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085字,读完约8分钟
近年来,减持已成为a股市场的一个高频词,关于减持现象和政策效应的讨论仍在继续。一些人认为,目前关于减持的规定是历史上最严格的,设置过多的限制会导致股东长时间退出,影响相关方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无论何时减持现象略有增加,都被视为大股东看到空的信号,一些投资者甚至嗅到了这一信号。这两种观点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事实上它们代表了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孰是孰非对市场运作乃至监管决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缩减情况如何?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地理解大股东减持行为?记者从上海股市的角度,采访了市场各方,用数据说话,探索减持现象背后的真实逻辑。
统计显示,虽然近年来的减息公告与往年相比有所增加,但实际减息金额和减息比例均较小,对市场的实际影响有限。
一些专业人士表示,减持是a股市场交易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以中性的方式对待。要在市场化和法治的框架下,确保市场活力,规范大股东减持。
盲目妖魔化减持,盲目反对股东减持行为,不利于市场基本功能的实现,也因流动性不足而影响市场信心,对大股东和普通投资者都不利。在目前的预披露制度下,普通投资者听到减持不必变色,在大股东实施减持之前,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判断提前退出。
上海股市下跌的总体影响有限
根据Wind等数据,2019年前三季度,上海股市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董事披露了570个减持计划,2018年同期披露了约440个减持计划,同比增长约29.55%。从历史上看,从2015年到2017年,分别披露了约280、260和380个减排计划。机构投资者认为,随着近年来新股发行的正常化,a股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重叠减持的新规定要求重要股东和董事提前披露减持情况。上市公司披露增持减持计划是正常合理的。因此,仅仅因为近年来削减计划的数量有所增加,就简单地认为大幅度削减是片面的,意义不大。
记者注意到,从上海股市的情况来看,减持方案中披露的减持金额和实际减持金额在整体市值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小。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股市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和董事计划减持约1250亿元,约占同期上海股市总市值的0.4%。沪市上市公司主要股东董和实际减持金额约为692亿元,约占同期成交量的0.18%。2018年,上市公司主要股东董、实际减持金额约为550亿元。总体而言,2019年前三季度累计减幅较2018年全年略有增加。
此外,股价下跌的影响实际上相对有限。从短期来看,减持方案的披露肯定会打压二级市场。以沪市公司为例,自今年年初以来,上市公司股价在减持方案披露之日已有一定程度的下跌,但剔除上证综指的影响后,平均跌幅为1.59%,跌幅较小。
从长期来看,减持计划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将逐渐减弱。随着该计划披露后时间的不断流逝,上海证券公司股票价格的累计跌幅正在逐渐减小。计划披露后5个交易日、10个交易日、1个月和3个月,剔除上证综指影响后的平均累计涨幅和跌幅分别为-1.58%、-1.21%、-1.22%和-0.79%。总的来说,减持行为并没有对股票交易造成很大的干扰。
客观了解减排机制和政策
目前,将降价等同于现金提取似乎是市场上的一种流行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减持行为被视为一种原罪,只要有减持公告,就被视为侵犯了中小股东的利益。然而,如果没有一个市场参与者可以离开,没有一个可以减少,市场的流动性将是不可能谈论的。
市场分析师指出,要避免股市成为一潭死水,核心是引导资本通过市场有序地进入和退出,这也是资本重组的需要。无论是增持还是减持,只要符合要求,都是资本市场的正常交易行为。
事实上,减排本身是中性的。目前,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可能是由于市场流动性不足、资本进入市场的意愿不强、资本形成机制不健全造成的。因此,更有必要理顺市场机制,减少对市场正常交易行为的不必要干扰。
2017年5月,当有关减持的新规定出台时,市场各方普遍认为这是历史上最严格的减持规定。一位资深证券律师告诉记者,目前的减持规则区分了不同的股票来源、减持主体和减持方式,对重要股东和董事的高减持行为的限制相当严格,有很多限制。
其中,对于大股东和成本相对较低的特定股权等特定主体,二级市场减持比例有限;集中竞价减持要求相关单位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通过预披露可以给投资者更清晰的预期;对于非公开发行股票,在锁定期结束后的12个月内,股票减持不得超过50%,通过大宗交易转让的股票在6个月内不得转让。
从规则和机制的角度来看,a股减持制度与海外成熟市场相似,但减持限制更为严格。根据上述律师的说法,现行减持规则的约束和约束是好的,这反映了对市场平稳运行的关心。特别是对风险识别能力和承受能力不强的中小股东,保护力度不够。
但是,如果走得太远,我们就会盲目收紧减息,这可能会对市场的正常运行机制产生不利影响。结果,到时候,坏品种的数量会减少,好品种的数量也会减少。因为担心这个村子里没有商店,我们应该先接受降价配额。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市场减持行为再次受到限制,不仅其合理性可能受到质疑,而且投资者的正常退出和市场的正常流动也会受到影响,最终可能导致没有多少人愿意参与这个市场。
一些学者建议,下一步改革还应该考虑保持二级市场稳定,并为投资者适当退出开辟渠道。优化协议转让模式,减少刚性转让限制可能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规范减持,继续贯彻市场化和法治精神
证券市场是一个开放的交易市场,只有通过买卖、增减,才能形成市场流动性和有效交易价格。上述市场参与者承认,应该从理论和国内外实践的角度对减持进行理性对待,必须依靠市场化和法律手段来保证减持机制的正常运行。
所谓市场化和法治,就是要尊重市场规律,遵守法治规则,投资者要在公平开放的经营环境中自主决策,自负盈亏。
当前的约简规则根据不同的主题、库存来源和约简方法对不同的约简行为进行不同的处理。根据这一规则,大股东在一定时期内的减持比例受到严格限制,并通过预披露制度,给予中小投资者充分的知情权和提前退出的机会。
许多市场参与者指出,现有规则是否过于严格,是否需要适度放松,值得研究。股东根据规则进行的正常合规性减少行为是基于自身资本需求和投资安排的正常决策。这些股东在公司上市酝酿期的高风险自然需要通过一定的退出机制获得回报。没有必要夸大批评和过度解释这些信息。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真正需要规范和监管的是诸如减少轿子和清仓等非法行为,这些行为是利用内幕信息故意制造利益,甚至操纵股价。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监管部门多次明确表示要严肃查处内幕交易,严格执行减持规则,继续加大对非法减持活动的打击力度。
市场化和法治也意味着每个市场参与者都应该理性并遵守规则。一些市场专家特别指出,一些言论不歧视减持的市场操作规则,无视客观事实,片面和全面,容易对市场和投资者信心造成很大干扰。
良好的市场交易秩序和投资者退出机制离不开良好的市场导向和法律环境。这就要求监管部门、投资者、媒体、中介机构等市场主体履行职责,共同维护。
其中,投资者应强化风险意识,关注公司价值,避免盲目跟风和短期投机,真正形成价值投资、理性投资和长期投资的基本概念。对于监管部门来说,在做好制度供给的同时,还需要保持决心,按照市场规律办事,严格执行规则,重点查处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投机行为。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减持机制的健康运行,引导形成更加准确的市场价格信号,真正构建一个规范、透明、开放、充满活力和弹性的资本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在线直播
标题:原始来源是清楚的,减少是一个非多面的观点
地址:http://www.ynszhpbzjk.net/ysxw/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