引了大量游客。45名村民分成三组,轮流接待游客,表演民歌和舞蹈,并通过唱歌轻松赚钱。

广西龙胜:用田园歌曲唱响小康之路

龙脊镇平安村依托传统农耕文化发展特色旅游。和平村村民廖道勇告诉记者,和平村是一个庄村。几代人以来,村民们过着青山绿水的艰苦生活。

耕作有十个过程,如耕作、播种、梳理幼苗、移植和收获,从年初持续到年底。廖道勇介绍说,以连作农业为例,梯田小而分散,有些牛不能转身,所以他的妻子不得不在前面拉犁,而丈夫在后面,夫妻一起耕地。每年,在犁地的季节,夫妇们在梯田里犁地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民俗景观,游客们不谈论拍照,甚至不得不在田野里体验。

广西龙胜:用田园歌曲唱响小康之路

美丽的梯田和农耕文化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廖道勇在村里开了一家客栈,他的儿子负责接送客人。他的女儿嫁给了广州,通过互联网处理国内外订单,年收入超过70万元。

广西龙胜:用田园歌曲唱响小康之路

近年来,龙胜县依托宝贵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在各乡镇着力打造特色节日,越来越多的人吃到了文化旅游大餐。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广西龙胜:用田园歌曲唱响小康之路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zy/5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