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157字,读完约3分钟

綦江是中央红军长征在重庆经过的唯一地方。自古以来,它一直是川黔边境军事运输的重要场所。如果贵州和蜀国发生变化,这是重庆南部的门户,綦江必须首先攻击。80多年前,红军在这里短暂过境,给当地人留下了永恒的红色记忆。

[壮丽的70年斗争,新的时代,记者再次走长征路]这里的民歌说:只有当红军来来

记者带着长征来到重庆市綦江区石昊镇。綦江位于大娄山脉,山高林密,隘口众多。它是贵州进入重庆和重庆进入贵州的唯一地方。綦江区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陈平介绍说。

[壮丽的70年斗争,新的时代,记者再次走长征路]这里的民歌说:只有当红军来来

为了保卫遵义会议的胜利,在遵义会议之前,红军一个团的部队来到了杨娇这个兵家必争之地,守卫着瑶龙山下川黔交界的宾馆关口,监视着川军的动向。陈平说。

[壮丽的70年斗争,新的时代,记者再次走长征路]这里的民歌说:只有当红军来来

1935年1月21日,根据中央军委20日发布的渡河作战计划,红军从贵州省松坎镇出发,于当天下午到达重庆市綦江区石昊镇。那天晚上,一部分红军留在石昊街宿营,一部分驻扎在李汉巴地区。22日,部队开进赤水。中央红军渡过綦江只有短短的几天,这就像一个跨越国界的间歇期,但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它形成了红军主力逼近重庆的军事局面,成功地遏制了国民党军队,在保卫遵义会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保证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渡江北上赤水战略计划的完成。綦江区委书记袁说。

[壮丽的70年斗争,新的时代,记者再次走长征路]这里的民歌说:只有当红军来来

经过其他部队后,我又害怕又慌张。共产党的士兵对人很好,很有礼貌,所以我们不怕。94岁的婆婆鲁·元稹回忆起红军穿越石槽的情景。最让她感动的是红军司务长的故事。

[壮丽的70年斗争,新的时代,记者再次走长征路]这里的民歌说:只有当红军来来

红军司务长是在綦江牺牲的五名红军烈士之一。当红军穿过石昊城时,红军司务长和两名后勤战士留下来清点归还给借款人的物品,并把士兵购买物品时付给群众的苏联钞票换成银元。随后的国民党盐防军在看到红军虚弱时,突然发起了进攻。为了掩护受伤的士兵突围,军需官不幸落入盐防军手中。

[壮丽的70年斗争,新的时代,记者再次走长征路]这里的民歌说:只有当红军来来

綦江博物馆馆长周凌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深入挖掘。他告诉《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盐防军使用了踩粗棍、浇石灰水和烧铁等酷刑,并试图让司务长解释红军的组织概况、行军路线、作战部署以及他的姓名和职务,但司务长一句话也没说。当农民赵看到司务长奄奄一息时,他偷偷地送来食物,示意喂给他。司务长坚持不吃东西,因为他害怕给人们带来麻烦。

[壮丽的70年斗争,新的时代,记者再次走长征路]这里的民歌说:只有当红军来来

他害怕给人民带来麻烦,不吃人民送来的食物;为了革命,不要向敌人透露任何信息。他最初的意图是为了人民和革命的最后胜利。周凌动情地说,人们不知道司务长的名字。我想他的名字是红军。

[壮丽的70年斗争,新的时代,记者再次走长征路]这里的民歌说:只有当红军来来

当地人流传的一首民歌也生动地诠释了这一最初的意图:石壕何时停止战斗,经过战斗的人是不安分的。只有当红军经过时,这里才非常安静。不要拿东西,不要拿钱,离开时把它们扫到地下。

[壮丽的70年斗争,新的时代,记者再次走长征路]这里的民歌说:只有当红军来来

今天,石昊的红军烈士纪念碑矗立在青山和松树之间,当年红军居住的王宇寺成了石昊小学校园的活教材。几代綦江人都听说过红军的故事,在新的时代里,他们正为长征而奋斗。

[壮丽的70年斗争,新的时代,记者再次走长征路]这里的民歌说:只有当红军来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的一些文章是从互联网上转载的。如果涉及到第三方的合法权利,请通知本网站进行处理。

来源:央视线

标题:[壮丽的70年斗争,新的时代,记者再次走长征路]这里的民歌说:只有当红军来来

地址:http://www.yangshinews.com/yszy/1526.html